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好用好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的探讨

2015-03-21 03:48王素贞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各乡镇养殖场疫病

李 凌,王素贞

(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温县 454850)

关于管好用好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的探讨

李凌,王素贞

(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温县454850)

近年来,多地畜牧主管部门向社会投放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已超过实际需要量,但仍然出现断档缺货、一再追加采购等供不应求现象。尽管当地畜牧主管部门想了很多招数,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1 原因分析

1.1对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的意义存在三个“缺乏”

1.1.1缺乏足够认识

未能充分认识到强制免疫疫苗是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的重要物资,是维护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有限资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都为此投入了巨大财力,各级畜牧部门和动物防疫机构有责任管好、用好这些物资,任何消极、懈怠和浪费都是一种失职和犯罪。

1.1.2缺乏准确理解

强制免疫疫苗是政府实施无偿强制免疫基本的物质条件,无偿强制免疫是强加在养殖场户身上的一种责任与义务,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实现。“政府无偿强制免疫”不是“流水席”,动物养殖场户不能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动物养殖场户不能想要就要,想要多少领多少,更不能以“政府实施无偿免疫”来要挟政府无条件、无限度满足自己的要求。

1.1.3缺乏正确引导

由于存在认识与理解不深、不透等问题,所以,一些地方在宣传上便出现方法不当、导向偏差,甚至误导等现象,不仅没有让群众全方位了解强制免疫疫苗的采购计划、采购程序、管理方案和发放流程等,反而给群众思想造成了“不要白不要”、“想要随意要”的错误认识。

1.2对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的管理存在三个“缺少”

1.2.1缺少制度约束

现行的一些制度和规定大多偏重于采购、贮藏、运输、保管、注射等方面,但在具体发放和使用环节上,对于应当使用的范围、对象、依据、标准、条件、数量、频次等方面尚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管理者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

1.2.2缺少管理方法

当学生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基于经验而又超越经验,完善数学活动经验。

目前,在强制免疫疫苗管理上既没有现成的方式方法可以循规蹈矩,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大家都在“追加、采购、再追加、再采购”的恶性循环中默默前行。

1.2.3缺少探索创新

“探索”意味着自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新”意味不成功便成仁。两者都有风险,并无一利可图。因此,一直以来,在强制免疫疫苗管理上只见“保险”,鲜见“探险”,罕见“冒险”。

1.3在实施无偿强制免疫制度上存在三个“不到位”

1.3.1对无偿强制免疫制度的定位认识不到位

“无偿强制免疫”是由各级政府组织,畜牧部门推动,动物防疫机构承担的无偿的强制性免疫行为,是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所招聘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具体实现的。虽然是强加在动物养殖场户身上,但与其正常防疫程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动物养殖场户必须无条件地按照政府制定的强制免疫方案和疫苗使用计划,接受并配合当地动物防疫员做好本场免疫工作,而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有条件、有选择地接受强制免疫。

目前,绝大多数养殖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认知和辨别能力较差,一些黑心厂家、商家和无良“专家”往往就利用这一点,罔顾科学、道德与良心,肆意编造、传播的一些诋毁政府采购和采购产品的伪科学东西,抹黑政府形象,践踏政府公信,诱导不明真相的从业和管理人员盲目加大政府采购疫苗注射剂量。

1.3.2对无偿强制免疫制度的执行落实不到位

1.3.3对实施无偿强制免疫的过程监督不到位

长期超大剂量注射疫苗,不仅大大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而且很容易造成动物免疫系统抑制,甚至引发区域性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作为强制免疫疫苗监督管理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无所作为,任期发生、发展。即使有人认识到不妥,但是他们既不敢、又不能、更没有合适的理由来缩减和拒绝养殖场户的要求。否则,可能会被投诉。所以,大家只能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年年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提高采购数量。

2 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情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且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疫苗采购总量得到了稳定控制和下降,疫苗发放秩序回归理性,而且也得到了大多数养殖场户的认可。

2.1加强学习,加深理解,持续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切实加强对国家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战略决策和部署等文件精神的学习,将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体任务和责任目标上来。

