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5-03-20 16:34申旭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产营养饲料

申旭红,刘 峰,纪 元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海洋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浅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

申旭红,刘 峰,纪 元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海洋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伴随着水产品养殖和饲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提上日程。现有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方案制定者与讲授者、学生相脱节的现象,并且由于教材老旧,无法吸收最新行业进展理论。面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在不断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上,修改该课程教学大纲,并在课堂中引入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媒介逐渐将网络教学引入教学过程中。

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案;交叉学科;网络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从环境保护和养殖动物产品安全角度出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养殖从业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其中,合理的营养搭配、正确的投喂方式以及药物的安全使用是首先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对于学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未来从事水产养殖相关行业的主力军,学习好该门课程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将来的产业实践和科研创新。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吸收课堂知识、灵活掌握理念,使他们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水产养殖行业,成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特点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直到80年代才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比发达国家足足晚了40年[2]。全国水产科研部门通过集体努力,创建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这一学科。为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该学科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及其配合饲料的科学,凡是人工养殖以及有望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都在其研究范围以内。该门课程立足于培养优秀的水产及农牧业复合型人才,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学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述,对水产饲料生产环节进行了介绍。该课程探讨了水产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以及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动物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和部分氨基酸、脂类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和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参数;对部分经济养殖水产动物的消化生理进行了介绍,尤其对消化酶进行了重点介绍;介绍了渔用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水中稳定型维生素C衍生物、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络合物、各种酶制剂和活菌剂等成分以及水产饲料的质量检测和饲料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标准;对人工配合饲料的设计、加工工艺及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3]。

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现状

2.1 课程定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它以生物化学、动物学、动物生理学以及计算机等课程为基础,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铺垫的专业课。通过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讲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水产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和理解水产饲料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识别水产动物饲料、设计饲料配方、配合饲料生产以及对饲料质量进行监督等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该门课程将培养从事水产养殖专业人才以及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目标,侧重于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需要,使其具备从事水产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并具备较强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

2.2 教学现状

教师作为授课的主导者,其素质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教师不能将该知识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并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纳、吸收,成为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中也存在该现象。受传统学校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都是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进行的[4]。授课教师缺少与方案制定者的交流沟通,被动地成为课程方案的执行者,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上述原因综合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倾向于照搬教材,而没有对课程进行深入分析以及综合运用,按照条条框框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导致课堂气氛僵化,挫伤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课程的“附庸”。

学生作为知识的被传授者,对教师长期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为被动,不会主动去思考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久而久之,即使有的教师运用师生互动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学生并不能适应该模式,使具有良好出发点的师生互动陷入僵局。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又会回到初始的“满堂灌”模式。

3 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途径

3.1 教学大纲及教案的修改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为李爱杰主编、1996年出版发行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该书是农业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通用教材,内容较为丰富详实,曾被大多数农业院校作为指定教材使用。但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在科研上所取得的巨大突破,该书部分内容略显陈旧。因此,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结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引入水产养殖领域较为先进的思路和理念,带领学生结合产业实际主动接受国内外的主流理论。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考虑进行如下建设和修订。

首先,从修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大纲入手,组织与该课程相关的教师预先讨论,对新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依据新的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重新编排实验教学内容,将该领域新的理论和前沿性的思想带入课堂。

其次,在教案的修改方面,教师依据新的大纲扩充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关系,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生动鲜明的案例。例如,在讲授绪论这一重要章节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内饲料业的著名企业家,播放其视频,使学生对自主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述温度对水产动物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时,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使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中的研究相结合。在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下,既能提高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又会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根据目前产业实际,在饲料原料一章突出鱼粉紧缺问题和替代性研究价值,使学生明确掌握和理解水产饲料原料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PPT与教学互动)

未来所需要的人才是基础深厚、知识面广、综合分析能力强的专门人才[5]。本着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精讲内容、增加知识密集度的原则[6],我们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适时插入提问环节,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的热情。克林伯格“教学对话原理”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它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的交流。长期的互动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协作精神。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维,增强了批判性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形成独立而又成熟的人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PT演示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已迅速被授课专业教师接受,应用PPT教学的比例也在逐渐升高[7]。利用PPT制作的课件层次分明,简单扼要,交互性强。PPT不但可以模仿传统板书的效果,还可以制作动画效果,教师可以灵活地切换指定的教学内容,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Nouri & Shahid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PPT演示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与学生学习态度和记忆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PPT演示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学生短时记忆有很大的辅助作用[8]。因此,在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课程建设中,我们特别重视对PPT制作的改进。在PPT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文字居多、图片较少的风格,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同时巧妙地配以动画效果,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在以往面对呆板的幻灯片时容易产生的疲劳感觉,极大地增强了授课效果;在制作课件时注意使文字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主次有别、大小适宜;所选择的PPT模板尽量与文字颜色协调,色彩对比清晰,配色鲜明。通过对以上各个方面的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借鉴交叉学科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呈现出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新趋势,交叉学科的研究已成为科学向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推动力。学科交叉的快速发展必然引发高校教育的改革,西方教育界学科交叉和整合思想与教育的改革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许多高校开设了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和专业,对培养现代人才的创新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流和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9]。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剧,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如果仅依照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基于此现状,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交叉学科内容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尽可能多地了解与其相关学科的内容,熟悉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例如,我们在讲解水产动物消化道结构时,会将人类的消化道结构进行适当的介绍,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学习。如此一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量,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为其今后选择研究方向提供了多种参考。

3.4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

20世纪80年代,HenriHolec提出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他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10]。通过网络教学就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重点构建以学生为主导、教学为指导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和综合就业实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学习者。网络课程是集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基于网络教学的诸多优势,为了培养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我们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重心适当地向网络教学方向转移。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局域网,以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只有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才会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调整讲课策略,达到最优的讲课效果。

4 结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在不断推陈出新,高校教学课程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中国农业大学水产学科通过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完善,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环境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其他院校网络教学的经验,逐步把更先进的、更体现时代特色的教学手段引入该门课程的教学中。

[1]钟义.浅谈《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改革实践[J]软件教学,2013(11):71.

[2]任泽林,周文豪.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J].饲料广角,2001(8):1-4.

[3]陈立侨,李二超.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上)[J].科学养鱼,2006(6):2-3.

[4]王钦,郑友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探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7):3-5.

[5]蔡达.通才-专才:高较人才培养模式——以经济学科为例浅谈高校课程改革[J].教育科研论坛,2011(12):60-61.

[6]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兰芳苓,胡双九.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17-18.

[8]Nouri,N.& Shahidy,A.The effect of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J].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2005(2):53-73.

[9]林凡.在物理交叉学科教学实践中开展创新教育[J].吉林教育,2009(5):20.

[10]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014-12-03

申旭红(1980-),女,山东烟台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海洋学院讲师,博士,从事海洋生态与水产动物营养研究。

G642

A

2095-7602(2015)04-0113-03

猜你喜欢
水产营养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粤海饲料
加油!水产人!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