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2015-03-20 03:47朱月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院财务财务管理

朱月友,赵 磊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9)

财务管理专业是财经专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是会计专业,但是有别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的侧重点是财务分析与管理,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为决策层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财务管理专业政策性强、公式多、财务指标多,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分层次的细致性教学分析。

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特征

1.1 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即人才在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价值体现。独立学院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上,要以市场为调节杠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培养的人才要体现出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的特点。独立学院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以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定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要突出资本运作、内部控制、纳税筹划、财务分析等内容掌握好与时代发展并行的重点内容,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2 以专业性、实践性课程为主

财务管理专业在财经类高校属于重点专业,各高等院校在教学设计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是大同小异的。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财务管理专业同样需要规范的课程体系,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专业课设置要充分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时限,体现科目的综合性和完整性。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分析、经济法、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具体科目要根据教学规划进行设计和调整。专业课设置中既要有主修科目,也要有选修科目,这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所决定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这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现实案例与启发性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1.3 突出独立学院教育特色,倡导教学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对财务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如何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财经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经济需要,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育机制上进行改革。独立学院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更新教学设置,以学生的需要为现实要求。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与教育环境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知识体系相融合。

2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理念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与发展。在独立学院专业化教学上,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辅导答疑等方面往往重复以往高校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的时间较短。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就无法实现本质上的突破,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无法得到充分的肯定。多数人认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应注重课堂理论化教学,这与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2.2 生源知识结构与教学常规化模式产生矛盾,影响课堂教学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既需要从财务知识学习的角度考量,又需要从知识实践能力的角度衡量。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同,专业教学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教育按照应用型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但是,财务管理专业缺乏知识的针对性,更缺乏具有社会参与性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无法开展技能型课堂教学。

2.3 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影响现代化教学实施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教学工作的支持,但在现阶段的很多独立学院中,财务管理基础设施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缺乏专业化、直观化的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设施是财务管理教学的载体,缺乏必要载体或者基础设施不对称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的高校,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是快速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多,在现实教学中需要运用信息化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独立学院更愿意采用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提高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3.1 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模拟教学,更要参与到社会的财务工作实践中。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观摩,或者到财务公司进行实践。实践能力需要在长期的财务工作现实操作中得以提升。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学习期间的实践比从业之后的实践更加重要。

3.2 丰富课堂内容,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培育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升级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以实际能力作为考察专业性的标准。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双重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深入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培育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掌握好重点和难点,例如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对财务报表的判断、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等。需要升级知识内容,着重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财务管理思维能力的构建。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化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独立学院教学而言,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是对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对教师有良好的印象。教师发挥出积极作用,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独立学院教学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3 增加教学基础投入,创造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环境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不同于其它专业的教学,要把财务管理教育的特点和财务工作的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环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一个专业化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将教学环境与财务管理理论细致地融合。在基础建设投入上,根据学校条件适当提高财务管理实验室硬件,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贴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质。不仅要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更要增加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转变。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从整体上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

3.4 抓住课堂时间,强化教学创新设计

提高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强化教学创新设计。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时,递进式引入知识点,以学生学过的知识点作为铺垫,采用知识延续性的方法建设课堂教学的结构。例如培养学生的财务工作思维能力,就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找寻教材上的物质,直观地感受财务工作原理与物质的联系。再如创设教学环境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就会把抽象的财务问题具体化,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分析、理解财务内容。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实际上就是转变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鼓励学生参与。

4 结束语

独立学院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程。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的重要专业,在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对该专业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专业的要求,更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仿真教学,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1]林素娇.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31-132.

[2]孔蕾蕾.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办学探析[J].科技信息,2011(20):144-145.

[3]徐荣华,林波.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0):154,178.

[4]袁春生.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及质量控制[J].高等财经教育究,2011(3):46-50,58.

猜你喜欢
学院财务财务管理
初等教育学院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