切实加强对政府实施无偿强制免疫机制、制度、政策和要求等文件精神的学习,将精力聚焦在推动实施无偿强制免疫工作实施方案和责任落实上来。

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政策、程序、条件和监管等文件精神的学习,将重心建立在严格执行疫苗采购计划和疫苗监管工作方案上来。

2.2强化宣传,正面引导,持续推进强制免疫疫苗应用指导工作

强化政策宣传,做好政策引导。特别加强政府推行无偿强制免疫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方案等方面的宣传引导,提高政府采购、疫苗发放和管理透明度,消除社会对疫病防控工作的误解和猜疑,取得社会对疫病防控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强化科普宣传,做好科学引导。突出加强预防注射操作技术规范、强制免疫疫苗使用规范、主要病种免疫方案以及超剂量、不规范免疫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后果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解除社会对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及免疫效果的担忧,坚定大家对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和强制免疫效果的信心。

强化工作调研,做好校正纠偏。重点加强对政府推行无偿强制免疫及强制免疫疫苗发放管理工作的调研密度、深度和广度,善于发现问题与隐患。对在人防、物防、技防中容易违规、犯错的可能性及早做出预见和预判,有针对性地提前进行预警和预防。

2.3注重调研,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创新模式

确定疫苗采购计划总量。相当于在储备库安上一个“总闸”,以库容控制,实现“库堤”安全。根据实时疫情发展趋势和畜禽生产动态,以上年度各疫苗品种历次采购、使用与库存为参照,以各品种疫苗标签上显示的使用剂量为标准,以农业部制定的主要病种免疫方案中推荐免疫程序为基数,本着“适度、渐进、缩减”的原则,测算并编制出疫苗年度采购计划清单。

分解出各乡镇疫苗供应总量。相当于在总渠道安上一个“分闸”,以流量控制,实现供量均衡。根据上年度末各乡镇畜禽生产统计数据,将疫苗年度采购计划总量分解至各乡镇,作为各乡镇年度内可从县级领取到的疫苗总量。

量化各乡镇月度供应指标。相当于在主管道上安上一个“阀门”,以流速控制,实现差异供应。在各乡镇年度供应总量确定的情况下,根据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不同季节当中对疫苗需求量的明显差异,暂将集中免疫疫苗用量控制在全年总量60%,日常补免疫苗用量控制在全年总量40%。然后,逐月分解成月度定量供应指标。

细化规模场疫苗使用计划。相当于在网络用户终端安上一个“龙头”,以开关控制,实现资源节约。乡镇动物防疫中心站根据县里下达的全年度、逐月度疫苗定量指标,结合农业部推荐的“口蹄疫免疫方案中之免疫程序”,以场为单位,分别测算出各生猪规模养殖场全年度O型口蹄疫疫苗使用计划量。

各生猪规模养殖场领取疫苗时,须持本场养殖档案,交由乡站疫苗管理员进行审核。疫苗管理员通过对该场新生数量、补栏数量、间隔时间等数据的核实,测算并确定每次应领取的疫苗剂量。每次领取后,疫苗管理员在该场疫苗管理台账上对其年度指标逐次进行核减、核销,并由领取人现场签字确认。

各场在每次领取疫苗后,对本场所剩余的可使用量从台账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对今后的生产和防疫活动安排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 个人体会

通过实施水网式逐级流量控制管理,有效地发挥了县乡两级在疫苗采购、发放、监控等环节上的管理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各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正常化、规范化,较好地体现了各规模场在强制免疫疫苗资源共享方面的均衡与公平,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高效利用和勤俭节约,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实施强制免疫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台账式定量指标核减管理,有效地建立了强制免疫疫苗“逐级管理,逐月调控,逐次核销,实时监测”的递进式管控、预警和调节机制,较好地做到了实时发出预警,及早提醒刹车,合理调整节奏,有效实施调控,避免了失控乱象的发生。

通过实施倒逼式强制免疫核查管理,有效地保证了各乡、各场年度、月度指标上限和免疫空白下限不被穿透与突破,有效避免了个别漏场免疫、空白登记等现象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强制免疫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漏一场一户。

S851.33

B

1004-5090(2015)05-0027-02

2015-02-15)

猜你喜欢
各乡镇养殖场疫病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图片新闻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