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2015-03-22 05:2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丹毒舒巴坦川芎嗪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

刘文丽 赵恩兵 张 键 穆 欣 武 萌

丹参川芎嗪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

刘文丽 赵恩兵 张 键 穆 欣 武 萌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4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每次3.75g,每12h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丹参川芎嗪静滴,每日1次,每次10ml。治疗过程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和白细胞等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率为66.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 01);且治疗组皮肤红肿、疼痛、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具有临床疗效好,起效时间快等优点。

丹毒是由β -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以皮肤红、肿、热、痛为特征,常伴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多见下肢和面部[1],单侧发病者多见。随着耐药细菌产生的增多,且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红肿褪不尽的僵化现象,本实验对2009年 1月至2012年12 月间64例下肢丹毒患者研究,在给予抗生素美洛西林舒巴坦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静滴, 达到减少起效时间,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64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为首发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 男19例,女15例, 年龄 21~70岁,平均39.2岁;对照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 23~ 72岁,平均38. 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具有可比性。排除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卧床休息,局部0.1%依沙吖啶溶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湿敷,每次30min,3次/d治疗,美洛西林舒巴坦(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75g/次,2次/d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发热消退、红肿消退、疼痛消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

3 疗效判断标准[2]治愈: 红肿热痛明显好转,附近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退,体温、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好转:红肿痛减轻, 局部皮温稍高,附近淋巴结压痛减轻,连续监测体温逐渐下降接近正常,白细胞计数下降;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红肿热痛明显,附近淋巴结肿痛,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 见表2。治疗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215,P<0.05;t=-2.227,P<0.05);治疗组疼痛和红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025,P<0.01;t=-3.523,P<0.01)。

表2 两组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和血脂无异常变化。

讨 论

丹毒病起病急, 常伴有发热、寒战、全身乏力等症状,临床上常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严重时红斑上出现水疱和大疱。其感染蔓延快,不化脓,很少有组织坏死,易反复发作。由于反复发作,易导致皮肤淋巴管受阻或瘀滞,在含高淋巴液刺激下出现皮肤增厚,肢体肿胀,日久可继发“象皮肿”[3]。因丹毒病原体为链球菌,抗生素以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青霉素类药物为首选[4],但随着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产生,可选用合成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类药物和联合中药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盐酸川芎嗪,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具广泛的药理作用[5-6]。包括抗肿瘤,抗菌消炎,抗过敏,调节组织修复与再生,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活性。体外实验表明,丹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作用,并对两种毛发癣菌有抗菌作用。而且丹参能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溶酶体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影响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降低血中的前列腺素F2a (PGF2a)和前列腺素E1(PGE1)含量,减少炎症渗出。同时丹参具有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加快微循环血液流通和增加毛细血管网等作用,并能抑制凝血、激活纤溶。川芎嗪在增加微循环数目,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小板膜电荷,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其血小板聚集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同时它还可以改变淋巴循环,进而改变循环障碍[8]。我们治疗上选择丹参川芎嗪不久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而且通过改善循环,减轻组织肿胀,减少淋巴管阻塞和血栓形成,预防象皮肿发生。

在本实验治疗过程中,我们选择美洛西林舒巴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下肢丹毒,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率为66.67%,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且治疗组症状、体征和白细胞计数等各项指标恢复时间缩短,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 01)。这表明美洛西林舒巴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下肢丹毒具有协调作用,具有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治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1]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53.

[2] 梁勇柱. 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6: 417.

[3] 洪 伟,聂会勇,杨成林. 针刺释放淋巴液配伍抗感染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急性丹毒 31 例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0,39(9): 1215-1216.

[4]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 M].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2-73.

[5] 冯晋兴,李占魁. 丹参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 陕西医学杂志, 2003,32(1): 45-47.

[6] 刘 娟,刘 颖.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 15-17.

[7] 杨雪梅. 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0,31(3): 215-218.

[8] 秦 凯,崔小兵,徐智勇,等. 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药科技, 2009,20: 108-109.

(收稿:2014-03-19)

丹毒/治疗 腿 抗生素类 miltiorrhiza鼠尾草 @川芎嗪

R753.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2.043

猜你喜欢
丹毒舒巴坦川芎嗪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丹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