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常见病的防治

2015-03-22 20:33王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羊痘羊场疫区

王娟

贵州市万山区茶店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554301

本文针对肉羊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的4 种疾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为养殖户科学养殖、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养殖效益有所帮助。

1 羊布氏杆菌病

(1)症状。该病多发生在母羊怀孕后的3~4 个月,患羊出现流产、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有恶臭分泌物和污秽不洁物由阴道流出等症状。公羊群患病发生附睾炎、睾丸炎或者关节炎的比率较高。

(2)措施。对该病最好的预防方式是自繁自养。引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测,并对采购的羊进行隔离观察2 个月,之后再进行检测,两次检测结构均为阴性时,才可和原有羊群进行混群饲养。此外要对常发病疫区中检测为阴性的羊只免疫接种。如果出现可疑羊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等待检测结果。受污染的羊场、饲喂器具要用来苏尔溶液、5%的克辽林、10%~20%石灰乳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流产后的污物要进行填埋处理,防止疫情扩散。确诊羊只要全部扑杀,对其分泌物、排泄物和胎衣等进行填埋处理。对与患病羊生活在一起的羊只要进行隔离饲养并进行安全检测[1]。

2 羊传染性胸膜炎

(1)症状。羊传染性胸膜炎具有20 天左右的潜伏期。最初患羊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上升,有轻微咳嗽发生,之后咳嗽加重,出现干咳现象。患病羊只主要表现为呼吸不畅、眼睑肿胀、流泪、有分泌物和身体呈拱桥状。怀孕羊只容易流产,部分羊只腹泻。死亡前主要表现为体温突降至常温以下,发病时间为7~15 天。

(2)措施。主要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如果引进羊只,应该首先进行隔离处理,隔离期至少为1 个月,确认为阴性后方可与原有羊群同群饲养。要经常对羊场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加强通风换气。消毒主要选用百毒杀对羊舍及环境设施进行处理。对疫区的羊群免疫接种,主要选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或其他疫苗免疫[2]。对发病羊群进行隔离,对可疑病例、确诊病例和健康羊群分开饲养,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

3 羊口疮

(1)症状。羊口疮病症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口部黏膜红肿,进食困难,随后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结痂后蔓延至面部,引起水肿,最终导致体温升高,衰竭而死。

(2)措施。用当地相应的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疫区还可以使用自发病羊只的痂皮,经过研磨后用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病毒液,在羊只的无毛处划痕接种。接种7 天左右,接种的部位会发生炎症、结疤,几周之后疤皮自动脱落。母羊的接种应该在分娩前的3~4 周进行。该种方法因其具有散毒的风险而仅限于在当地使用。用病毒唑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2∶1 的比例进行注射;创面可以选择龙胆紫或者碘酊甘油涂擦,每天2 次,连续使用3 天。或者使用磺胺类药物涂擦创面,每天2 次,2 天后溃疡表面会长出新的组织。疤皮清除后,用高锰酸钾液清洗,再涂以石蜡油、碘酊和松馏油的混合剂,或涂抹鱼石脂软膏、呋喃西林的混合剂和碘甘油等。每天1 次,7 天为1 个疗程,间隔3天后再进入下一个疗程。

4 羊痘

(1)症状。羊痘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到40℃,2~5天后皮肤出现局灶性充血斑点,之后腋下、会阴、腹股沟等处出现丘疹、水泡、红斑和结节,严重者出现脓包。

(2)措施。经常对羊场、饲喂用具和水源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在饲养场的出口处设置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药品。给羊群进行免疫接种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并进行病原检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处理。对疑似病例及同群羊只全部采取隔离等限制其移动的措施。确诊后对病羊及同群羊只全部扑杀。对病羊的残留物、病羊接触过的饲料和水源进行消毒、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及时对疫区和靠近疫区的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1]苗志国,李国旺,常新耀,郭丽萍.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羊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11-12.

[2]班朝祯.浅析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及其防护技术[J].农技服务,2007(01)90-91.

猜你喜欢
羊痘羊场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试论山羊痘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制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