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劭强:“国学进课堂应防肤浅”

2015-03-25 03:45
教育 2014年32期
关键词:表层国学初中生

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和学术,凝聚数代人智慧、经验、思想的国学无疑是传统知识的宝库,是现代人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对象。而初中生正值学习的旺盛期与价值观的形成期,在此阶段加大学习国学的力度,也确实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这将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再加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国人的道德与价值观呈现出混乱、混沌的状态,从国学中汲取营养,以国学修身养性,用国学指导生活,也就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这大概就是初中语文教材加大国学篇目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

但国学又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也不仅仅是文本的记载。对国学的学习必须符合国学的规律、文化的规律、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国学的价值,以及国学的作用。这不是功利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不问国学的具体内容,不问国学学习的方法,不问国学与时代对接的问题,以为国学就是救世的灵丹妙药,以为国学的学习只是通篇背诵,甚至是读经运动,则最终的国学学习可能在热中快速地趋冷。毕竟,作为一种文化,其根本的作用不是填充人们背诵的内容,而是成为促进人生存和发展的东西。这也是国学学习的最终价值所在。如果,一个人满腹经典语句,但根本不懂其意,不知践行,这样的国学学习就是徒有其表。

因此,国学进课堂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国学的内容不能表层化、狭窄化。所谓不能表层化,就是必须明确国学的核心是什么。法国文化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文化概念——“长时段文化”,指文化中变动最慢的文化,这是一种文化之魂,是文化的核心。相对而言,那些外在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容易变动、更替很快,只有文化之魂才是恒久不变的。因此,必须打捞国学文化中的核心与灵魂,而不是将学习放在细枝末节或外在形式上,避免表层化。所谓不能狭窄化,就是必须以开放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看哪些经典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能选择性选取,就是必须以时代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看哪些经典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为国学而国学,忘记文化的时代性。

其次,国学的学习不能书面化、娱乐化。所谓不能书面化,就是不能只知道死读书,忘记了文化的价值在于知行合一。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他们在诵读、理解和接受国学经典时,必须将这种文化的记载内化为内在的思考。这也是对教育者和社会的要求。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可谓不先进,但遗憾的是,一些先进的理念也只是停留在文本上,成为一种被诵读的“文本文化”,而没有成为真实的头脑中的文化。如果,在国学教育中,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还持续存在,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时,就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感受。难道,还要他们继续接受书本教育与社会教育两重教育不相符的折磨?而所谓不能娱乐化就比较好理解,学习国学的结果不是穿个汉服,举行个成人礼,表演个小节目那么简单,更不能把国学当成是一种装点的道具,而是应该将其沉淀为道德的养分与价值的因子,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变得更加懂礼节、有文化、知文明。

(作者系社会、文化评论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层国学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