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单里的《国是宣言》

2015-03-26 02:56雷雯佳
今日重庆 2015年1期
关键词:龙云学生自治西南联大

◇ 文/ 雷雯佳

(编辑/蔡春丽)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展厅里,陈列了一件一级文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学生对国是的意见》(简称《国是宣言》)。这张西南联大学生传单,讲述了一段抗战时期青年学生争取民主的故事。

抗战烽火中西迁成立西南联大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in the Flames of Anti-Japanese War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天津相继沦陷。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被日军占领,私立南开大学校舍大部分毁于战火。1937年8月中旬,在胡适、傅斯年等人的提议下,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这3所学校迁往湖南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l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湖南长沙举行开学典礼,并于11月1日正式上课。

不久,日机频袭长沙。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将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1938年4月2日,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的云南,由出生于云南昭通的龙云主政。龙云是民国地方实力派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既不是北洋系旧军阀,也不是与国民党合作发展起来的新势力,他对国民党专政的中央势力进入云南有着天然的抵制心理。

随着抗战进程,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央势力向大后方延伸,大大威胁了龙云的统治地位。

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龙云与蒋介石的矛盾,对他开展了大量的统战工作。龙云同意中共中央派代表驻昆明,还在滇黔绥靖公署所属的交通大队设立秘密电台,直接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延安联系。《云南日报》经常刊登“新华社”的消息,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新华日报》在昆明设立了营业分处。

1944年底,龙云秘密加入民盟昆明支部,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这种政治环境给西南联大的师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并得以参与历次民主宪政运动。

当时的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有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学子们继承了“五·四”、“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在学校由北向南,由东至西的迁移过程中,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众苦难,更激发了爱国热情。

重庆抗战珍档系列

有统计显示,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抗战时期两次集体参军达8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这在当时全国的大学中是罕见的。

《国是宣言》再掀学生爱国热情

Declaration of Major State Affairs Igniting Students’ Patriotic Enthusiasm Again

西南联大北区南端校门东侧一带的围墙内侧,原是张贴各种启事、海报的公告栏,后来成了张贴壁报的地方,被学生称为“民主墙”。不管是谁都可以在民主墙上面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文学创作,也可以宣传抗日时事、针砭时弊。

1945年4月,民主墙上出现了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学生对国是的意见》的激烈争论。

当年2月,英、美、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决定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苏联准备对日作战。但中国国内正面战场连连失利,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成为民众的强烈要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学生都发表了对国是的意见,昆明文化界也由314人署名发表了《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在这一形势下,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学生自治会召集全校学生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国是宣言》。

《国是宣言》由历史系学生李曦沐(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测绘总局局长)起草,指出“历史在跃进,民主在昂扬,祖国在危难中,同胞在水火里”,而“政府故态依然,没有丝毫改革的迹象”,“我们西南联大二千五百名同学实在不能再安于缄默,不能不以血泪的呼号,喊出我们对国是的意见”。

学生们提出6项要求:立即停止一党专政,举行国是会议,组织联合政府;取消一切特务活动,释放所有爱国政治犯;没收发国难财者的财产;成立联合统帅部;根绝党化教育;加强与各盟国合作。

《国是宣言》于4月6日公布。为统一认识,学生自治会把《国是宣言》交给全校同学讨论,大家在民主墙上公开发表意见。最终,《国是宣言》获得了绝大多数支持,并以西南联大全体学生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表,“五四”纪念周时还正式以代电形式发到全国。

这是联大学生第一次发表政治宣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月4日下午,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云南英文专科学校四校学生自治会在云南大学操场联合举办“五·四”纪念会,昆明大中学校师生和各界人士8000余人参加,闻一多、吴晗等发表了演讲。大会通过了《昆明各大中学校“五·四”纪念大会通电》,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万人示威游行。

5月5日,《国是宣言》以广告形式在《云南日报》发表。同时,学生自治会将《国是宣言》印成单张,随《联大通讯》寄给各兄弟院校和联大从军同学,在驻印远征军和青年军中也有所传播,在全国形成巨大的声势,各大中学校纷纷响应。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生积极投入抗日民主运动,从1942年的“倒孔”到抗战胜利后不久的“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一次又一次掀起爱国民主运动的浪潮,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争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龙云学生自治西南联大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龙云:被破格摘掉“右派”帽子的“云南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云南王龙云险随汪精卫一同投日?
“严格管理”与“学生自治”:民国著名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逻辑与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