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思维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5-03-21 02:02陈少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立德青年教师理论

陈少武

(1.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032;2.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高校内涵建设的目标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关键又在于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有效提升。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抓手。为此,高校纷纷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期在高校的科层体系中为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组织保障和专业化指导。当然,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除了需要行政组织力量的管理和服务,更需要在教学理论思维的视域下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的夯实和丰富。一是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思维的培养;二是要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努力体悟教学的本义——立德树人;三是通过立德树人意识的增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品质的提升、与大学生们的精神相遇等路径来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思维的培养

(一)高校教学具有知识探索性、精神复杂性、理论创生性

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从本质和根源而言是一种知识探索性、精神复杂性、理论创生性的育人活动过程,是在人类丰富文化遗产和文明样态基础上的继承、更新和创造的社会活动过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把握和继承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由于教学主体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时空场域的转变性、师生互动的情景性等,教学活动变得比其他活动更具可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1]因此,应对这样的复杂性问题使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深刻的探究性、深情的生成性和深邃的自组织性,教师需要以自身的专业积淀和综合素养为前提,以教学情境的自由变化为条件,以提高自身立德树人能力为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并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过程和环节中。

(二)教学理论思维的简要概括

教学理论思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本体论思维、教学认识论思维、教学方法论思维的统和。教学本体论思维就是教师以教学哲学的方式提出和追问教学世界的终极存在,解释教学世界本原,研究教学本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原则、研究范式和阐释方式等,包括与教学本体论有关的提问方式、释义方式和表达方式。简言之,它就是指贯穿于教学本体论探究中的思维原则和思维方法。教学认识论思维则是教师以人和教学世界的认识关系、认识活动、认识过程、认识方法、认识结果等一系列问题为思维对象,揭示教学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教学认识的真理性及其实现途径的思维原则和思维方法。教学方法论思维是教师在分析、解决教学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对理性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科学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等不同方法论的自觉比较、鉴别和运用的思维原则和思维方法。教学理论思维以教学本体论思维、教学认识论思维、教学方法论思维为基础和条件,但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或简要拼盘,而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机地统和三者的优势与长处。简言之,教学理论思维是凝结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的教学哲学本体论观念、教学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内在智慧理路和外在实践导引。

(三)把握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关键在于培养教学理论思维

科学把握教学活动创造性的关键在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思维的培养。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高校青年教师要以复杂性思维为牵引,建构教学理论思维的复杂性维度。复杂性思维是与人类生存世界的动态性、随机性、多元性、组织性、多样性、突变性、混沌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新世纪新阶段研究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提炼自然发展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特征以及探索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用复杂性思维等特有系统整合性、动态生成性、过程非线性、自组织调整性等视野来审视我国当前日益复杂多元的教学论,不难发现其中诸多理论命题的困惑和实践领域的困境。换言之,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复杂呈现特征,内在地要求用复杂性思维去推进我国教学理论思维的创新,从而不断超越传统研究中的还原论、基础主义、学术权威、宏大的叙事话语、“意识研究”范式等局限。[2]

第二,基于现存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规约,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思维的提升应当解读为一种过程性的外在政策导向和内在价值生成的合力功能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此种政策导向和价值生成的中介和桥梁机构。如何真正实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的过程性功能,成为教师教学理论思维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承载体,必须坚持有力管理和有效服务两个方向的发展。一是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有力的管理;二是对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自我提升的意识和修为进行有效的服务,树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灵魂主体,使其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第三,“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也就是说,栽种树木一定要培固树木本身的根基,培养人的品德一定要修养人强大的内心和健全的人格。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就是立德树人。为了达到科学地把握教学活动创造性的目的,就要回归教学存在与发展的原点,回归人的根本与人的生成逻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在复杂性思维的牵引下,以过程性的外在政策导向和内在价值生成的合力功能提升为中介和桥梁,全身心地深入到具体而生动的教学实践世界之中,用具体的教学行动有机地介入教学世界的进程,从而建构起突破“呆滞的思想”的教学实践机制。教学实践机制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好的教学”,是教学实践者在教学理论思维的视野下接受客观化影响又依从主体化的“历史感”、“现实感”与“实践感”的动态演化体系,也是教学混沌与教学秩序在何种情境下能生成、在何种情境下能被重构的动态演化的有机体系。

二、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努力体悟教学的本义——立德树人

(一)教学的本义就是立德树人

在教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人类在有机的教学世界里的教学实践过程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持续不断的互动、对话与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教学是某种不断重复的符号互动的结构化循环过程。每一节课应以其自身的节奏、律动和方式建构出一种螺旋式的教学生命有机体。当然,教学生命有机体的生成是具有某种复杂性的自组织过程。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言:“当不同的要素(比如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心理的、感情的、神话的)不可分离地构成一个整体时,当在认识对象与它的背景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各部分之间、各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反馈作用的组织时,就存在着复杂性。”[3]因此,教学实践者也要在教学生命有机体的复杂性建构和生成过程中充分运用复杂性思维来辨析、拆解和重构各种交织在一起的“规范性”“自由性”“情境性”的因素。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其关键所在就是在教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努力体悟教学的本义——立德树人。在教学认识、感悟和研究的历史上,人们对教学的本质和意义有过诸多思索,有的认为教学是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和成长的过程;有的认为教学是知识授受和观念运动的过程或习得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教学是个体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教学是人性的表达和自我实现;有的认为教学是挖掘人的潜能的实践活动;有的认为教学是虔诚的超越的实践过程;等等。[4]而笔者在理解和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主张教学的本义是立德树人。

