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对男护士认可及接纳程度的研究进展

2015-03-19 23:01王雅琴
护理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女护士男护士护士长

朱 琳,王 丹,王雅琴

传统观念中,护理行业是女性的专属职业,但随着医学的发展,男性逐渐步入了这一领域[1]。据统计,1994年全美180万注册护士中,男性占4.0%~5.7%,2002年英国男护士占总注册人数的10.2%,相当于每10位护士中就有1名护士为男性[2]。在我国,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万人,男性仅占1%,约2.1万人[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男护士发展较为滞后。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护理这一行业,现对社会不同群体以及男护士自身对其职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进行综述,旨在为拓展男护士的职业发展之路提供思路。

1 不同人群对男护士认可及接纳程度的现状

1.1 病人及家属 护士职业在工作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病人,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男护士的工作体验度。黄春晖等[4]在2008年对不同科室400例病人的调查中得出,病人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78.5%,接受率为61.5%;龚国冠等[5]在2009年对广州7家综合性医院的179例住院病人调查中发现,52.0%病人住院期间接触过男护士,48.0%病人只是听说或通过媒体报道知晓有男护士的存在,超过60.0%的病人认为男护士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周凤艳等[6]对南京4家医院的117例病人调查中发现,病人对男护士的知晓率达79.5%,31.6%病人表示能够接受男护士护理,40.2%病人能勉强接受。近几年多数研究表明病人对男护士的知晓率达75.0%以上,可见男护士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对病人及家属支持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原因方面的调查显示,病人及家属支持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为男护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比女护士好;不赞成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为男性做事较粗心以及男护士缺乏男子汉特质[6]。多数研究调查显示热爱护理事业是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其次是性格开朗、沟通能力良好[6,7],也有病人认为细心程度、操作能力是主要的素质要求[5]。对于不同类型的病人,对于男护士的认可和接纳程度有所差异。

1.1.1 不同性别 在广州5所医院的调查中了解到,90.5%的男性病人和80.7%的女性病人表示可以接受男护士的护理,在一般护理操作和寻求护士帮助方面,男女病人对男护士接受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涉及隐私部位护理如导尿、备皮、灌肠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男病人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5]。在一项682例病人大规模调查中发现,男护士比女护士更受男病人的欢迎,90.5%男性表示可以接受男护士的护理,认为隐私部位检查能减少男病人的尴尬程度。国外学者有相似研究,20.0%男性病人即使生活不能自理,也不愿意接受女护士的导尿护理[8]。此外,男病人更愿意把内心某些不愿透露的致病原因吐露给男护士,这对于心理护理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

1.1.2 不同年龄 研究表明,年龄越大的病人对男护士接受程度越高[9],但周凤艳等[6]研究有所不同,其研究显示年龄大或者学历低的病人对男护士认可程度较低,在调查的117例病人中,大于60岁的病人对男护士接受程度为14.3%,而小于40岁病人对男护士接受程度达60.0%。此外,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病人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病人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更高[10]。

1.1.3 不同科室 一项对400例住院病人及家属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同科室的男护士被接纳程度不一,外科病区接受程度最高,占78.5%;其次为内科和儿科,分别为60.5%和33.5%,儿科病区部分家长认为男护士没有女护士细心、温柔、有耐心,妇科和产科病区对男护士接受程度最低,这可能和科室病人性别为女性及护理操作私密性大有关[4]。张平等[11]在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调查中发现,急诊科、手术室、骨科、泌尿外科、监护室、精神科对男护士接受程度为62.7%,而妇科高达84.6%病人不接受男护士护理。不同科室对男护士需求程度也有差异,刘俊卿等[12]对5家三级甲等医院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病人认为急诊科、精神科、骨科、手术室需要男护士,心内科和呼吸科病人及家属对男护士需求较低,可能和这些科室病人需卧床、搬动少有关。此外,陈萍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男护士了解多及有过男护士护理经历的病人对男护士接纳程度更高。

