“双驱动”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完善

2015-03-19 17:55柳福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驱动大学英语教学

柳福玲,王 燕

“双驱动”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完善

柳福玲,王 燕

本文基于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以内容驱动模式为导向探讨英语教学实践,旨在发掘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之间变革的最好平衡点,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双驱动;大学英语;自我完善

柳福玲/大庆师范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庆163000);王燕/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庆16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掌握好英语并能够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和学术交流已成为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从大学英语改革目的出发,英语教育应实现由语言技能型向专业知识型教学模式转变。

2015年高考英语制度改革中强调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同时,非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高分低能现象仍层出不穷,“哑巴英语”仍然是许多拥有四六级高分成绩单学生的棘手问题。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脱节,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企业需要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没有能力而只有证书或者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经无法立足。这些现状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影响。目前,传统的以语言驱动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同内容驱动模式的关系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大学教师自身急需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从而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双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双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内容驱动模式和语言驱动模式。语言驱动模式是以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为依托,以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内容驱动模式是以某个学科或者专门的主题为依托开展外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语言驱动模式相比,内容驱动模式更加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而不是孤立地学习一门语言。

近几年,对于内容驱动模式和语言驱动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对于二者关系改革的研究却不足,部分研究存在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的问题,削弱了说服力。本研究基于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分析教学实践,以内容驱动模式为导向,旨在发掘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之间变革的最好平衡点,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英语学习的高效性。

二、内容驱动模式和语言驱动模式的关系

当前,针对以内容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日益增多,但语言驱动模式在许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俞理明教授(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曾指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出发点的语言驱动模式;第二种则是以通过英语获取所需信息、表达专业思想为出发点的内容驱动模式(俞理明,韩建侠,2012)。俞理明教授认为,大学英语“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一地以语言驱动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刘润清教授认为单纯的语言驱动模式存在许多弊端。蔡基刚教授指出传统的语言驱动模式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高,学习状态不好、重应试、轻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

总之,以内容驱动模式为基准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满足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而协调好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重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明确改革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合理制定有效的方案以提高自身素质来满足改革的需求。

(一)语言驱动和内容驱动模式缺一不可

现代语言教学应结合专业内容,以专业内容为基础展开教学,也就是要提升内容驱动模式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的语境下,语言的意义和形式相互结合、互相影响,共同承担习得语言和实现交际的任务。单纯地实践语言教学模式或者脱离语言教学模式而只注重内容驱动模式都不是合理的方式。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模式的优势,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语言驱动和内容驱动模式相互促进

语言驱动模式单一的传统状态存在弊端,改革势在必行,但内容驱动模式不能够完全替代语言驱动模式,二者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内容驱动模式有助于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增强英语在其专业领域的实用性,使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了专业的依托,从而使英语教学有的放矢,克服过去传统单一的语言驱动模式下空洞学习语言的弊端。语言驱动模式为以专业内容为基础的内容驱动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而内容驱动模式使语言学习工具的运用成为可能。语言驱动模式与内容驱动模式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两种教学模式关系的变化与教学目标并不矛盾,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空洞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二者结合使学习者实际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者未来就业需求,在语言驱动模式下,努力充实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职场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双驱动”教学模式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完善

(一)应做好以内容驱动模式为主导的准备

内容驱动模式势在必行。因为在教学方面,如果大学英语继续以单一传授基础知识为目标,仅仅以四六级考试为学习重点,教学的效果不会有改善。外语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工具,更应该成为衔接专业外语课的媒介与桥梁,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提高以专业为基础的外语技能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地发挥外语的基础教学和相关专业知识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作用,使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基石,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添砖加瓦。

(二)应做好学生就业需求分析

多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单一的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为基础,四六级考试成为教学的核心。但结果是学生即使在四六级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在进入工作岗位时仍然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与毕业生实际需要脱节问题严重,这一现象日趋明显。作为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师需及时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真学习和研究以专业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语言驱动模式,把语言技能的习得融入专业,更好地驾驭语言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效果。在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关系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就业需求,使语言学习者能够获得就业时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为语言课程提供依托,合理有效地制定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等,使毕业生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和需求实践双重目标。

(三)实现课程综合化,注重把握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之间关系

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结合就业需求制定的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内容驱动模式需要教师能够适应语言课程专业化的挑战与变化,在分析学生就业需求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学生未来职业和事业发展,以学生掌握相关领域语言知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对语言学习充满兴趣和原动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语言驱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掌握两种教学模式之间变化的规律,更好地利用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更好地为学习者所用,完满地实现课堂教育和社会需求整合的目标。

(四)教材使用要适应改革需要

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对使用的教材必须做出调整,教材需与专业相结合,为以内容驱动模式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教材要能激发学生在专业中学习英语的兴趣,贴近学生的专业,具备实用性的特点,能够体现社会中专业发展的前沿性,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专业联系的紧密性。将专业实践中的经验和前沿知识通过组织、编辑等方式更好地与英语基本技能的提高相结合。摒弃单一强调语言驱动模式的传统做法,在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中找到契合点,创设学生在专业知识中提高语言技能的情境,使二者更好地融会贯通。

以内容为依托的内容驱动模式和以形式为基础的语言驱动模式的“双驱动”模式为语言习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习者未来充分发挥语言的实用性奠定了基础,两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交际任务,增强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需适应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二者变化的关系,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素质,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更好地利用语言驱动模式和内容驱动模式的平台,扬长避短,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12).

[3]王守仁.发展中国ESP教学,推进中国ESP研究[J].中国 ESP 研究,2010(1).

[4]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苑 莉

G642

A

167-6531(2015)16-0115-02

猜你喜欢
驱动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