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模块课程为适切点的微课教学研究——以“法语时间表达”为例

2015-03-21 04:15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



以小模块课程为适切点的微课教学研究
——以“法语时间表达”为例

李翼1,吕芳2(1.2.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化局面。微课将传统45分钟大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知识点为单位切分为单独的小模块课程,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该文通过简述并评述微课“法语时间表达”,提出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大学法语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模块;微课;教学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微课在互联高速发展的时代迅速走入人们视野。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化局面,在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及教学影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不容小觑。对于微课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者们也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定位微课。张一春从教学活动的视角将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胡铁生从课程论的角度定位微课为“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2]郑小军则从教学资源的角度将微课定义为“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3]研究以上定义,不同视角的定义则是偏重突出微课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概况而言,微课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活动的小课程。它具有短(授课时间短,5- 10分钟)、小(微课视频容量体积小,方便下载或是在线学习)、精(课程包含“导入、精讲、重难点分析、练习、评价”5部分,完整的教学过程讲透这一知识点)这三大特点。建立在网络媒体平台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化局面。微课将传统的45分钟大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知识点为单位切分为单独的小模块课程,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体系为导线串联起系列微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学科知识地图,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解透彻每一个知识点。微课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本文以“法语时间表达”为例,简述微课在高校法语语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二、微课实例操作简述

本微课课程讲授内容选自《走遍法国Reflets1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选自第二章“参观公寓Episode2 Onvisitel’appartement”.课程的适用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法语初学者)。“法语时间表达”是初级法语的教学内容,属于基础的语法现象,这类知识点的讲授琐碎单调也比较枯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难有教学模式上的突破。微课从小模块教学理念出发,将该部分教学内容单列为一个教学点,所授内容以“点”状划分为“课程导入”“词汇学习”“句型讲解”“课堂实训”,“跨文化交际”“延伸拓展”6部分。在10分钟的微课中集中讲授清楚法语中时间的基本表达,做到夯实基本词汇,掌握句型结构,理清跨文化交际实际操作规则。

(一)课程导入模块

基于学生之前所学的“法语数字表达”与“法语时间表达”所需衔接的知识点,法语数字的复习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的必需准备,在课程导入部分播放视频短片《法国人的每一天》(该视频选自优酷视频《Chaquejouren France》)。该视频在简短的一分钟内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在一天之内法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状况,视频播放时间短,信息量大,画面精美,生动活泼。在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透过视频中出现的数字回忆并复习上一节课所学习的数字,搭建起新旧知识的关联与链接。视频播放结束,对基本数字表达进行复习与回顾后,引入法语时间基本词汇,进入“词汇学习”模块。

(二)词汇学习模块

该模块主要学习的时间词汇有:heure,minutes, seconde,midi,minuit, demi, quart,moins le quart, 1- 24 heures.通过插播外教示范相关词汇发音的视频,视频不断闪现所学的新词汇,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双渠道中掌握新词汇。

(三)句型讲解模块

在“句型讲解”模块中,通过外教范读例句,PPT文档展示时间表达基本结构句型。结构1:“Quelle heure est- il?几点了?”归纳出时间表达的句型公式:“Il est+ X heure(s).X点”。帮助学生掌握该句型语法结构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PPT文档演示在基本句型上拓展句型:Il est+ X heure(s)+ X(minutes). X点X分。Il est+ X heure(s)etquart.X点一刻。Il est+ X heure(s)etdemie.X点半。Il est + X heure(s)moins + X(minutes).X点差X分。Il est+ X heure(s)moinslequart.X点差一刻。拓展学生对时间基本句型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时间表达基本结构句型2的学习:“Quelleheureavez- vous?您知道几点了?”进入时间表达的句式公式“- Il est + midi/minuit.正午/午夜”的学习。再进入拓展句型的学习:Il est + midi/minuit + X(minutes).正午/午夜X分。Il est+ midi/minuitetquart.正午/午夜一刻。Il est+ midi/minuitetdemie.正午/午夜半。Il est + midi/minuit moins + X(minutes).正午/午夜差X分。Il est + midi/minuit moins le quart.正午/午夜差一刻。

(四)课堂实训模块

为巩固上一模块的学习成果,体会时间表达在真实语篇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自主观看视频《Muzzy》(该视频选自BBC法语教材《MUZZY French》),总结、区分出视频中出现的钟表时间白天、晚上的不同的法语表达方法。将上一学习阶段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自主内化,进而形成自我对新知识的链接。

在接下来的实训操作模块中,课程设置了“课堂活动——人体时钟”,以课堂游戏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实际操练知识点。

(五)跨文化交际模块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作为一项工具为学习者所使用。语言也只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之后,学生将进入到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模块。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走遍法国Refelts 2 Dossier 1 deuxième partie:La visitedurestaurant》片段,初步了解法国人的时间观念。在视频中,男主人公约了朋友在下午3点见面,3点到了但仍未见到所约的朋友。当地法国人告诉男主人公,法国人一般比约定时间晚到15分钟。了解了法国人的时间观念,才能在具体交往中掌握交往的规则。

