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后市场“创客”

2015-03-23 03:36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养车售后上门

互联网下的后市场“创客”

“互联网思维”近年来着实火了一把,无论您身处哪个行业,相信或多或少都会了解到“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从而提升整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围绕“互联网+”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则早已在进行当中。在以O2O为主的电子商务模式下,一群后市场“创客”正在对传统的售后服务发起挑战,而他们也形成了汽车后市场的第二层“朋友圈”。

打造easy模式

当车辆需要维修保养时,我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去“专业”机构对车辆进行处理。但事实是,目前的汽车技术已经颇为成熟,通常情况下我们按时保养就足以满足平日的驾驶需求。那么对于简单的定期保养我们除了4S店和街旁的快修链锁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在几年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似乎只有这两条路。但不论是4S店,还是快修店,我们都需要将车辆开至相应的店面,运气不好可能还需要等候许久才能轮到自己的车辆进入工位。如此一来,先不说维修的人工成本,对于自己的时间成本便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汽车上门保养服务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对于后市场这块如此巨大的“蛋糕”,各路资本早已“心动不如行动”。自2013年开始,诸如卡拉丁、e保养、博湃等民间创业型企业便纷纷成为上门保养这种全新运作模式中的一员。除此之外,2014年底腾讯路宝与人保财险、嘉实多联合推出了“i保养”,并承诺符合条件的车主只要投保人保车险就可在指定服务网点享受到全年、不限次的免费常规保养服务。

在2015年1月,汽车之家也宣布进入汽车后市场,集结数百家4S店搭建的养车之家平台有望将车主与4S店通过互联网再次连接起来。再加上原有的4S店和快修连锁模式,目前的汽车后市场格局可谓狼烟四起。

而上门保养作为其中的一个细分市场优势颇为明显。其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实惠的保养费用,更因其集预约与上门两大特点于一身,让车主能够在自己期望的时间内“足不出户”就完成车辆的日常养护—这对于忙碌的现代都市人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相对地,上门服务也有其被认为“弱势”的一面,那就是消费者对服务人员和设备专业性的质疑。其实,相较车辆的机械维修和钣喷修复,在有简单专业工具的支持下,为车辆更换机油三滤并不难。但问题在于代步的家用车保养周期一般都为半年左右,车主完全没有必要自备专业工具来自行更换。但机械维修和钣喷则不一样,其对工具和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正是上门保养可以实施但上门维修和钣喷修复难以落地的关键。

同时,目前大部分的专业上门保养公司对于保养过程都采取了全程录像的模式。有的品牌还会在每个保养环节实施前解读自己即将实施的保养内容,方便车主理解录像,保证在出现问题纠纷时用户可以清晰地通过录像来进行追溯。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提供上门保养服务的企业通常还支持车主自备保养配件。即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中意的保养产品,他们只收取一定的上门服务工时费。如此让车主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消除了一些车主对于养车用品渠道来源的纠结。

当然,正是由于配件来源渠道的多种多样,所以车主在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件时才会有所顾虑。因此,部分专营汽车用品的网站也随之兴起并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比如以主营轮胎业务为主的途虎养车网便可线下免费为车主进行轮胎的安装与清洗。当车主在网站上选购完轮胎后,可以继续选择距离较近的合作店面。随后则会有客服与车主进行订单确认,并在轮胎到店后第一时间通知车主择时前去安装进而完成整个交易。

移动成就未来

O2O的商业模式让线下商机与互联网相结合,既扩大了商家线下交易前台的用户群,又让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取所需的产品信息从而享受线下般的服务体验。于是,为了将原有的优势继续扩大,进一步提升线上用户群体的覆盖率,除了已有的PC端,各方资本在移动端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首先是各个汽车厂商推出的官方APP服务软件。这些由汽车厂商主导制作的APP其功能都比较综合,售前售后都有所涉及。一般而言它们都能让消费者对该品牌车型有所了解,提供车主在售后保养方面的便利操作。

不过也有一些品牌将APP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设计,如专门的售后关怀APP,车友会APP等。相较综合性强的APP,车主可以通过其获得更加丰富的售后功能体验,如进店预约、紧急救援、经销商查询导航、季节性的售后服务活动通知等。

以雪佛兰“MyChevy”APP为例,车主可以在软件注册后(需要提供车架号),通过该APP直接选择心仪的经销商进行预约。

经销商可以通过内部系统收到车主的信息,并迅速与车主取

得联系进行确认。同时,该APP还有针对售后周边的一系列

辅助功能,包括故障指示灯查询、在线爱车课堂以及天气、限

号等温馨提示。

可以说,厂商提供的这些APP是围绕增加车主与4S店的

粘性来设计的,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养车需求。但是伴随着汽车业务衍生出来的各种服务却不止保养维修这样单一,类似打车、租车、代驾、洗车等行业目前也纷纷通过这种O2O的模式来改善自身的运营现状。

在这个高频低价的领域,培养新用户成为忠实用户,进而积累用户的交易行为,最后通过收集的数据或者高毛利产品便可实现盈利。而借助于APP来发展业务,一方面可以凭借缩减的中间环节以低成本促进客户尝试如代驾、租车等“稍新”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传统的打车、洗车等业务进一步便利化。当客户真正体验到该项服务的便利后,这片市场才会被真正地打开。相信之前“滴滴”和“快的”两款打车软件在全国掀起的“打车热”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而他们的执着,恰恰是移动终端在当今市场中重要性的绝佳体现。

吃饭外卖、购物淘宝、保养上门……这样的生活已经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懒惰”的资本,但我们依然需要这种颠覆以往生活的创新。在传统汽车售后服务依然强势的今天,新兴的售后服务运营模式在大多数人看来还在扮演一个“搅局者”的角色。然而不管他们能否“搅局”成功,竞争的大幕都已拉开,创新能否颠覆传统?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养车售后上门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2020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成功举办
天猫养车加盟连锁项目正式启动
五星级养车服务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不枯燥
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产业瞭望与技术分析
途虎养车工场店服务标准评价体系简介
博世助力途虎养车8周年城市巡演活动
舍弗勒售后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