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

2015-03-21 00:04王一奇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成员工作

王一奇

★教育管理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

王一奇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统战成员的基本特征和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的特点,高校统战工作应完善统战工作组织网络,加强统战部门干部自身建设和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形势 高校 统战工作

2015 年5 月18 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明确了统一战线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方向原则,全面规范了各领域各方面统战工作,是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等院校历来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传播最早和最广泛的一个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新形势下,只有准确把握高校统战成员特点并着力工作创新,才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一、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高校统战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台湾同胞及其亲属(包括在大陆定居的台胞和就读的台湾学生),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重点是专业领域有显著成就、政治上有代表性、社会上有影响的党外人士。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国家重点项目及学科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等。

二、新时期统战成员的基本特征

(一)数量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也不断壮大,很多学历层次高、年龄低的党外中青年知识分子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的自身素质高、学术造诣好,正逐步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骨干或者带头人。

(二)思想状况日益复杂

高校统战成员中既有专家学者,又有大量的年轻教师,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校引进大批留学归国人员,高校统战成员构成成分多元化,个体差异大。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高校统战成员的思想视野和空间不断增大,这一群体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日趋多元化。尤其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思潮不可避免的会对这一群体产生影响。

(三)政治参与度逐步提高

高校统战成员中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度,不但围绕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和管理等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同时积极通过人大政协等途径为地方经济建言献策,有很多提案或者建议受到重视,还有的被相关部门采纳。

(四)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随着近年来党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高校统战成员中有较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的党外人才在各级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人大政协等机关任职。高校统战成员中有很多是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他们完成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科研课题,并进行成果转化,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三、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更加扩大

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师规模也逐步扩大,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外聘教师大量增加,带来高校知识分子之间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活动范围日趋国际化等新情况。另一方面,随着校企之间的频繁交流,通过共建、合作等办学形式的改革,高校也设置了新校区,还有同国外联合办学等,这些新形势都丰富着学校统战工作的层面,扩大着学校统战工作的范围。

(二)高校统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随着高校统战对象人数逐渐增多、层次提高、统战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就必然加重了学校统战工作的任务。特别是高校统战成员在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还显现出社会联系面广、影响大、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增强等新特点,这些都加重了高校统战工作任务。

(三)高校统战工作途径更加宽泛

由于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统战成员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法,已经成为高校统战工作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思路

(一)完善统战工作组织网络

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完善学校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切实转变只靠统战部门工作的单一观念,要形成辐射各个层面的工作网络,即在校党委领导下,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统战部具体负责,各分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设兼职统战委员分管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网络。同时,统战部经常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协调过程中各部门要互相支持,形成主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落实,各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统战部门干部自身建设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实际,统战干部要政治上坚定、精神上振奋、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统战干部首先要加强统战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和理解国家、省、市统战精神和各级文件内容内涵,通过高校统战会议、经验交流和学习培训等掌握高校统战工作的理论和相关要求。其次要坚持经常调研制度,统战干部结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学院、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活动,提高统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

一是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网络阵地建设。一方面开设统战理论、统战人物、统战活动、建言献策等栏目,有助于统战成员了解统战信息,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建立qq群,微信群等,利用这一快捷便利方式与统战成员建立联系,开展工作。既可以利用其发布相关工作信息,又可利用其召开网上工作例会,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激发统战成员积极参政议政,服务科学发展。统战部门要积极开阔思路,搭建平台,依托统战成员的专业优势,定期组织党外专家、学者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开展科教扶贫、科教兴农、捐资助学等活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三是要建立多渠道的统战宣传机制。高校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刊物、广播、互联网、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体报道学校统战工作动态,介绍学校统战工作取得的成绩,宣传统战成员中的代表人物,努力形成全覆盖的宣传网络,形成全社会上下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局面,以舆论影响人。

[1]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编著.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百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78-79.

[2]陈晓晖.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25-27.

猜你喜欢
成员工作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