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研究

2015-03-20 07:39王莹李莹王静张清梅李艳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妇科癌症维度

王莹 李莹 王静 张清梅 李艳丽

(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2.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300060)

依恋是指个体寻求并维持与某个特定对象的亲近关系的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最早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1],Batholomew[2]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并指出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心理品质和行为特质上表现不同。Nancy[3]提出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不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亦不同。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支持作为癌症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被重视,但文献较少探讨不同患者是否需要特定的社会支持。随着妇科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1]。本研究通过调查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其实施个体化社会支持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癌症患者142例。纳入标准:有明确的癌症病理诊断;18周岁以上;能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独立完成调查;知晓癌症诊断真相;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沟通者;伴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现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剔除8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7%。调查对象中,宫颈癌患者68例,卵巢癌患者43例,其他妇科癌症患者31例;年龄21~78岁,平均(51±3.23)岁。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状态、性格、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内容。

1.2.2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ECR) 是由Brennan等编制的36条目的自陈依恋量表,含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各有18个条目,其中奇数项条目代表依恋回避维度,偶数项条目代表依恋焦虑维度,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可构成依恋类型的4个组合。量表采用7级计分法,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分别计1~7分,因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中文版由北京大学李同归老师等翻译而成[5]。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在征得汉化作者同意后,先将问卷语言进行调整并经预实验后再应用。本研究的ECR的Cronbach’sα为0.812。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6],共10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社会支持总分反映个体社会支持水平总程度,分值越高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此量表已在多篇癌症患者研究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故本研究未进行信效度的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根据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测量的结果,并按照相应公式进行转换,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分布惧怕型和专注型依恋类型的癌症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安全型和冷漠型癌症患者所占比例较小,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分布情况(n=142)

2.2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和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2。

表2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情况(n=142,s)

表2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情况(n=142,s)

项目 总分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ECR 14.00 1.00 7.00 7.18±1.29依恋回避 7.00 1.33 5.56 3.21±0.88依恋焦虑 7.00 1.28 6.22 3.97±0.80社会支持得分 66.00 17.00 59.00 38.60±7.90客观支持 22.00 3.00 16.00 8.53±2.56主观支持 32.00 6.00 32.00 23.49±5.51时支持利用度12.00 3.00 12.00 6.58±2.05

2.3 依恋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ECR两维度与癌症患者社会支持分析显示,依恋回避维度与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都有显著的负相关;依恋焦虑维度与客观支持有显著负相关,而与总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见表3。

表3 依恋焦虑和回避与妇科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相关(r)

2.4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以依恋类型为自变量、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的社会支持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依恋类型的患者在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的社会支持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依恋类别对妇科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分

3 讨论

3.1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分布 由表1可知,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分布依次为惧怕型、专注型、安全型、冷漠型,与自考生[7]调查结果不同,癌症患者惧怕型依恋类型所占比例较大,而安全型依恋所占比例较小,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样本选取的是癌症患者,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其依恋系统被激活并表现出情景依赖性的特点。Batholomew[2]提出的依恋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将所有的依恋类型分布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构成的四个依恋象限中。其中,安全型依恋为低回避、低焦虑状态,表现为容易与人接近,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在他人那得到关爱和帮助,并乐于向他们寻求帮助;专注型依恋为高回避、高焦虑,表现为因担心受到伤害而很难相信别人,与他人亲近会不舒服,即使情感上需要他人的关爱;冷漠型为高回避、低焦虑状态,表现为不喜欢依赖别人和被别人依赖,他们认为他人的帮助是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建议,因而在遇到困难时很少寻求帮助;惧怕型为低回避、高焦虑状态,表现为想与他人关系融洽,但又担心他人不想与自己亲近。癌症患者常因对疾病的恐惧和沉重的医疗费用而呈现高焦虑状态,同时又由于自身疾病因素需要他人的安慰,因此,癌症患者多表现为惧怕型和专注型依恋类型,提示临床工作人员应多注意患者心理需求,消除其顾虑,鼓励患者多交流,以获得支持性照顾。

3.2 妇科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妇科癌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8.60±7.90)分,低于王桂梅等[8]对妇科肿瘤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原因可能为给予的社会支持尚不能满足癌症患者的需要,表现在患者感知到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较少,对支持的利用度较少。不同的患者需要的社会支持不同,同一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社会支持也不同[9]。提示临床工作者应主动识别患者具体社会支持需要,为其提供个体化社会支持干预。

3.3 妇科癌症患者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影响由表4可知,4种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表现在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社会支持各指标得分最高,其次是冷漠型,而惧怕型患者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总的社会支持得分最低,专注型患者在支持利用度上得分最低。与Todd[10]研究结果相同,均表明安全型依恋类型可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本研究惧怕型和专注型依恋类型的癌症患者比例较大,表明癌症患者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仍处于焦虑状态,其社会支持得分低,从另一方面亦反映了此类癌症患者对于社会支持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提示临床工作者无论是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上更应注重对惧怕型和专注型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干预。

[1]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18-25.

[2] Bartholomew K,Horowitz 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61(2):226-224.

[3] Collins NL,Feeney BC.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shape perceptions of social support: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7(3):363-383.

[4] Lim.JW,Zebrack.B.Different pathways in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Kor-ean American and Korean breast and gynecological cancer survivors l[J].Qual Life Res,2008,17(5):679-689.

[5]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6]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两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375-378.

[7] 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等.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1019-1020.

[8] 王桂梅,施亮华,熊倩,等.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调查的相关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08-1309.

[9] 黄丽,杨廷忠.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71-73.

[10] Todd.CO,Nancy CL.Adult attachment styles,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8,15:323-345.

猜你喜欢
妇科癌症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