1.2 医护人员 国内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医生和女护士认为男护士融入护理群体会对护理工作起着积极作用,超过80.0%的调查对象渴望男护士加入护理团队[10];6家医院100名女护士的调查表明,76.0%的女护士认为护理工作需要男性,绝大多数女护士认为男护士护理插尿管的男病人和精神病病人比女护士更适合,并且有一半的女护士认为和男护士一起工作心情会愉悦[13],国外研究也有相似的结论[14]。大多数女护士乐于与男护士一起工作,认为不但可以减轻她们心理压力,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1,14],可见女护士对男护士接纳和认可程度较高。

1.3 管理者 男性从事护理职业,最直接的管理者是护士长。一项对北京市3家甲等医院共107名护士长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的调查中显示,63.6%的护士长认为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表现优秀,57.0%的护士长愿意接收男护士到科室工作[15];不同科室的护士长对男护士接纳程度也存在差异,急诊科、烧伤科、骨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长更欢迎和认可男护士,认为男护士处理紧急情况时心理素质好、沉着冷静,胸外按压操作比女护士更到位,对机器操作更熟练灵活,体力、精力方面也优于女护士[10,15]。但有部分护士长认为男护士没有女护士热情和细心,护理操作后用物和房间整理不佳。此外,男护士值班房的设置也是让护士长头疼的问题之一[15]。

1.4 男护士群体 Zbilut[16]对男性护士自我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44.0%男护士感到工作中有性别歧视,31.0%男护士感觉到工作中有孤独隔离感:我国一项有关男护士专业认可的调查显示,男护士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专业认同感、继续从事护理工作意愿等方面均低于女护士,具体表现为:近70.0%的男护士在工作中有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眼光的经历;74.2%的男护士不热爱护理工作;80.0%的男护士认为工资太低;有超过一半的男护士对护理前景看法不确定或持悲观态度,并且有38.7%的男护士表示以后会转行[17]。Borkowski等[18]针对284名护士转行意愿的调查中发现,男女护士在离职意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离职原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待遇问题是男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Curtis等[19]有相似结论研究。不同年龄男护士对自我工作的认可程度也不一样,20岁以下男护生职业认可感高于21岁~25岁男护生,专科男护士职业认可感高于本科男护生[20]。

2 男性从事护理行业的优势

目前社会普遍认为男护士只是在体力上能发挥优势,往往忽略了男护士其他优势,这也是造成男护士自身成就感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护理是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于一身的连续性工作,突发事件较多,这就要求护士有较高的应变和承受能力,较好的身体素质。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广泛的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逻辑思维性强、遇事反应迅速、沉着冷静、动手能力强、处事果断、接受新知识信息快,尤其在生理和体力上具有一定优势[21]。此外,从病人隐私角度看,男护士为男病人导尿能减少女护士做此项工作的尴尬,体现人性化服务,而男病人更愿意与男护士沟通内心想法,有助于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有研究表明,男护士比女护士更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男护士的特征优势能让临床护理资源更优化,护理工作更优质高效。

3 建议

回顾近几年的文献发现,男护士在社会中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男护士具有先天和后天的护理工作优势,病人及家属对男护士知晓及接纳程度逐渐增高,绝大多数病人不介意男护士为其护理,尤其私密部位的护理以及特殊科室,男护士更受男病人欢迎;大多数护士长对男护士的认可程度较高;医护人员欢迎男护士加入护理群体,但目前男护士对自我的认可和接纳程度并不高,甚至部分男护士因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一些偏见或孤立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从事护理行业的信心。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增加男护士自身的职业信心,扩大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及接纳程度,推动男护士职业的良好发展。

3.1 建立男护士就业的相关鼓励政策 医院管理者重视和支持男护士,增加男护士的招聘人数,提高待遇和福利,提供学习和晋升的平台,培养有潜力的男护士走向领导岗位,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才有利于稳定和壮大男护士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平衡发展[22]。