(二)坚持立德树人

正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曾谈到,教育教学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德为才之帅,才有德之兵。“立德树人”也是在当前我们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旨在科学准确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事关中国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文本中,“坚持立德树人”同样也成为促进、深化教育教学领域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改革举措的灯塔。“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当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性、理想性、阶段性的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文化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国际人文交流拓宽加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均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5]在教育教学领域,高校青年教师需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中国大国崛起的需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

随着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世界性崛起,需要我国的教育教学,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具有主体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民。理性与自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假如理性之面缺失,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将失去根基,个体无法从“依附性”关系中走出,也无法参与“公共性”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假若忽视了自由之面,高校教育教学将失去价值导引,要么沦为某种主观的随意与主体的狂欢,要么异化为某种规训与控制。[6]只有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理性的精髓和自由的灵魂有机地注入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中,高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在教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透彻地体悟“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的本质和意义,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实现中国梦所需的现代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后发晚生型”现代化社会的种种特征,存在时空错位的现象,在民族心理的深层面始终面临“古今中西之争”与“本土化与国际化之讨论”。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始终存在启蒙与救亡二重变奏。在救亡的视野下,教育教学革新是把人理解为器物之材,把人作为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把人培育成为社会改良和民族救亡之“材”料。随着启蒙话语的渗透和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教育教学革新逐渐追崇人的个性解放,将人视为一种自足性的目的而存在。[7]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民族国家的伟大建构逐渐拉开大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大学生身份与国家干部身份的同步建构即是历史的例证。而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能也得以不断恢复,教育教学围绕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从教材体系的编撰、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无不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为轴心。这也成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理念在现代中国的承传和发展,上施下效,由学化民,作善而成。但是,事实上,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的同时,当前中国社会各种教育教学乱象也频发不已。为此,贯彻立德树人的方式与其内容一样关键。这就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生涯中,以教学理论思维为视域,不断探寻立德树人能力提升的路径。

三、教学理论思维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

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简言之,一部高校史就是一部人才培养史,特别是高品位的创新人才培养史。或者也可以说,高品位创新人才培养就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当然核心。有了高品位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养成,高校的科学研究才能有所依附和有所创造,高校的社会服务才能有所凭借和有所运行,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引领才能有所绵延和有所生发。而“德”的挺立就像泰戈尔所言:“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德是高品位创新人才的精神基因,并将成为伴随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内在动因,能有效预防和有力抵制不良因素侵蚀的最佳抗体。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在深谙高校发展之本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立德树人意识。高校青年自身首先要做到“正心崇德,弘毅致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思所发,源于危难。“正心崇德”强调高校青年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做人的魂魄、做事的精髓、教书育人的根本。“弘毅致远”则是在正心崇德的内在规约下,以实际行动和良好效果来体现“正心崇德”的根脉所在。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要有知识分子的操守,承袭士大夫的优良传统,士不可不弘毅。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要始终听党中央的话,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自觉遵循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路径,大力培养国家崛起所需要的高品位创新人才,并为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品质

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中,青年教师一方面受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教学环境、以及与同事领导关系等所谓“软环境”的浸染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不同的学校类型、聘用考核指标、职业发展通道、以及教师发展机会和资源等外部“硬指挥”的规约和调控。面对来自“软环境”和“硬指挥”的双重夹击,高校青年应该如何做到既能适应“软环境”,又能超越“硬指挥”呢?这就需要高校青年教师持续不懈地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的品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所撰写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与其说是用本身的知识去影响人,还不如说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人。当然,知识的持续积累与不断运用是思想行为品质提升的基础和条件。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教师知识和专业道德两个方面的持续性交互作用,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品质。教师知识包括实质性学科知识、句法性学科知识、有关学科的信念、课程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教学的知识(或模型)、有关学习者的知识(认知)、有关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自我的知识、教学情境的知识、教学目的的知识、教学内容知识等。[8]教师专业道德则需要将其放置于教师劳动特性和中国现代性二重视野中,并从师生知识的意向的相互建构、师生情感的互动构建、师生技术理性关系的建构三个层面来实现师生关系的现代性转型。[9]

(三)着力于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们的精神相遇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对教育教学领域形成全方位冲击,促使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等将教育教学理念定位在工具层面。为了超越过度工具取向教育教学理念,应在梳理反思教育教学理念变革内在根源和深层次动力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国家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积极建构符合大时代气象与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精神相遇的教育教学理念[10]。高校青年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贯彻精神相遇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使教学不至于仅仅是人类改造、征服、驾驭自然的工具,而是让其关注人类“类的”和“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我们也认同,从某种意义而言,教学过程是精神处于自由状态的师生通过精神相遇生成属于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商谈性活动[11]。当然也只有这样,高校青年教师才能在教学理论思维视野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意义。也就是说,高校青年教师的主体精神与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情境中相遇,使彼此的主体精神都能获得某种程度的解放。高校青年教师的主体精神对大学的主体精神能够产生解放性影响,达到彼此尊重、互相欣赏、认知共振、情感共鸣、思想对话、精神相遇交融的境界。

[1]潘一山,王秀丽.教育科研在教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2]熊和平.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3]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

[4]李定仁,张广君.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5]田海舰,朱虹.基础、特点、途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题[J].攀登,2008(5).

[6]胡金木.当代中国教育的双重转型与双重启蒙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7]胡金木.从“造材”到“立人”:近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题转换[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8]张晓蕾,黄丽锷.纵横交错: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三种理论视野[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9]潘希武.教师专业道德:师生关系现代性转型中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4(5).

[10]李德全,胡守敏.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

[11]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重庆:西南大学,2009:53.

猜你喜欢
立德青年教师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