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因免疫失败诱发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2015-03-21 03:48潘天磊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母源非典型新城疫

潘天磊

(信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信阳 464000)

一例因免疫失败诱发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潘天磊

(信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信阳464000)

随着新城疫弱毒疫苗和灭活苗的普遍应用,新城疫的暴发流行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因疫苗的储存、运输和防疫不科学等,以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淘汰率、散发性流行为特点的非典型新城疫流行较为常见。信阳市固始县某养殖户就因为疫苗防疫不科学引起鸡群突发非典型新城疫,经济损失严重。

1 发病情况

发病鸡所在某鸡场饲养固始鸡5000只,该鸡场远离交通要道,位于退耕还林地带,环境相对封闭,距离其他饲养场最近的有3~4km,鸡群36日龄时进行分群。由于转群时正是春夏交替季节,转群前后3d有大风下雨降温天气。转群第2天鸡群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注射,第4天鸡群就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呈零星性死亡,第2天死亡20只,1w内死亡630只。

2 临床症状

雏鸡发病时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下垂,呈昏睡状;羽毛蓬乱,头部、面部、冠和肉鬓发绀,食欲减退或消失,咳嗽,可听见呼噜声,有的病程稍长者可出现歪头、扭头、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有的鸡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口角常流出少量的黏液,嗉囊膨胀,内积有大量酸臭液体,眼及喉部周围组织水肿,有的呈现摇头和吞咽姿势,腹泻、排绿色稀便。

3 病理剖检变化

对症状比较明显的鸡进行剖检,剖检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并有大量黏液;小肠呈卡他性炎症,盲肠、直肠黏膜出血,泄殖腔黏膜可见出血,扁桃体肿胀出血,有的鸡出现腺胃肿胀并有乳头出血但不是很多,有的鸡食道与腺胃交界处以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但不明显,腺胃角质层下可见出血。有的鸡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但可见有轻微气管充血、出血,黏液增多,心冠与腹腔脂肪有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病毒分离

取发病早期症状明显病鸡的气管分泌物、肺和脾,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5的悬浮液,加入双抗,置于冰箱中冻融2次,然后离心沉淀,取其上清液接种于8枚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每枚0.2ml。经37℃恒温孵育,72h检查,可见鸡胚发育受阻,体积较同日龄正常鸡胚小约1/3,胚体及绒尿膜充血、出血。

4.2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

取鸡胚尿囊液做红细胞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再用新城疫标准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分离病毒能被标准的鸡新城疫抗血清所抑制,即可确诊。

5 诊断

依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可确诊该病为非典型鸡新城疫感染。

6 治疗措施

6.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将病鸡隔离,死鸡拣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料及粪便焚烧或销毁;用0.5%强力消毒灵对地面、墙壁和用具进行消毒,加强鸡舍通风,每日清除粪便,保持鸡舍的干燥、通风和清洁。

6.2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用鸡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量进行点眼、滴鼻,连用3 d,然后在饮水中加入0.01%比例左旋氧氟沙星和多维,每天1次,连饮3d。

6.3中药治疗

二花、连翘、贯仲、藿香、薄荷、沙参、大青叶、大黄、公英、甘草各等份,研磨为末,每只鸡每天按药量的1~1.5g拌料喂鸡,连用5~7d,以达到清热解毒,提高动物机体的抵抗力。

7 结果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后,鸡群不再有新病例发生,病鸡逐渐好转,5d后停止死亡,鸡群食欲增加,精神良好,恢复正常。

8 此次免疫失败的启示

8.1免疫失败原因

8.1.1野外强毒入侵由于免疫鸡群中个体对免疫应答的不整齐性,使得整个鸡群免疫水平高低不一。当遇到野外强毒株的入侵,部分免疫水平较低或根本没有产生免疫力的鸡就会感染发病,并成为传染源使得整个鸡群发病。

8.1.2免疫程序的不合理制定合理而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是免疫成败的关键;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免疫程序的盲目性,免疫执行的力度不够等问题都在影响免疫效果的成败。

8.1.3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实践证明,有许多疫病能够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严重影响了新城疫的免疫,使鸡群不能产生很好的保护力,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等。

8.1.4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是从母体中获得的被动性免疫抗体,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一般而言,接种时母源抗体愈高,接种效果愈差;母源抗体愈低,接种效果愈好,但此时受外源新城疫毒株感染的威胁就愈大,故在免疫接种时要考虑到机体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

8.1.5疫苗相互影响鸡群在接种新城疫疫苗时,还要进行其他疫苗的免疫接种,因此在接种前必须考虑到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或拮抗作用,尽量减轻不良影响,以免造成新城疫的免疫失败。如新城疫疫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与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等之间就相互影响。若使用了质量不合格或过期的疫苗,活疫苗的保存方法不当而使疫苗失效等均会造成新城疫免疫失败甚至激发鸡群暴发非典型新城疫。

8.1.6忽视局部免疫新城疫的免疫保护包括体液免疫和呼吸道免疫,其中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对新城疫而言更为重要。但在现实生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只重视机体的体液免疫而往往忽视了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常常在免疫中偏重于饮水免疫或灭活苗的注射免疫,忽视了滴眼、滴鼻和气雾的免疫,导致鸡群呼吸道系统抗体水平降低而引发非典型新城疫。

8.1.7鸡群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使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进而直接影响到了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且鸡群的健康情况也对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8.1.8应激因素的影响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转群时没有很好把握天气的变化等不良应激因素的作用下,都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疫苗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应该有的免疫应答反应,就有可能使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就会增多。

8.2改进措施

8.2.1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供给充足而合理的营养需要,把握好鸡群转群时的天气。保证饲料、饮水卫生,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并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定期严格的消毒,包括鸡场(舍)内外以及相关的用具、设施等都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严格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鸡场饲养时应采用全进全出制,禁止将不同日龄的鸡群或异类禽饲养在一起,禁止将健康状况不一样的鸡群混养,以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

8.2.2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抗体监测结果,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而制定适合于自家养殖场的免疫程序;要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和防治效果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免疫程序,避免长时间套用一种免疫程序。在免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免疫途径、方法、免疫次序和免疫次数,确保免疫效果,提高群体免疫应答的整齐度。

S858.31

B

1004-5090(2015)05-0044-02

2015-04-05)

猜你喜欢
母源非典型新城疫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鸡新城疫流行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
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