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蓝色经济创新发展的泛信息支撑策略研究

2015-03-24 04:47范忆慧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情报海洋资源

范忆慧

(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 湛江市 524000)

海洋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活跃态势。强占海洋科技制高点,注重产学研结合;亟待海洋信息资源供给和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创新。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达成共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智力资源开发包括开发馆藏文献;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启发用户智力,培养用户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1]。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关键要关注主题类目整理[2]。从蓝色经济和海洋高技术视角,收集整理相关科学情报,并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相关信息资源服务策略,更好地满足海洋科学个性化信息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和情报保障,可助海洋高技术产业群高端发展、集聚发展,快速崛起。

1 海洋信息服务的意义与重要性

1.1 《欧洲海洋政策》绿色文件重视信息有效传播

《欧洲海洋政策》绿色文件指出:不仅重视创建欧洲海洋数据和观测网站,更重视有关科研技术和发展的应用海洋信息资源管理,扩大海洋信息资源利用机率,杜绝信息资源的浪费,高层应更多地考虑信息管理、信息的有效传播,以支撑海洋科技与海洋高新专题领域的竞争发展[3]。国际、国内涉海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竞争,故有竞争信息,存在着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源自公开的文献和消息。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由此形成了情报,军事情报具有军事价值、商业情报具有商业价值、创新情报具有巨额经济价值。以往在军事、企业情报方面的研究有之,面向师生的科技查新服务有之,而在产、学、研、用结合的信息环境与情报服务方面的研究几乎很少。知识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1.2 知识经济社会,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服务

大数据环境下已经不是传统信息服务若干环节的固定模式,知识服务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服务,融合了生产者、组织者的智力劳动,产生了更多的知识价值,显著地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流动是创新的关键。世界经合组织(OECD)1997年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强调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系统的运作依赖于知识的流动性。对某一专题知识内容的搜集、整理与传播称为知识服务。它不是仅满足于具体信息和文献线索的提供,而是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对信息知识不断进行深度挖掘,呈现给用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4]。海洋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精准快捷的知识服务,对海洋信息需求过程与知识服务过程一样是一个整体性服务活动,贯穿于对知识的发现、获取、分析组织和利用的所有环节,更强烈需求个性化信息获取和利用。

1.3 知识专题信息

信息搜集是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步骤,在这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搜集哪些信息、信息源在何处、用什么方法获取。海洋信息实体资源缺乏,需要广泛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各类海洋文献、海洋数据库,政府文件和相关网站的海洋信息。对海洋科学研究,多以突显地理区位,人文环境,生活习俗等差异,亦自觉不自觉地存在认识上的偏执和误区;学术圈层,又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各自分离,导致忽视其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现象等,故海洋类信息资源还尚未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网络信息资源库,所以在存取和利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海洋信息资源深度揭示和整理分析;可以减少海洋科学研究的盲目性,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产业整体创新水平。制定海洋信息资源收集与服务策略和指南手册,利用网络技术挖掘和推送海洋专题知识信息,扭转海洋信息资源查找困难,不能服务社会公众的落后状态。发挥情报提取和知识挖据的效能,可以提高大数据环境下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效益,更好地应对蓝色经济发展新变化。

2 蓝色海洋经济的概念、内涵

蓝色海洋经济,是在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海洋高新技术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蓝色经济海洋战略。蓝色经济:一是指海洋的原生态色为蓝色,故海洋经济也可以说“蓝色经济”。二是指海洋经济的发展要走蓝色经济的道路,其中包括(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合理规划、减少粗放、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2)在经济发展中尽量选择环保型的蓝色经济发展,例如“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燃烧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无污染问题等。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海洋高新技术提高产业附加值,走低碳环保之路,保证海洋的原生态不被破坏,保持海洋的蓝色[5]。

