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2015-03-20 05:27胡培恺石功鹏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形势考核政策

胡培恺,石功鹏

高等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新时期大学生有力传播党和国家新思想、新政策、新方针、新文件、新纲领、新形势的一个重要阵地,对于贯彻和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时期、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改革的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测评等多方面因素在现有的相对固定的模式中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改革要求、转型要求。着眼于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升,形势与政策这门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进行转型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该课程教学客观规律的发展要求。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升华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索,将其凝练为“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增强当今大学生的时政观念、使命意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1 构建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下称《通知》) 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通知》强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配备专任教师,而且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相关教职人员,如学院党政领导、企业专家、资深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也应积极投身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

在高职院校中,限于学校规模、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诸多要素的特殊性,专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人员数量和业务强度上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师资的配备要求,仍需要一批优质的思政师资力量充实进来,进而形成一支数质同效、专兼并举的师资队伍。因此,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在坚持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学校应合理调配师资结构,发挥专兼教师各自专长,将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利师资充实到教学工作中。首先,专任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形势与政策的课堂理论讲授以及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讲解专题,剖析相关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入里,去伪存真,认清形势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发展方向,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兼职教师特别是长期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职人员,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及学习兴趣。构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难题,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将新鲜的“血液”充实到课程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2 选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基于“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师引导教学、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相长”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高职院校学生完全具备自觉学习、消化和传递知识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攻克知识难题、主导课堂,这样既能够检测和提升学习效果,又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自觉更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自觉实施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将学生由“学习的客人”打造成“学习的主人”。其中,教师应扮演好“导演”角色,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在知识设计过程中应秉持贴近热点、重点、难点、焦点和学生实际的原则,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对待党政情势判断、认知和把握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通知》强调,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教学规律来看,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高职院校常规教学课程,其教学效果的获取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若单靠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将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必将受到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推广和运用,一些诸如图片、影像、动画等形象生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新元素也被不断运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其集实效性、趣味性、影响力于一体的独有功能,对于攻破教学知识重、难点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将时下较为常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技术结合起来,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之中,不失为一种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方式。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已与网络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地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跟帖讨论,增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手段例如校园网、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交际平台,开设形势与政策专区,及时更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解读焦点、热点问题,宣传重大方针、政策,与学生进行专向互动和远程教学,一些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也可以设置形势与政策慕课,以便学生更方便地接受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这种具有强大视听冲击力的生动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缺乏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的“短板”。

4 实施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的教评机制

构建科学的教评机制,是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师生教学自觉、监督自主、落实自动的重要条件。合理、可行、人本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评体系的建立,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本质规定,对于课堂的有序运转、教师的科学施教、学生的兴趣激发和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管都有着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在联系度上相对失衡,尤其是人文性质比较强的形势与政策课,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内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建立知识考察和实践考核的双重教评机制。一方面,课内考核评价主要以《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时事焦点》为基本教学资料,以专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前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拟订提纲做好充分准备;讨论时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启发、引导和点评;最后由教师就讨论主题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总结。另一方面,课外考核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理论说服力的方式。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学工处、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提出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感受国情,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观点转化为主动的思考,拓宽他们的视野。

[1]吴树堂.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4-66+71.

[2]徐秦法.高校“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3):56-58.

[3]周静.高校“形式与政策”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S1):67-69.

[4]郭青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8-80.

猜你喜欢
形势考核政策
政策
政策
内部考核
助企政策
政策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