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究

2015-03-21 02:02穆艳杰孙世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腐败中国共产党

穆艳杰,孙世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一切活动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正是这种特性决定了党必须保持廉洁自律,清除一切腐败行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对党风廉政建设十分重视。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培养党员自觉自律作为反腐败的根本途径”到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中国共产党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净化了社会风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尽管如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认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将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主要阐述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与措施;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召开之前,主要阐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探索与贡献;第三阶段为十八大以来,主要阐述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策略与新举措。

一、毛泽东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及措施

新中国建立后,部分领导干部被革命胜利冲昏头脑,产生了贪污腐败等官僚主义作风。针对这些情况,毛泽东从思想教育、治理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党风廉政建设。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更是有效防止腐败的思想武器。因此,毛泽东一再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领导干部的头脑,提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执行党的决策的自觉性,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除此之外,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国家的宗旨,并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衡量党员素质高低的标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才能关心党和群众,才能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才能廉洁奉公。

(二)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对于执政党来说,从思想上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依靠思想建设是不能彻底遏制腐败的,还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毛泽东从人民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三个方面完善了权力的监督机制。在人民监督方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信访制度,保证人人负起责任、人人监督政府,有效遏制了腐败滋生。在党内监督方面,毛泽东认为党内腐败是资产阶级制度的产物,是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隐患,因此他强调党要管党,要建立各级纪检组织,检查和处理党员违纪案件,这对杜绝腐败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民主监督方面,毛泽东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制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积极吸取民主党派人士意见,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

(三)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1951年11月,河北省揭发前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在任地委书记张子善的巨额贪污案件,这促使毛泽东下定决心大张旗鼓地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截至1954年,650万党员中有45万党员被开除党籍或被劝退。1963年3月,毛泽东决定进一步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纯洁了党组织,清除了党内腐败现象,提高了党员素质,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以及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但同时也极大削弱了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与贡献

(一)党风廉政建设指导思想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认为资产阶级是不拿枪的敌人,共产党员必须十分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党风廉政建设也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引发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正常秩序。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路。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创新之处在于廉政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廉政建设,坚持“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建设就坚持多久”,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依靠群众,实行群众监督。

江泽民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结合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并且提出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向前推进。

胡锦涛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重申毛泽东“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基础上,敦促党员干部做到“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服务的思想。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不渝地代表和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责任,主动自觉地在实践中加强锻炼”。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制定出符合具体情况的党风廉政建设指导思想。每一个指导思想的制定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彰显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一个指导思想都要求共产党员作为人民的公仆,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二)党风廉政建设措施更健全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反腐措施也越来越完善。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思想觉悟上,因此反腐工作的精华也在于思想教育。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权力如果没有制度制约将会被滥用,因此党风廉政建设要依靠法制。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为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惩治腐败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对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进行改革,才能让反腐败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问题,才能让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惩治腐败不仅要有健全的法制,还必须强有力地执行,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他提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中党的领导具体化,形成了多手段配合、多领域协调行动的全方位预防治理腐败的局面。为配合这一局面,江泽民还探索出将“讲正气,讲政治,讲学习”的“三讲”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坚持民主原则,在不搞政治运动的前提下,将整风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促进解决领导干部中的党性党风问题,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党风廉政教育方式。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共产党人在加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党风廉政的制度建设,完善预防和惩治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纪律检查机关作为监督主体,人民群众作为监督的得力助手,可以有效防止权力的异化。要严肃党风党纪,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除此之外,胡锦涛在反腐工作上的创新之处还表现在开展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兴媒体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传播,使廉洁理念、廉洁意识深入人心,进一步使党员干部树立党纪观念,增强纪律意识,从思想源头上预防腐败。

(三)防止腐败的措施更加科学化

建国以后,部分共产党员居功自傲,自认为拼命打了天下就可以为所欲为、贪图享乐。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示必须严惩,绝不姑息,并且决定开展大规模的“三反”运动来遏制腐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反腐思想的精华,且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设,将反腐斗争纳入有法可依的轨道;主张对腐败分子从严、从重惩治。严格执行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邓小平反腐的重要措施。

新时期的反腐斗争中,江泽民、胡锦涛着重强调惩防结合、重在预防,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的出台,加之《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行,使党确立了教育、监督、体制相结合的预防腐败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建设上的精髓,制定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出台后,从中央到地方实施“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并制定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以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实行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措施杜绝腐败,不仅保障了依法治国的实行,还坚定了共产党员和群众反对腐败的信心,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尊严。

三、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八大报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在腐败治理定位、治理结构、治理路径、治理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习近平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中共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反腐的高压态势。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定位的创新。报告指出,国家治理权威和政权的利益整合功能会因为腐败的蔓延而受到削弱。若腐败猖獗,软政权化趋势就会出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维护国家治理权威、维持国家治理秩序作为腐败治理的根本指向,狠抓党的纪律,让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只有这样,权力运行体系才能做到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权力制约协调机制才能科学有效。第二,实行政党共治型的腐败治理结构创新。党委的主体责任是选用好干部,支持纪律检查等机关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廉洁从政、尽职尽责,起到表率作用。纪委要转变以往“裁判员”“监督员”一肩挑的做法,专心担负起监督、执纪、问责的监督责任。政府等权力部门发挥治理腐败的主动性作用。各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各自的工作中,履行各自的职责,构建科学有效的腐败治理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第三,腐败治理的路径创新。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理腐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治理腐败。中央纪委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增强反腐治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让反腐败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第四,实行程序严密规范的反腐治理程序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努力下,信访举报、案件查办、线索管理等工作程序逐步健全规范,纪委内部对监督执纪全过程的管理力度逐步加大,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有了突破性进展,反腐决策的执行力和反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十八大报告中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纪委三次全会上郑重指出,腐败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伤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腐败问题导致脱离群众从而失去政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苏共在夺取政权时党员数量为20万人,在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时党员数量为200万人,丢失政权时党员数量却达到2000万人!苏共丢失政权的最重要原因是党内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政治纪律被动摇。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存在。我们要深刻认清腐败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严重危害,始终不忘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定律,不忘党面临的现实危险和严峻考验。面对危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正以对腐败现象毫不忍受、毫不宽容、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态度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查办了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失职渎职的重大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反腐倡廉的成就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习近平还强调反腐建设要未雨绸缪,从细节和具体事情抓起,将腐败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需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对工作认真负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经得起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反腐败建设需要经常抓、长期抓。只有这样,反腐败工作才能常态化、长效化,我们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结语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南。各个时代的领导集体都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根本,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中共十五大文件学习讲话[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5]王岐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3-02-26.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康贵民.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J].中国监察,2004(14).

[8]王顺生.三反运动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9]王希鹏.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创新[J].党的建设,2014(4).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腐败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