3 高新技术可从“高”、“新”两方面来理解

3.1 高新技术的内涵

“高”是指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列,生产潜力巨大的尖端技术,能够带动产业巨大发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新”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被取代已有的技术[6]。高新技术是古人没有的全新技术、具有先导作用。海洋高新技术是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海洋领域;海洋高科技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先导产业;海洋高技术科技创新包括产、学、研联合创新。

3.2 广东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快车道驱进

2010年广东省列为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将建成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决定在广州、湛江、厦门等8 个城市开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7],提出了各自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发展产业等。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

4 科技创新中的情报竞争是制胜的关键

为更好地研究网络资源服务,首要任务是对新兴的综合性海洋学科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及精准定位。以海洋高技术为中心具体分析如下:

4.1 目前我国把海洋高新技术定义为11 个种类[8]

海洋监测和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海洋深潜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洋能源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空间利用以及海洋工程技术.

4.2 海洋高技术产业分为5 个领域,19 个技术门类

海洋高技术产业是指广泛应用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海洋新材料技术、海洋服务技术等先进海洋技术而形成的生产和服务行业。

海洋探测技术:分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海底物体探测技术。

海洋开发技术: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海洋工程技术5 个技术门类。

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海洋探测装备制造、海洋开发装备制造、海洋观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装备制造4 个技术门类。

海洋新材料技术:海底通讯用材料技术、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防护材料制造技术、海洋环境污染处理材料技术、海洋特殊材料制造技术4 个技术门类。

海洋高技术服务技术:领域下分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海洋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海洋专业技术服务4 个技术门类。

5 作为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之一,湛江将重点发展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等产业,探析与其相关的信息资源服务

5.1 从我馆图书馆的海洋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可窥视总体

湛江的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它馆藏文献相比,海洋文献数量少、规模小、涵盖面窄;海洋信息数字文本相对更少、分布极不均匀。总体上存在着海洋文献匮乏,图书馆所提供的海洋信息服务与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存在着明显差距。存在的问题(1)文献保证率低、馆藏资源不足。看的人少、写的人更少;外文期刊价格贵订的少,受语言限制外文版的借阅量更少。(2)海洋文本种类单一,没有数据规模效益。海洋信息系统门类繁多、各自固守,很少从跨门类、跨学科的视角研究,难以实现海洋信息共享和科普教育。(3)信息服务观念有待转变:以收藏为中心的被动服务意识较强。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信息服务忙于信息存取和统计,造成服务失衡状态;应着手信息源的采集和情报开发,而一涉及知识挖掘,固有思维是计算机模型的开发,殊不知对专题情报知识的开发整理也是很重要的,具有信息先导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智能模型,知识导航会更具人性化和实效性。而对网络技术知识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用户的广泛参与及利用是其制胜的关键。

5.2 数字海洋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数字海洋信息主要从一些数据库查询,国内最大的两个数据库是CNKI 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都含有海洋水产方面的内容,并提供全文检索。还有一些特色数据库如:中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数据库、中国水产文献数据库、渔业专题数据库、中国海洋生物图片数据库。国外有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水生生物科学及水产品文摘数据库、水资源文摘数据库等,内容涵盖了与水相关的科学和技术主题。海洋专业图书馆仍然是用户获得海洋信息的主要场所。海洋信息系统的条块分割,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提高。海洋文献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及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蓝色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

6 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合理组织好海洋信息空间,为我国海洋的强势崛起、创新发展、多维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

6.1 大数据成为时下IT 行业最火的词,也是近年来图书情报研究的热点

它主要是指对动态异构、庞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将挖掘的知识激活,转化为产业行动的情报[9]。大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生态环境,将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直接分析产出指导行动的情报,技术并不成熟,商业有应用案例,国内图书馆界尚没有成功应用案例[10]。大数据分析与给出方案,是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重要范畴,关注新技术与企业合作,是其最佳利用方案。