(六)扩展实践模块

依托微课集中讲解使用钟表时间表达的3种情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如课前扩展、课后延伸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法国人在真实的交际中如何合理运用时间表达日常语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课堂学习及日常交际对话中的钟点的表达方式,从实用性和广泛性的层面加深其对法语时间表达掌握的熟练程度。

三、微课实例操作评析

(一)以语言为本,遵循学习规律

微课“法语时间表达”在教学设计中充分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将学习内容切分为词汇、语法、句型单个模块,知识逻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模块进行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转换教学主体

当前,如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微课正尝试在这方面做出突破,微课活动环节的设计必须遵循人的学习心理过程,因此课程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学习者来设计和开展,学习者始终处在课堂的中心位置,从前的从“教”到“学”的教学序列得到了新的置换。因而,教师依据学习的基本过程——信息传递,分解吸收,自主内化,操作运用,在微课设计中把其转化为“课程导入、词汇学习、句型讲解”“课堂实训”“跨文化交际”的对应环节。在“课程导入”中基于学生之前所学的“法语数字表达”与“法语时间表达”所需的衔接知识点,以视频《Chaque jour en France法国人的每一天》导入有关法语时间词汇,在信息传递中搭建新旧知识链接,为学生奠定新课基础。在“词汇学习、句型讲解”中分解、精讲教学内容之后,点拨重、难点、树典型探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例句归纳总结时间表达的基本用法,以视频为导引固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将学习内容吸收内化为自我的知识结构。在“课堂实训”中,通过巧而精的微课课堂活动实现知识的操作与运用,进而巩固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

(三)以资源为契机,激发积极性

著名语言学家Cohen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4]。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充分优化整合各种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课程选取了动画、音频、PPT文档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呈现所学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官能参与到学习中。

课程中教师采用了讲授法、任务驱动法与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从呈现问题入手,以汉法差异较小的时刻表达为适切点,教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篇和形式设计师生互动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实训中实现大量知识点的实践练习,进而掌握学习内容。

(四)以任务为反馈,重视学生评价

微课不是简单粗暴的“机器灌输”教学,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学生任务单,安排教学人机互动,布置作业,设置学习反思平台,从而获得学生学习反馈或教学评价。任务设定使得无效教学、失控自学得到抑制,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检测的需求。

四、微课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反思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中指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今后将会有越来越丰富的网络“微”产品进入传统的教学领域。尽管课堂教学仍可能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学习方式、组织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所受到的冲击应该引起重视。如何正确看待并制作和使用微课,笔者从对微课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一)微课设计必须遵循基本的学习规律

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微课的设计必须遵循学习者的基本学习规律。加涅认为人们的学习心理过程可以细分为有机关联的8个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反馈”,从而对应形成8个连锁心理反应过程:“期待——选择——编码——存储——检索——迁移——反应——强化”。将以上过程进行整合,可以将学习过程归纳为:“信息传递,分解吸收,自主内化,操作运用”4个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对应以上过程的。在微课教学中,微课是对某一个知识点做深度精细讲解,尽管授课时间非常短小,但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应该体现并反映学习者完整的学习心理过程。因此,在微课设计中应该包含“课前导入”“课堂知识讲解”“知识深化拓展”“课堂操练”这几个阶段。

(二)微课设计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应注意构建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微课授课内容是浓缩知识点的精华,为了解决小模块教学内容造成的知识点碎片化和孤立性的问题,教师在使用微课辅助教学的时候,应该制作整个系列课程的知识地图,清晰直观地展示专题知识点的学习脉络和学习路径,注重先修内容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与结合,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点在整个学习体系中所处的阶段和作用有清晰的思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三)依据微课的适用范围正确选择使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传统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组织模式,微课应该定位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忽视课堂教学而过分依赖微课的教育观念应该值得警惕。从微课本身的特点来看,“微课程本身短小,精悍,时间长度有限,当面对具有较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时,其学习效果会逊于具有较大容量的学科教学这一方式。”在语言教学中,诸如词汇、句型、语法这类相对独立的、可以实现碎片化教学的授课知识点比较适用于微课教学;与之相反的类似阅读、写作这类篇幅较大、信息量较多、逻辑关系较复杂的知识点则可以延续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是什么?[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 _8dfa9ca20101ouw0.html,2014- 4- 21.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36- 42.

[3]郑小军.我对微课的界定[EB/OL].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2014- 04- 21.

[4]Cohen,A.Language Learning: 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M].NewYork:Newbury House,1990:15.

吕芳(1984-),女,广西陆川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高坚)

[作者简介]李翼(1980-),女,湖北武汉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法修辞、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青年教师专项项目“新形势下的校际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法语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 01- 18

[文章编号]1673-8535(2015)02-0117-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4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