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建设研究

2015-03-19 17:55王爱芹,杜长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项目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建设研究

王爱芹,杜长冲

摘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探讨如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拓展创新项目的内容与载体,探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大学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任务,因而研究如何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是指以不断发掘学生的兴趣为目的,在项目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分析与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存在的规律,开展与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科技课题和实践项目。大学生从事与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与协调,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锻炼与加强。活动后期,通过对实践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及写作能力。整个项目研究的过程是学生将专业知识有效整合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方法、人际沟通、动手实践、组织协调与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及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加强。

(二)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开展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引导学生围绕学校科研及竞赛任务,结合专业教师科研方向,自主命题或选择科研项目,通过师生间互动的加强,发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作用,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来运用所学,同时在实践中加深与补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团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

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具有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中,各高校越来越多地采用项目化运作的模式指导创新实践活动,积极结合各高校实际对项目进行内化,从而提升教师和学生指导与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体的项目化运作效果。

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特殊性,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学生整体思维活跃但缺乏韧性,学校整体科研与创新氛围不浓,创新实践项目设置较为单一,客观上限制了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许多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他们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劲头,更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在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而独立学院不缺乏创新实践的要素与土壤,关键看学校如何去科学地组织与实施,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敢创新、能创新、爱创新的氛围。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实施对策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 (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在项目实践中学习并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中,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项目化模式,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化运作机制,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形成和确立了鼓励教师和广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途径、方式及相关的运作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为独立学院而言,要研究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提升教师及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合适的创新实践项目及运作机制,形成项目体系(基本项目和高级项目)。使大学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能从基本项目入手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积累研究经验,从而在进入高年级以后能够逐渐参与到高级项目的研究中来,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项目化运作及可持续发展。

以本人所在的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学院在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依托船舶与工程结构创新实践基地,注重挖掘教师的子课题,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创新实践项目,开设开放性选修实验,结合本科生创新计划以及参加省市以上比赛,初步确立学院分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力图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多元化建设改善目前学院创新实践项目较为单一的现状,丰富创新实践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创新实践活动成效。

(一)初级项目体系

学生自主报名立项,以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为主,依托学院科技创新部,由高年级学生以及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1.学生自主提出实践项目。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究中来,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组织各类院级科技竞赛。通过开展院级层面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建筑制图CAD竞赛、力学竞赛等,扩大科技竞赛的覆盖面,引导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尽可能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项目中来。

3.开展省级竞赛的校内预选赛。重视校外参赛团队的选拔与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针对江苏省测绘竞赛、华东区CAD建筑制图竞赛、江苏省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竞赛活动的校内选拔赛,学生创新团队可以自主组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形成创新团队,做好竞赛准备工作。

(二)高级项目体系

以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为主,由学生和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实践人员的纳新与培养,制定创新实践项目传承选拔机制,加强梯队建设,打造学生创新团队。

1.组织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利用参与华东区建筑制图CAD竞赛、江苏省测绘竞赛、工程算量大赛、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大学生船舶设计大赛等赛事的机会,由指导教师和参赛同学组成项目组,选拔高素质成员,共同开展研究,同时做好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2.参与教师以及研究生科研子课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发挥在校研究生科研的传帮带作用,从而挖掘与建立创新实践项目。相关的教师和研究生对于参与研究的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拔与培训,学院提供政策和物资上的帮扶与支持,从而加强师生间的科研交流与互动,促进双方的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

3.开设开放性选修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和老师自主命题,进行开放性实验研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验对创新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学院在实验场地及器材保障、实验课程安排和课程学分认定等环节中给予参研学生指导与帮助,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

4.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协同管理平台。学院层面建立协同管理平台,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更好地开展综合性的创新实践项目培育与研究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实现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良性运作。

5、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针对高级研究项目,学院应当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开展助学助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建立与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从而培养创新的意志与品质。

在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建设中,创新实践项目多元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个有益的思路。学校根据不同的渠道建立创新实践项目体系,按照学生的年级、层次和能力提供不同的创新实践项目,扩大创新实践的覆盖面,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养利.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1(8):126-127.

[2]赵坤.独立学院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189-190.

[3]储忠,谭敏等.项目管理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2009(31):101-102.

[4]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2):141-144.

责任编辑:魏明程

李靖华/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广州增城511370)。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项目独立学院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