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2015-03-20 05:27佟昕阳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测量

佟昕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存在心理疾病或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多。可见,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合格的、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高职学生除了应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沟通水平和执行力以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是保证其他能力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有义务在学生就读期间,培养学生发现、解决自己不良情绪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不良情绪,确保其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心理不健康和心理不正常的学生很可能做出伤害自我或他人的举动。如果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心理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毕业后就有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及时解决不健康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保护学生、学校及社会的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

2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式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咨询室宣传力度小,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部门存在;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学生并不自知;只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2 心理健康辅导不及时

部分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会组织全体新生填写心理测量表,如SCL-90等,测量教师会针对测试得出的分数评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还有部分学校不统一安排测量,只是针对某些重点目标学生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但测量或诊断之后的后续心理辅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其心理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辅导。

2.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体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关心。然而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都是学校在做,力量薄弱,效果不够明显。而且很多学生家长对孩子出现的情绪问题不够重视,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及时疏导。

2.4 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混淆

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一并归纳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错误地认为两者是同一回事。一旦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首先把原因总结到学生个人思想品德方面,认为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没做到位,而没能准确分析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自然谈不上及时、正确地解决问题。

3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培养力度较大。每年都会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修和考取专业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机会,不断选送优秀教师参加,提升学院心理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组建学生心理工作的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还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留校短期指导等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2 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角色优势,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明确指出辅导员要一对一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并且要将其作为辅导员的一项日常基本工作。要求辅导员及时、准确记录好谈心笔记,学院定期检查。通过这项工作,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家长和班级同学配合。既及时帮助了有问题学生,又有效缓解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压力。

3.3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新生入学之初,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学生统一填写心理测量表,了解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许学生刚上学的测量表数据显示没有问题,但如果家庭、学业或者爱情等方面遭遇压力或变故等,心理测量的数据一定有所变化。如果只是把第一个测验结果存档,不利于学生真实情况的掌握。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第一次测量结果有问题的学生,要密切关注并加以回访。还要不定期安排集体测量,及时更新学生心理档案。对于情况严重的学生,要第一时间送到专业机构治疗。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到早了解、早发现、早治疗。

3.4 开发教育新渠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心理咨询室这种固定的场所,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鼓励支持心理教师通过博客、微博、QQ群、微信公共号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规模和人数,也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为难为情而不愿意去心理咨询室的尴尬,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3.5 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意义。除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普及活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曾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主题小品、歌曲大赛,心理健康主题的班级班会、组织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的征文、书法、漫画竞赛,“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探索的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学生的共同配合。对高职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充分贡献自己力量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应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43-144.

[2]李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赵君,王灿平,李真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70-172.

[4]谷月.大连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测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测量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