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画派的艺术风格及生存意义——以黑土(北大荒)画派为例

2015-03-20 03:47王晓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画派黑土地北大荒

王晓丹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黑土画派通常也被称为北大荒画派,它诞生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该地区处于我国高寒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正是由于黑龙江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黑土画派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别具特色。北大荒画派的创作题材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线条和色彩。这样的艺术风格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地域画派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北大荒画派的境遇

北大荒画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传统的根源来讲,北大荒画派没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也没有北京、上海、江浙一带画派历史的源远流长,但它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和境遇。北方地区的画派有着一种开放式的价值取向,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但继承了解放区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在绘画艺术上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具有了新的探索和创新的内质。

1.1 北大荒画派产生背景

“北大荒”作为一定时期的区域名称,狭义指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东部未开发的荒凉三江平原黑土之地;广义泛指整个黑龙江省区域。广袤的黑土地上处处荒凉、人烟稀少,但这荒凉的一隅诞生了一个新的绘画创作群体,这就是北大荒画派。军人和拓荒者组成了北大荒画家群主体,这是东北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广大官兵为响应国家号召,去开拓不毛之地——松花江平原和乌苏里江平原。在艰辛的开拓过程中,他们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群人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艺术思想,也没有接受过规范的美术绘画专业教育,但他们却用生活中的热情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些画家眼里,黑土地上有着画不完的情思和神韵,也有着表达不竭的哲理思想。在这里,艺术资源是那么丰富,粗犷的原野、奔腾的江流、性格豪爽不羁的垦荒人都成为画家创作的艺术源泉。在这其中还有一只新的力量,那就是北大荒版画。在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之下,这群业余的版画创作者用自己的劳动实践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作品。晁楣是北大荒画派的领军人物,他所创作的版画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雄人物、石油工人、垦荒军人、北大荒麦浪,都在他的刀笔之下焕发出不拘一格的色彩。例如1957年的《追踪》、1960年的《第一道脚印》为北大荒画派地位的确立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受相对封闭地理环境以及画家个体人生经历的影响,当时北大荒画派的艺术发展的境遇是苦闷、压抑并充满彷徨的。北大荒画派诞生的一个重要机遇是当时整个中国正处在浓郁合作化的试验中,中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以农村人民公社化为主题,当时社会中的人们思想没有脱离小农经济意识。但这时候的北大荒版画的创作题材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和新气象,这些全新的题材展示了崭新的北大荒事业。这群画家运用正确的思想内容和美好而有力量的艺术形式给绘画界带来了一股清凉的风气,收获了别具一格的成功。这些艺术创作给北大荒的艺术境遇带来了新的精神风貌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让人们忘却了东北地区广袤土地上的荒凉与寒冷,让人们意识到荒凉必将会被征服。

1.2 北大荒画派的地域特征

黑龙江的东南部横贯着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四县,共占地3万多平方公里,这里的冬季时间长达6个月之久,冬季最低气温低至零下20℃以下。在这荒原的黑土地上经常出没的不是人而是各种野兽,这个区域充满着荒凉、偏僻和闭塞。但是这块黑土地十分肥沃,20世纪50年代末,知青和专业军人经过辛勤垦荒,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把块荒凉的黑土地建设成了拥有众多农场、畜牧场的工业基地。人们成了这块黑土地的建设者和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承受着恶劣严酷的环境,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艰辛劳作中对环境加以改造。人正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把自己的意识、感情、品格、意志都投射到主观创作中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北大荒画派的作家们磨练了自身的意志。

北大荒特有的地域特征使得北大荒绘画在创作方面有很多独特的北国风格:在气势上的追求具有博大、阳刚之美的力度和风范。这就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绘画因素。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东北人在观念上比较开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能够使绘画跟上时代的精神,这样的特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北大荒画派的地域特征。

2 北大荒画派的艺术风格

对于地域画派而言,个性的突出是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北大荒画派在绘画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风格是不拘小节和色彩明丽。北大荒画派的传统积淀虽然没有江浙等画派那么丰厚,但其有着其他地域没有的艺术风格,具有大胆创新的格局和较为开放的价值取向观念,体现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2.1 北大荒画派的艺术特色

北大荒画派的最显著特色就是将现代艺术与东北地域特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黑龙江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构成了东北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性格特征,以及在绘画创作方面独特的审美意象。这些特征对北大荒画派的艺术创作影响颇深,无论是创作题材、主体表现和内涵的展现都使北大荒画派在艺术表现风格中出现现实主义和历史事实交替的艺术现象,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都抒发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感怀和热情,同时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灵魂。北大荒画家用线条来表达一种情感、一种语言,以生活为启示对美进行捕捉和凝练,用一种生命的力量去调动画家探索艺术的语言。

在追求真善美的艺术风格中,北大荒画派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具有时代精神的风貌,艺术风格凸显了东北地区豪迈粗犷的风格。“傻、大、黑、粗、实”的现实写照表现了北大荒画派的真实。所谓的真实,追求的是内心的真诚。在艺术风格上,艺术家们通常强调画中所描述的对象是真实的,同时绘画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真实的,而这两种真实都要建立在美和善的基础之上,每个画派在艺术风格的表现上都体现了真实。北大荒画派在创作的艺术风格中都体现了一种思想内涵,都在向人们传递一种关于正能量的信念,成就了北大荒画派特有的艺术风格。

2.2 北大荒画派的艺术特征

还原真实、摆脱束缚是北大荒画派最主要的艺术特征。这样的艺术特征是北大荒画派对传统绘画模式和传统观念的突破,同时也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我的一种诠释。北大荒画派特有的豪迈激情和豁达酣畅的艺术体现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少有的具有突破性的特征。北大荒画派在艺术风格创作上赋予画家具有追求社会责任的观念、展现自身独特艺术魅力的观念,展现北大荒地区特点、地域文化和地域魅力。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先进人物的绘画都体现了画家对东北地区社会建设和生活的热情,同时真实再现了东北地区所尊崇的信仰。

3 北大荒画派表现的艺术情感以及当代意义

在积极倡导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过程中,北大荒画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在经历越来越具有创新主义的创作理念之后所表现的艺术情感和给予的当代意义越来越具有民族艺术和浓重的现实生活气息。

东北地区在近代经历了近百年时间的列强欺辱,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以及勿忘国耻的反抗精神,这些时代精神都是北大荒艺术情感的真实写照。例如:王盛烈的名作《八女投江》以东北抗联在牡丹江上的抗日活动为主要线索,展示了东北抗日女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气魄和英勇不屈的胆识,把北大荒画派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北大荒画派极大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北大荒画派无论是在创作主题还是创作技巧上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以其卓越的现实主义风格阐释了北大荒地域文化的内涵,而且在诠释和践行与时俱进精神、敢于大胆创新意识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北大荒画派作为中国近代艺术流派的一支重要代表队伍,无论是其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绘画风格、绘画境遇还是所肩负的当代意义,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责任的担当。北大荒画派具有的地域特色及与时俱进精神的内质都凸显了时代审美趋向和真实的审美意蕴,这正是中国绘画不断探索并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北大荒画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在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对于我国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启示。

[1]张概.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J].艺术百家,2011(1):195-202.

[2]庞聪.从地域性特征谈东北油画的情感表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3]徐莹.论中国画当代人物画的地域性创作于表达[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1.

[4]赵振宇.中国绘画地理态势与演进[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猜你喜欢
画派黑土地北大荒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从北京到北大荒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黑土地上稻花香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