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之花”安然绽放

2015-03-19 15:47陈冬冬
少先队活动 2014年8期
关键词:雏鹰务工人员少先队

陈冬冬

每逢假期,“流动之花”的安全往往成了家校监管的盲区。本文通过调查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休假方式、孩子假期的生活方式及辅导员老师对雏鹰假日小队的看法,分析“流动之花”假期安全问题频出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即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合,争取得到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护,进一步规范雏鹰假日小队,加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我家小明(化名)星期六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家,他有没有来上学啊?”星期一一大早,还在上班途中的我就接到了小明妈妈带着哭腔的电话。

小明是个明理懂事的孩子,和爸爸妈妈来柯桥也已经三四年了,一直在我们学校读书,他会去哪里呢?

叫来平时和他关系较好的同学询问,同学说最后一次见到小明和一个比他大几岁的男孩一起买了零食往服装市场方向走了,据他猜测,小明很有可能是去了网吧。说起网吧,班上几位男生立刻兴奋起来,还自告奋勇地要带我去找。最终,小明妈妈果然在那里找到了“失踪”两天的小明。

人虽然平安回来了,但是这件事却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我们学校地处县市交界处,周边有好几个拆迁安置小区,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前来租住,他们的孩子便就近在我们学校就读,像小明这样的孩子占到了我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如何让“流动之花”的假日过得安全、有意义,让他们的父母能安心工作,成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大重点。

二、调查现状及原因分析

1.关于“流动之花”假期生活方式的调查

为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假期生活现状做出客观的了解和评价,以利于学校少先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推进假日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年级各抽一个中队,共143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还有18名中队辅导员接受了调查。

2.“流动之花”假日生活调查分析

(1)“流动之花”假期缺少父母关爱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单位不固定或者在个体老板处打工的占多数,休息时间没有保障,能享受双休的还不到半数。近几年来,由于入学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把孩子带到了身边,但假期里这些孩子又一次成了“留守儿童”,条件稍好的就把孩子送到一些辅导机构,委托看管,没有条件的就只能让孩子在家自己留守着。

(2)“流动之花”假日生活缺乏指导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60%多的孩子在假期用看电视和上网来打发时间。这些孩子中有许多表现出来的共性是缺少朝气、活动能力弱。统计数据也表明,其实孩子自己对假期生活也相当无奈,表示“无聊”或“不满意”的占了70%多,他们渴望能有丰富多彩的假日生活。

(3)“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不规范

我校每个中队都已建立了若干支雏鹰假日小队,但活动如果由队员自己安排,往往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调查情况也可以看到,40%的家长反对孩子参加假日小队活动,36%的家长对孩子参加假日小队活动持无所谓态度。

(4)辅导员对“流动之花”假日生活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辅导员们也知道“流动之花”假日生活的现状,但是为安全起见不敢作更多的安排。辅导员对假日小队活动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认为假日活动趋于形式化的约占40%,认为对队员能力提升不大的占32.4%。

三、改变“流动之花”假日生活的相关对策

1.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之花”假日监管缺失问题

第一,做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孩子假日生活的重要性,尽量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夫妻双方互相协调,至少保证能有一方有时间照看孩子。

第二,联合工商、警务等执法部门,对流动人员集中的小区周围进行排查,端掉无证黑网吧及电子游戏厅,净化“流动之花”的生活环境。

第三,联合社区、大型工厂等相关部门,创建“社区学校”、“红领巾书吧”等服务于“流动之花”的组织,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社区学校里的桌椅、书本等可由居民自发捐献,聘请社区里的热心人士为校外辅导员,统一照看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第四,由学校对校外辅导员进行培训、考核。每季度召开一次校外辅导员会议,交流经验,讨论下阶段工作;期末阶段,少先队大队部适时表彰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鼓励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行列中来。

2.让“雏鹰假日小队”趋于规范化

为使假日队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首先要加强假日小队建设。每个小队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活动主题,尤其要重视小干部的培养。我们在学期初制订好本学期的假日小队活动计划,注重活动的落实情况,每次活动开展过后让队员写一写活动心得,让父母、居民等评一评活动的成果。辅导员定期开展“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的评比,让假日小队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假日小队活动时,邀请校外辅导员一起参与,给予一定的帮助,这样就能弥补中队辅导员不能参与活动的不足。

3.在校内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活动

相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本地孩子的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我们从孩子们的日记中捕获到一些信息,父母带着他们去农村体验生活,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衣捐物。可见,本地孩子的父母教育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大多注重孩子交际能力的提升,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我们思考, 假期里“流动之花”缺少关爱,本地孩子太孤单,那为什么不让他们结成对子,互相弥补缺憾呢?于是,我们开展了“手拉手 共成长”活动。这项活动由中队辅导员牵头,在中队里先摸底,确定“手拉手”的对象,再征求父母的意见。

四、初步成果

“老师,谢谢啊,我家孩子学会了这么多本领,再不缠着我要上网了!”、“小雯最近懂事多了,邻居都在夸她能干,双休日她带着一帮同学把楼梯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的活动要多搞几次!”……家校联系本上,这样的话语逐渐多了起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对“流动之花”的假日管理初显成效。一年来,我校和后梅社区、碧水苑社区联合建立了两大社区学校,和“山洋”复合厂合作建立了一个红领巾书吧,聘请校外辅导员7名,举行辅导员培训2次,表彰了优秀雏鹰假日小队32支,让256朵“流动之花”找到了假日伙伴。我们还将努力,用实际行动关爱流动人口,让“流动之花”在假日也能安然绽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雏鹰务工人员少先队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雏鹰的逆袭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高质量推进”雏鹰行动“
雏鹰26日起被ST面临退市风险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