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2015-03-21 03:48王冠军秦丹丹李建卫冯东亚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病死猪无害化养殖户

王冠军,秦丹丹,李建卫,冯东亚

(1.南乐县畜牧局,河南 南乐 457400;2.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畜牧局)

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王冠军1,秦丹丹2,李建卫1,冯东亚1

(1.南乐县畜牧局,河南 南乐457400;2.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畜牧局)

近年来,病死猪处理方式不得当给养殖业和消费者健康带来重大的损失和严重威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虽然,我国已经制定《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但由于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对病死、死因不明或染疫生猪及其产品规范化处理仍旧是当前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1 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遇到的问题

1.1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意识不强

由于养殖户专业知识匮乏,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一些专业知识认知不透彻,往往在病猪死亡以后,对病因判断不准,多数养殖户会在场门口或是场内把死猪丢弃或直接解剖。搬运者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不穿胶鞋等现象普遍存在,运载工具也没有经过消毒,这些不规范行为无疑会成为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2基层畜牧兽医力量薄弱

1.2.1基层畜牧人员数量少,任务重

高校里每年毕业的畜牧及相关专业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加上基层环境差、工资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了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畜牧工作,特别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故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为了能完成工作,不惜招用退伍军人、借调其他单位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

1.2.2畜牧工作人员素质不过硬

正是由于基层从事动物卫生监管的人员来源复杂,业务知识不扎实,培训跟不上,主动学习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在面对任务繁重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时,很难真正做到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流程办事,缺少对养殖户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能力。

1.2.3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相关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补助对象是年出栏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无害化处理是指病死猪(不包括强制扑杀的猪),每头给予80元补助。这项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使得不知道该项政策的养殖户都自行处理病死猪,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1.3无害化处理落实过程困难重重

1.3.1无害化处理政策不完善

《防疫法》规定的欠缺,此法第十八条规定禁止经营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政策对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养殖场的病死猪的处理方式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养殖场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势必会衡量出售病死猪和自行无害化处理的利弊,加大了这些病死猪流向市场的风险。

1.3.2传统无害化处理弊端渐现

1.3.2.1焚烧法将病死猪整个或是病变部分和内脏投入焚化炉烧毁。这种方法处理最为彻底,处理过程需要的焚化炉或是汽油,投入成本高、处理费用高、易污染环境等缺点限制了其被广泛使用。

1.3.2.2化制法将病死猪经过高温高压水解、干燥、压榨等工艺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理,最后产出工业用油和有机肥的方法,有土灶炼制、湿炼和干炼3种,后两种效果好,使用范围广,但需要压榨机、高压锅、真空锅等设备,一般在大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多采用。

1.3.2.3高温处理法将病死猪切割成重量不超过2kg的小块,在普通锅或高压锅内煮沸1.5~2.5h。费人工,耗时长,操作过程要求高,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不好实施。

1.3.2.4掩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当前使用最多,即挖一个2m左右深的坑,在坑底铺上一层至少1.6cm厚的石灰或固体消毒药,把病死猪密封后放进坑内,再铺一层石灰或固体消毒药,最后用土盖严。由于掩埋土地选择受到限制,石灰或固体消毒剂需要费用等原因,养殖户都草草了事,给未来留下了疫情隐患,不便长期使用此种方式处理。

1.3.2.5发酵法由于传统方法费工费力、成本高、处理不彻底,易造成病原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目前,有些公司借鉴肉制品加工高温处理和发酵床养猪技术,探索出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新方法,利用微生物作用把病死猪尸体发酵变成气体挥发掉。但因为投资费用过高,占地多,对环境产生危害,所以此项技术还未得到广泛采用。

1.3.3无害化处理资金投入不足

无论是传统的处理方式还是新型的处理方式,如果都按国家规定按部就班地落实,会有很好消灭病原菌的效果。然而,认真贯彻落实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养殖户都只能退而求其次,处理方式不规范,使得无害化处理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因素最终导致无害化处理难以有效地得到落实,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2 生猪无害化处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建立健全监管人员队伍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涉及广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所以监管人员一定要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于业务知识不能只依赖于同事间的口口相传,还要翻开书本,关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前沿技术,汲取社会上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经验,做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科学办事。

2.2资金支持,建立无害化处理基本设施

养殖行业风险大,利润低,绝大多数养殖场都为了减少固定资金,节约开支,没有配套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政府应当加大对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备封闭车、密封袋等无害化处理物资,确保无害化处理工作更加规范,减轻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的经济压力。

此外,在资金、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团体加入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这项工作中来,实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商业模式化运行。

2.3宣传指导,提高养殖户意识

鉴于传统无害化处理方式的弊端日渐显现,畜牧部门应提高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无害化处理与生产同步,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的事情发生,并且加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式的宣传,将无害化管理方式纳入到制度化管理轨道,严厉打击出售病死猪行为,正确引导养殖户建立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尽量合法地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积极有效地把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2.4加强流通环节监管

违法收购、加工、贩卖病死猪的用肉单位,成为病死猪销售的主要去处。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应联合食品安全部门针对饲养场、屠宰场、冷库、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周边的交易点、农村及城乡接合部中小冷藏场所和屠宰点等重要流通环节,开展收购加工制售贩卖病死猪及其产品专项整治,杜绝病死猪及其产品流入市场,遏制收购、加工、贩卖病死猪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的发生,建立检疫监管长效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彻底铲除加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黑窝点。

定期或是不定期地对用肉单位的负责人、技术人员、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用肉单位必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购销台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

2.5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

近年来,各地方都在积极探索、精心研究生猪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新技术,有的地方形成“户申报、站受理、镇集中、市处理”的四步法工作流程,有的地方采用“行政化监管+企业化运作”的处理机制。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国家在多个省市开展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完善病死猪的收集体系,并加快推进育肥猪保险工作。试点省份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都将会给其他省份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提供宝贵的经验,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生猪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走出去学习,走回来以致用,最终走出适合自己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新路子。

S851.2

B

1004-5090(2015)05-0016-02

2015-02-10)

猜你喜欢
病死猪无害化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