海水养殖业规范育苗工艺、养殖环境、养殖设施和容量研究;加强品种营养生理研究,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严格、科学的管理措施。对衰退或已经破坏的种群,采取人工育苗种放流入海,以增加资源。在品种、种苗、饲料、病害、设施、污染、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从知识服务的最高境界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即以知识创新和注重对人的智力开发为基点[11],构建智能化的网络分析模型,实现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等产业知识点的聚合与分享。

6.2 标签技术依附于网站灵活应用,可有效提高海洋信息资源服务效率

海洋生物高技术产业还应该关注健康环保、产业化经营、市场销售、食品加工等诸多方面的消息与咨询。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海洋生物知识和高新产业化问题的深入咨询与互动,不是图书馆员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故搭建集体智慧平台、良性多角度整合多种资源于一体、将知识点无数倍地放大,显得尤为重要。

6.3 网络标签改变了数字图书馆以往只能进行目录和简单内容的查找

标签是Web2.0 技术配套使用的关键应用领域的技术。RSS 海量微内容的信息聚合与发布,实现了信息知识的聚合与共享,开放的接口功能实现了知识内容的快速获取。不仅能够多途径查找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点,还能与相同知识兴趣爱好的人进行交流互动[12]。涉海类大学图书馆网页基本都建有专题信息导航和链接,维绕海洋科学、水产、海洋工程等重点学科,为特定的用户群提供多点对多点的一站式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单库浏览、跨库检索(有专题数据库、海洋特色数据库等)、数据分析对比、RSS 自动推送、实时参考咨询服务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海洋知识信息覆盖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的应用并不理想;没有实现对信息的深度揭示和广泛利用。

6.4 标签带给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新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标签在图书馆网站的应用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允许开发者根据需要定义自己的标签元素。提供智能分析模型,研究读者的上网习惯、知识结构、信息需求,将读者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推荐给读者,减少用户上网搜索的时间。将海洋生物育种、健康养殖的最新资料快报、学术讲座、学科资源、专利情报、联合知识导航站、中小企业服务咨讯等,根据用户兴趣搜索过滤,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定期推送给用户,使用户的需求得到高效、准确、及时的反馈。标签的标注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图书,对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网络资源都可以实现标注和组织,满足了用户对媒体信息的需求,不同图片的呈现对海洋生物研究更加的立体直观。提高了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体验,在挖据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激发人的创造力方面,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拓展和深化,提升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在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可更好地服务蓝色经济创新发展。

[1] 孙钟.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深化[J].图书馆工作,2002(2):5-7.

[2] 叶继元,谢欢.存量与增量: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宏观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1):1-7.

[3] 加强海洋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的作用[R].2007年欧洲海洋大会的建 议.http://wenku.baidu.com/link?url=0Mj89q0ZsVvUl9Puxa NlC8H0sT1Jadc-QKuEiGCCy9bzOQ0d04-PRl9g2Rtdtqzpp 5pc-Nd7L0tyKdCObzhZUMGFvV_wmqXMn97QJeJD0V5q.

[4] 沈劲枝.基于标签聚类的知识主题发现与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5] 隋映辉.中国经济低调蓝色崛起[J].商周刊,2010(10):48-49.

[6] 范忆慧.海洋高新技术情报前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1):47-50.

[7] 朱彧.八城市列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N].中国海洋报2014-04-28(A1).

[8] 包诠真.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9] 黄晓斌,钟辉新.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2(6):9-14.

[10] 张汇楠.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研究[D].安徽:安徽理工大学:2013.

[11] 彼德.德鲁克.新型组织出现.http://www.docin.com/p-720166...2013-11-0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L5rG43OzGQMMCUUFHcBbzUFUwS9B0lv9bJskhVjieTGGBsCbGYkOuI1zraJwWf tJvTjBHCt345jeBvn4dxi9K.

[12] 范忆慧.网络标签分析与个性化信息服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7)84-88.

猜你喜欢
情报海洋资源
情报
情报
情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爱的海洋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