3.2 建立和规范男护士形象 许多病人因难以辨别男护士和男医生而发生误会,就此应设计专属男护士的护士服,设置独立的更衣室、值班室,避免工作休息区医护混乱,改善男护士的工作休息环境。

3.3 加大男护士的宣传力度 可通过媒体、医院海报等途径,正确宣传男女在护理工作的差异和其重要性,努力改变护士为女性的传统观念;利用医院男护士工作中突出事迹进行专业激励教育,增加男护士自身的职业成就感以及医生、女护士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增加病人及家属的认识和认同[17]。让更多的男护士走进病人的一线服务中,给予男护士更多机会让病人了解和接受。此外,护士长应多关心男护士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帮助。

3.4 设置合适的男女护士比例 高校护理专业招生中,应设置一定的男女比例,鼓励男生报考,并给予一定的分数倾斜。在专业学习中,护理教育应针对男护生的特殊性适当进行改革,设计适合男女共学的护理教学模式,避免教学中的性别歧视与尴尬,重视思想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等多方面,提供就业指导,建立职业发展规划,让男护生能顺利过渡并适应男护士的角色。

4 小结

近几年社会不同群体对男护士认可度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大多数男护士对自身还存在认可和接纳程度不高的问题。更多的男性加入护理行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并且男性的加入能让护理人员资源更优化,护理工作更全面高效。从国家、社会、医院、学校等方面为男护士开通更多的渠道和引导,才能发挥男护士的职业价值和优势,巩固和加强男护士的队伍建设,推动护理事业的更好发展。

[1] 吴之明,杜彩素,杜娟,等.对我国男护士现状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4):59-61.

[2] 刘剑,胡玲.关于男护士前景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01-6302.

[3] 王佳璐.我国男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2(2):188-189.

[4] 黄春晖,沈皓珍,罗妩,等.病人及家属对男护士接受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1):106-107.

[5] 龚国冠,赵娟娟,卜艳彬.住院病人对男护士认知和接受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14):15-16.

[6] 周凤艳,严姝霞.住院患者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9):27-29.

[7] 杨磊,姜超美,李春燕.9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59-560.

[8] Rudan VT.The best of both worlds:A consideration of gender in team building[J].J Nurs Adm,2003,33(3):179-186.

[9] 陈萍,王梨.住院患者对男护士接纳程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18-320.

[10] 王玲,牛小霞,谭有娟.不同人群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9B):2386-2388.

[11] 张平,向薇,陈蕾.武汉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0,17(5):1-4.

[12] 刘俊卿,陈蕾,张平,等.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对男护士的需求及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24-426.

[13] 李迅.女护士对使用男护士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7(7):58-59.

[14] Battistini M,Rey S.When women and men work together:Mixed nursing teams[J].Krankenpfl Soins Infirm,2012,105(11):46-49.

[15] 池迎春,赵璇,陈娜.科室护士长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5):2505-2506.

[16] Zbilut JP.Men in nursing[J].J Nurs Scholarsh,2006,38(3):206.

[17] 包柱天,朱雅娟.对不同性别护士专业认可度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0):1980-1982.

[18] Borkowski N,Amann R,Song SH,etal.Nurses’intent to leave the profession:Issues related to gender,ethnicity,and educational level[J].Health Care Manage Rev,2007,32(2):160-167.

[19] Curtis L,Robinson S,Netten A.Changing patterns of male and female nurses’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force[J].J Nurs Manag,2009,17(7):843-852.

[20] 曾志东,王惠珍,刘立捷.临床实习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19):19-22.

[21] 梅小员.男护士在专科护理发展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2,10(11C):3138-3139.

[22] 汉瑞娟,陆皓.近10年我国男护士发展状况的护理文献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64-2165.

猜你喜欢
女护士男护士护士长
我院30名女护士焦虑、抑郁、失眠影响因素分析及五音疗法干预效果评价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与干预策略研究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某三甲综合医院一孩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浅析手术室男护士与女护士不同的带教模式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