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2015-03-22 05:24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位数空腹组分

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

韩 曦 王宝玲 罗 莉 赵 静 王蕴颖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

韩 曦 王宝玲 罗 莉 赵 静 王蕴颖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了解PCOS与MS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204例PCOS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一般资料,并检测性激素全套,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诊断MS,了解PCOS患者MS的发病率,发病特点 及相关因素。结果:①PCOS患者MS的发病率为22.55%,且发病随着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②63.73%PCOS患者有MS组分的异常,其中最常见的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中心性肥胖;③与非MS组相比,MS组PCOS患者BMI,腰围(WC),FPG,HOMA-IR,CHOL,TG显著增高,而HCD-C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BMI,HOMA-IR及T四分位数划分PCOS患者可见:随着BMI及HOMA-IR的增高,MS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结论:PCOS患者MS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不仅如此,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了PCOS患者MS的发生,这提示我们要将控制体重作为防治PCOS患者MS的重要手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5%~10%。PCOS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仅有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多毛,痤疮等内分泌的改变,也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失调等代谢的异常。目前多项研究报道PCOS患者远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因此PCOS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如:高血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MS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因此在PCOS患者中评估MS发病率,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了解PCOS与MS的内在联系,为今后PCOS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

1 对 象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并已确诊为PCOS的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MS的诊断标准是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即:女性腰围≥80cm为必备条件;另外具备以下任意两项:高甘油三酯:空腹甘油三酯在1.7mmol/L以上或已接受针对此脂质异常的特殊治疗;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女性在1.29mmol/L以下或已接受针对此脂质异常的特殊治疗;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在130/85mmHg及以上,或此前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接受治疗;高血糖:空腹血糖在5.6mmol/L及以上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2 方 法 ①一般资料:身高(m)及体重(kg)测量分别精确至0.01及0.1。根据WHO推荐方法测定腰围及臀围,即:受检者双脚分开25~30cm,皮尺环绕髂前上棘及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而得到的周径为腰围;环绕臀部最突出点测量而得到的周径为臀围。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BMI(kg/m2)=体重(kg)/身高2(m2)。所有受检者休息5~10min测量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并记录三次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平均值。②性激素测定:月经周期的第2天,晨9~11am空腹抽血(闭经2个月或以上者无月经周期限制)测定FSH(U/L)、LH(U/L)、PRL(nmol/L)、E2(pmol/L)、T(nmol/L)、P(nmol/L)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μmol/L)。性激素全套的检测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进行。所有研究对象近3个月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③血糖及血脂测定:患者空腹12h以上,晨8am空腹抽血测定空腹葡萄糖(FPG)(mmol/L)及空腹胰岛素(Fins)(mU/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FPG及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Fins/22.5。

结 果

1 PCOS患者MS的发病率 见表1。PCOS患者MS的发病率为22.55%(46/204);将PCOS患者进一步划分为19~25岁及≥25岁两组,其中≥25岁组MS的发病率为33.33%(32/96),显著高于19~25岁12.97%(14/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PCOS患者19~25岁及≥25岁年龄组MS的发病率对比

2 PCOS患者MS发病情况 见表2。PCOS患者中MS各组分发病情况从高到低分别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50%(102/204);中心性肥胖:40.20%(88/204);高甘油三脂血症:22.55%(46/204);高血糖:12.75%(26/204);高血压:0.98%(2/204)。24.51%(50/204)PCOS患者有1个MS组分的异常,其次分别为3个MS组分的异常20.59%(42/204);2个MS组分的异常16.67%(34/204);4个和5个MS组分的异常均为0.98(2/204)。

