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修缮
——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2015-03-21 02:02孙万代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师范大学

孙万代,杨 影(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修缮
——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孙万代,杨 影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选择。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长春师范大学的探索尤其扎实而深入,已经形成了“二二三七”培养体系,在省内乃至国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文就自我修缮环节进行总结、研讨,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对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修缮

长春师范大学开展“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百优青马工程”)以来,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凝练出“七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包括理论教育、实验训练、特殊指导、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网络交流、行为养成等七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反响。其中,“自我修缮”是发挥“青马”学员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在七个环节中起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内在条件和动力。

一、理清自我修缮的工作思路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最根本目标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当前的社会实际而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全过程,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上。而自我修缮作为“二二三七”①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从知识到信仰”的内化过程,要遵循“认知、认同、养成、坚守”的实践逻辑。自我修缮上承理论教育培养,下启实践砥砺训练和行为养成,是“强化理论认知,形成意识认同、逐步建立信仰、矢志不渝坚守”的发展过程。

为保证自我修缮的效果,党校牵头负责自我修缮环节的谋划和组织协调。自我修缮的目的是深化理论认识、提升认知水平、强化行为动力。我们把读书活动作为自我修缮环节的主线,辅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从抓好组织建设、打造活动载体和指导活动开展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协调。

自我修缮活动旨在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员在广泛阅读中成长,在经典影视赏析中成长,在深入调研中成长,在研讨交流中成长,在反思总结中成长。希望通过锻炼,打造出思想有广度、见解有深度、举止有风度、信仰有持久度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青马”学员的带动下,各学院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社,已有近2000名大学生参与小组活动。

二、创新自我修缮的活动方法

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中,长春师范大学摸索出一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修缮的成型做法,对巩固理论教育成果、引导实践能力、强化行为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自我修缮组织

要通过学生自组织建设,加强引导,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修缮建立在自主、自愿和自觉的基础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都要在相对规范、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开展活动,作系统的引导。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以导师组为单位,分别组织学员进行理论实训,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做好三个层面的组织建设:一是“青马读书小组”。以导师组为单位,发挥导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统一规定必读书目,开展系统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这种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理论课所学的知识体系作延伸和拓展。二是“青马读书核心组”。工程每学年在全体“青马”学员中开展“读书标兵”评选活动,以入选者为主体,建立“青马读书核心组”,在小组内开展更系统、更高层次的读书交流,同时引领其他“青马”学员开展读书活动。三是学院“青马学会”。学校“百优青马学员”经过工程的系统培训后,熟悉学校的培养模式,素质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可以在所属学院组建“青马学会”,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

(二)搭建自我修缮平台

一是发挥新媒体作用,建设读书网络交流专栏。把推荐给学员阅读的书目录制成音频资料,发布到微信平台;把学员们撰写的体会文章定期发布到“百优青马工程”网站,让更多的同学分享“青马”学员的学习心得。二是“青马”小组活动。“青马”学员发挥骨干作用,带领所在学院同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包括组织理论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三是尝试理论研究,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提升。通过编纂“结业心语集”“学习论文集”“读书报告集”等方式,为学员打造自我总结、提升的平台。四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四共计划”,即“青马学员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计划、青马学员与青年教师共建纯洁课堂计划、学院‘青马小组’与教师支部共建计划和学院‘青马小组’与学校‘青马工程’共进计划”,把“青马工程”打造成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三)开展自我修缮活动

