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8例

2015-03-22 05:24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西安710068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外伤高压氧颅脑

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西安 710068)

魏常虹 李裕钦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8例

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西安 710068)

魏常虹 李裕钦

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两组患者复视、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运动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水平的灰质内,所发出的纤维从大脑脚底内侧出脑,向前经海绵窦的侧壁,穿过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和缩瞳肌。一般情况下,动眼神经损伤是由于颅前窝底累及蝶骨小翼造成的[1]。其临床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应和调节反应消失、上睑下垂、眼球固定于外展位等。脑外伤引起动眼神经损伤较为常见,我院近年来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及经头颅CT检查确诊。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6~75岁,平均41.2岁;病程4d至3个月,平均12.7d;并发脑干损伤12例,颅骨骨折7例,硬脑膜下积液5例、颞骨骨折6例;损伤部位左眼26例,右眼21例,双眼1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41例,女9例;年龄11~78岁,平均40.5岁;病程2d至2个月,平均10.3d;并发脑干损伤8例,颅骨骨折11例,硬脑膜下积液8例、颞骨骨折4例;损伤部位左眼28例,右眼20例,双眼2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B12100μg,肌注,每日3次;炎症水肿者,给予Tenon囊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综合采用理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医用氧舱为宏远氧业公司生产的Hy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MPa,加压30min,吸氧60min/次,氧气浓度选择为99.6%,中间间歇吸空气5min,减压35min。每天治疗1次,以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无复视及瞳孔散大,不影响视力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眼球各方向运动稍受限,可有轻微复视及瞳孔散大,基本不影响视力水平。无效:不符合以上指征者。

结 果

1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临床疗效比较(n)

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复视、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运动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动眼神经损伤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往往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促进神经自主恢复,但缺乏针对性,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对于损伤时间较长的患者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舱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高压氧疗法是指在高于大气压的环境中吸氧,以增加患者血中物理溶解氧,改善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分压增高,氧弥散到组织的能力增强,从而改善组织的微循环和有氧代谢,使组织获得大量氧气,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均表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均有明显作用[3]。颅脑损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产生除直接损伤外,还可因局部缺血缺氧而造成间接继发性损伤,因此颅脑损伤后早期即给予高压氧治疗可积极改善颅脑局部缺血缺氧症状、降低后续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知脑外伤时由于脑组织水肿,出现弥散功能障碍,而此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使血氧分压增高,氧的弥散半径也增大,从而纠正脑组织缺氧状态,有利于改善损伤部位的自主修复功能[4]。同时,在高压氧治疗下脑血管得到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水肿减轻,颅内压也相应降低。数据表明[5],200kPa氧压下,脑血流量减少21%,颅内压降低36%;300kPa氧压下,脑血流量可减少25%,颅内压降低40%,这对由脑外伤后脑水肿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有明显改善效果,也可预防后续性动眼神经损伤的发生。最后,脑组织血管丰富,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促使脑组织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病灶周围“缺血半影区”内的神经细胞,由于高压氧下可增加葡萄糖代谢率,促进能量生成恢复,故对脑神经组织的自主修复有明显作用[6-7]。

高压氧能较大地增加肺泡氧分压,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高压氧能增强氧的弥散,压差愈大,弥散速率愈快,有效弥散半径延伸,弥散范围扩大[8]。研究表明,人脑皮质毛细血管间距平均为60μm,在常压正常情况下距毛细血管最远处(301μm)的PO2为7.33kPa,氧的有效弥散半径为30μm,在3ATA氧下,位于脑皮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氧分压可增至9.33kPa左右,氧的弥散半径可增至100μm左右,超过毛细血管间距,可以有效地克服氧的弥散障碍[9]。高压氧可以使神经损伤缺血缺氧病损区获得有治疗意义的氧水平,达到使血管内皮细胞获得修复和再生所需要的临界氧张力(2.67~4kPa),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使受缺血缺氧损害的组织重新获得丰富的氧供和其他营养要素,有利于组织的修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药物促进动眼神经损伤康复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神经损伤的早期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1] 李世亭,王旭辉.不同程度损伤对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2(7):339-340.

[2] 陈聪聪,程迅生,符来想,等.高压氧对兔桡骨开放性缺损海水浸泡后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1):32-33.

[3] 李世亭,王旭辉,朱宁喜.动眼神经功能修复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13(2):668-670.

[4] 惠俊侠,白海平.高压氧治疗脑损伤9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6):761.

[5] 李 娅,岳 荣,王文岚,等.高压氧预处理对减压病大鼠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及相关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14,15(1):1-6.

[6] 王翠翠,刘晓红,毛蕊琪,等.减压病兔脑和脊髓组织损伤机制及高压氧疗效[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1):7-10.

[7] 王旭辉,李世亭. Beagle犬动眼神经电生理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5(04):147-148.

[8] 许丽琴,齐旭升,杨 敏,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34-35.

[9] 孟庆芳,孙姗姗,王 丹.高压氧联合GM1及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16-318.

(收稿:2014-09-28)

脑/损伤 动眼神经损伤 高压氧合作用

R779.1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2.027

猜你喜欢
脑外伤高压氧颅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