表2 PCOS患者各组分发病情况

3 PCOS患者MS组与非MS组对比 见表3。与非MS组PCOS患者相比,MS组PCOS患者BMI,腰围(WC),FPG,HOMA-IR,CHOL,TG显著增高,而HCD-C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PCOS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略高于非MS组,而LH,DHEA-S略低于非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PCOS患者MS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见附图。 ①肥胖与MS:将BMI进行四分位数划分可见:MS的发病率随着BMI的升高而上升,上四分位数至下四分位数MS的发病率分别为:0%(0/48);7.41%(4/54);23.08%(12/52);60%(30/50),上、下四分位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岛素抵抗与MS:按照四分位数划分HOMA-IR可见:随着HOMA-IR的升高而显著上升;上四分位数至下四分位数MS的发病率分别为:4%(2/50);7.69%(4/52);15.38%(8/52);64%(32/50),上四分位数MS的发病率为下四分位数的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雄激素水平与MS:按照四分位数划分T可见:上四分位数至下四分位数MS的发病率分别为:13.64%(6/44);21.43%(12/56);30.77%(16/52);24%(12/50),上四分位数为下四分位数发病率的1.76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MS组及非MS组PCOS组临床特征的对比

注:PCOS+MS:合并MS的PCOS;PCOS- MS:未合并MS的PCOS

附图 PCOS患者四分位数BMI,HOMA-IR及T与MS的发病情况

讨 论

1 PCOS患者MS的发病率 本研究中PCOS患者MS发病率为22.5%,显著高于国内成年健康女性MS发病率[1]。不仅如此,我们按照年龄将PCOS患者分组发现19~25岁及≥25岁组PCOS患者MS的发病率分别为12.97%,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国内一项MS流行病学调查中揭示:45岁以下及45岁以上两组成年女性MS的发病率分别为7.4%及18.6%[2]。这表明PCOS患者MS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在PCOS患者中早期筛查MS的发病情况,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意义重大。

2 PCOS患者MS的发病特点 PCOS患者中最常见的MS组分的异常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中心性肥胖,这与目前的文献报道结果相似[3]。在Apridonidze等研究中,91%PCOS患者有MS组分的异常[4],而在本研究中有MS组分的异常的PCOS患者比例仅为63.73%。这可能与Apridonidze等研究人群BMI显著高于本研究相关。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3 PCOS患者MS发病的相关因素 与未合并MS的PCOS患者相比,合并MS的PCOS患者BMI,WC,FPG,HOMA-IR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根据BMI及HOMA-IR四分位数划分可见:随着BMI及HOMA-IR的增加,MS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揭示PCOS患者MS的发病可能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陶弢等[5]将PCOS患者分为高雄激素无排卵及非高雄激素无排卵两组,前者M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后者(22.9%Vs12.3%,P<0.05)。这可能与高雄激素血症促进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从而间接影响了MS的发生,发展。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随着T升高,PCOS患者MS的发病无明显改变。这可能与我们研究中测定的是总睾酮水平,而非游离睾酮有关。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①本研究仅在PCOS患者中开展,未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无法对比PCOS患者与健康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特点;②本研究样本例数为204例,且多数为经典PCOS表型,未进行分型研究,无法进一步分析各种表型PCOS患者MS发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深入研究不同表型PCOS患者MS发病情况;③研究中未测定游离雄激素水平,在后续研究中应测定游离雄激素水平以了解雄激素对PCOS患者MS发病的影响。

总之,PCOS患者MS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不仅如此,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了PCOS患者MS的发生,这提示我们要将控制体重作为防治PCOS患者MS的重要手段。

[1] 冯 雨,唐 伟, 喻荣彬,等.南京地区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7):773-776.

[2] 刘 静,赵 冬,王 薇,等.北京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7,26(2):65-68.

[3] Weerakiet S,Bunnag P,Phakdeekitcharoen B,etal.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Asia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Using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criteria[J]. Gynecol Endocrinol,2007,23(3):153-160.

[4] Apridonidze T,Essah PA,Iuormo MJ,etal.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90(4):1929-1935.

[5] 陶 弢,刘 伟,赵爱民,等.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及风险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3):200-205.

(收稿:2014-05-29)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HM1119(1)]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X 因果律

R711.7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2.014

猜你喜欢
位数空腹组分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五次完全幂的少位数三进制展开
连续自然数及其乘积的位数分析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空腹喝水
遥感卫星CCD相机量化位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