一是读书研讨活动。读书加研讨是对理论培养的强化和延伸,是把理论认知内化为认同和信仰的有效措施。建设“青马”图书音像资料室,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校在图书馆专门建立了“青马”资料室,配备相关图书资料数万册、音像资料万余种,供“青马”学员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兴趣的学生查阅、研讨。学校“百优青马工程”导师团结合理论课的进度和学员的认知能力,集体讨论,确定“青马”学员每学期的必读书目。“百优青马工程”的集中培养分4个学期进行。目前,推荐学员在第一个学期阅读孙正聿教授的《人生哲学读本》,第二个学期阅读张维为教授的《中国震撼》,第三个学期阅读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第四个学期阅读韦正翔教授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每周选择两个晚上在“青马”实训室循环播放指定的视频资料,以期逐步深化学员的认识水平。要求每位学员在阅读完必读书目后必须撰写一篇读书心得,经导师辅导修改后集中评选,开展读书报告评选活动和读书交流会。同时,定期开展标兵评选,将在读书交流、总结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员评选为读书标兵,并将标兵作为读书交流小组的发起人,引领其他学员参与读书活动。二是开设自主选修课。以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子的理念,以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视野和气魄,为学员量身打造选修课。第一期选修课以“领导修养与艺术”为主题,共分为10个专题,分别以领导修养与“青马”学员素质养成、领导者理论素质养成、领导的责任与使命、领导品德修养、领导实践——如何做好学生干部以及领导方法与艺术、领导廉洁观念养成、领导战略思维、变革时代的领导力培养等为主题。邀请校内外专家主讲,包括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周知民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忠军教授、四平市委常委高京燕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教授等,所有主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集中辅导之后,还组织全体“青马”学员到吉林省干部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三是自主调研活动。引导学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组织地开展社会调查。广大“青马”学员表现出较强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二期“青马”学员黄忞利用假期时间,发挥其广电专业专长,扛起摄像机,深入太原、临汾和长治等地,跋涉2900多公里,为20位抗战老兵拍摄了长达70多个小时的口述历史。黄忞把拍摄下来的口述历史制作成纪录片,片名为《记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黄忞个人也在人民网强国社区联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政文部举办的“知行天下 激扬青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实践之星”。“青马”学员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调研、赴边远山区和灾区支教等活动,把“青马”活动与大学生自身需求、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掌握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自主开展社会调查,提升他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见解的进取意识;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的担当意识;明辨是非、决断选择,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优秀品质。

三、确保自我修缮活动的现实效果

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探索出一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路。其“自我修缮”环节的设计,初步形成了“认知、认同、信仰、坚守”的实践体系,可作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借鉴。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激发学员的自主性上下功夫,在组织建设、平台搭建、活动设计上要着眼于建立激发学员自主性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员的内在动力。二是在提高活动的系统性上下功夫,要注意与理论教育、实践砥砺等环节的衔接配合,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特别是将创新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百优青马工程”紧密结合,把“青马工程”打造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载体和抓手,通过创新基层党建载体为提升“青马工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在突出培养的实效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对“青马”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要对各单位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激励机制。

[注 释]

①“二二三七”工作体系,是对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工作模式的凝练总结,包括:“两个使命”,即在大学生中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是高校党委的两个使命;“两个自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对大学生追求真理、掌握真理愿望和能力的自信;“三高定位”,即学校党委站位高,理论教育势位高,培养标准格位高;“七新协力”,即在七个培养环节上实现创新,分别是理论教育、实验训练、特殊指导、自我修缮、网络培养、实践砥砺和行为养成。

[1]张兴海.大学价值实现的重要行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哲理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1-4.

[2]陈爱梅,薛翔宇.“百优青马工程”引领青年纯洁信仰——长春师范大学党委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信仰教育新模式[J].新长征,2014(4):60-61.

[3]杨亚庚.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行为养成的模式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7):1-3.

[4]孙万代,左伟.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自信”[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3-46.

[5]耿毅乾,薛翔宇.浅议新媒体时代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5-7.

[6]孙万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视阈下高校党校的职能强化与提升[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4-7.

[7]杨影,任传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下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7):42-44.

[8]陈爱梅,郭琳.三高定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效保障[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1-3.

2015-04-25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2015jqz-30);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13号)。

孙万代(1974- ),男,吉林德惠人,长春师范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兼组织部副部长,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5)07-0001-0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师范大学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参考答案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