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Library范型下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的激活

2015-03-26 11:32周玲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馆员文献

周玲

(湖北警官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35)

Un-Library范型下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的激活

周玲

(湖北警官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35)

传统的公安院校图书馆范型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诸多困境。公安院校图书馆亟需构建Un-Library范型以满足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需求。在构建Un-Library范型中,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空间、人力、创造力等各项资源均应重新激活并赋予新的功能。

数字化环境;公安院校;图书馆;Un-Library范型;资源激活

一、互联网对公安院校图书馆范型的影响

(一)传统公安院校图书馆范型的现实困境

早期的公安院校图书馆主要担负着公安文献收集、保存、传播的功能,即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整理、存储、选择、控制,最终实现将文献、知识、信息提供给用户使用,其是人们查找和阅读文献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种物理性质的改变,即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多、文献种类的不断丰富、馆舍空间的不断扩大、馆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当互联网出现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网络的逐渐普及,互联网环境得到了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如何融入互联网环境、如何实现转型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而所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具时效性,公安院校图书馆如果单纯依靠自己的馆藏来满足读者广泛的信息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传统的以纸质资源为主要馆藏,以借阅为主要服务的公安院校图书馆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

(二)公安院校图书馆构建Un-Library范型的必然性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迅速发展,公安院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图书馆学理论也证明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要不断吐故纳新。Un-Library的兴起和发展,为公安院校图书馆事业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关于Un-Library,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吴建中先生在他的著作《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中对它的定义是:“由非图书馆员想象和设计的非常规图书馆。”也有人将Un-Library中的“U”和“n”,解释为“你”和“与”,即“你与图书馆”。其含义在于让读者走进图书馆,同时让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的服务做到无缝对接[1]。Un-Library范型适用于公安院校图书馆强调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刻意淡化馆员的管理地位,着意突出用户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这种范型下,互联网环境成为一种技术引线和雷管,重新点燃和启动了原有的公安院校图书馆工作。信息需求成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一切信息、建筑、设备、设施等都是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目的,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公安院校图书馆范型结构,建立一种全新的显在和潜在并存、实体与虚拟共融的Un-library范型。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对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各项资源重新进行激活以赋予其新的功能。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的激活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激活、空间资源激活、人力资源激活、创造力激活等。

二、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激活

(一)实体信息的激活

文献资源作为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核心,即便在数字环境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其重要服务内容之一。传统的文献服务主要是在读者和文献资料之间建立一种线性联系,即为读者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未对读者的文献需求做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仅仅只是被动的服务,也没有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无法为需求文献的读者作出指向性的参考服务。在数字化环境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安院校图书馆不仅仅需要被动地为读者提供简单的文献资源服务,更要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重新激活自己的文献资源以提高读者的借阅体验。其应根据读者的借阅数据,整理出读者借阅的热门主题,并将和该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二次开发形成文集、综述、述评、研究报告之类的文献资源,以便读者在查找该主题资源时可以获得相关文献的推荐和参考。同时,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读者的借阅效率,比如使用RFID技术对图书资料文献进行管理,利用RFID可以实现文献资料的快速定位、快速查找以及快速获取其相关信息,这样读者在查找借阅文献时可以节约了借阅的时间成本,改善了读者的借阅体验[2]。此外,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挖掘出读者的潜在借阅需求为读者做出个性化的借阅推荐,从而最大程度地激活文献资源,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二)虚拟信息的激活

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基本上都是已经形成文献的静态资源,而现今社会承载信息资源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微信,短信,微博等。信息本身也是流动的,而用户的需求也是变化的并具有时效性,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是瞬间存在的,因此当下公安院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关注静态资源,还要关注动态信息与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这样其才能成为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的知识与信息中心。其不能再局限于文献等资源的收藏,而是需要通过互联网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虚拟空间以收藏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同时不断开拓服务内容[3]。近几年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读者很难在互联网上快速查找以及找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分布于不同的网站、数据库等不同的信息资源汇聚点,而这些汇聚点由于数据库存储格式不同,相互之间不能信息共享而形成信息孤岛进而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各公安院校图书馆之间应加强合作并逐步形成一个可以跨库检索并整合异构数据库资源的海量数字化资源库系统,这也是公安院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资源库是基于数字化环境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网络知识系统,它便于使用,没有空间限制,可以实现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用户只需要登录到公安院校图书馆网站,进入资源库系统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使用集成在资源库中的任何数字化信息资源,其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功能也能大大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保障了检索资源的高效性和完整性。

三、公安院校图书馆空间资源的激活

公安院校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馆舍和相对安静的环境以方便读者阅读文献资源,却往往疏忽如何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虽然目前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获得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心中情绪共享、心情交流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公安院校图书馆需要重新激活自己的空间资源,从建筑环境、装饰环境到阅读环境均应营造出一种开放、舒适、充满智慧感的空间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这个空间、利用这个空间、享受这个空间。比如可以在图书馆的某一区域,通过布艺、木料、线条、家具、植物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隔断建立相对独立的半围合空间,营造出人性化的幽静、舒适且富于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温馨、合理的空间视觉效果,供读者休闲、交谈与讨论,形成知识共享空间和讨论交流场所。再通过一些设施的引入,诸如咖啡机、电脑、Kindle电子阅读器、WIFI等,营造出一种充满阅读享受的氛围,使读者在图书馆中既可以单独自处,默然阅读思考,也能够在群体中交流和讨论,从而使读者具有更多空间选择的权利[4]。同时还可以开展文学沙龙、创客空间等多种阅读活动,将有着相似爱好的读者集中起来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心理的情绪共享与心情交流。例如中国刑警学院图书馆在空间资源的激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该馆实施的文化环境改造工程为读者创造了开放、舒适的阅读空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值得其他公安院校借鉴。

四、公安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激活

(一)激活潜在馆员

传统的公安院校图书馆由于功能比较单一,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因此读者只需要到图书馆就可以被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仅仅是到图书馆通过馆员服务来利用图书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优势。虽然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但由于用户多,涉及面广,图书馆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讲座,将公安院校图书馆常用的如信息检索、数据库检索、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等知识传授给用户,不仅可以起到宣传普及图书馆使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在用户中培养部分具备公安院校图书馆使用知识的潜在Librarian。

(二)激活潜在用户

传统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往往是被动展开的,即读者有需求并知道公安院校图书馆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来到公安院校图书馆获得相应的服务。但这样公安院校图书馆会丢掉大量的潜在客户,比如有些用户对公安院校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并不了解,有些用户可能认为公安院校图书馆没有自己需要的资源,再加上互联网环境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获取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时间他们并不会以公安院校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渠道的首选,因此如何激活潜在用户也是公安院校图书馆转型的课题之一。公安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官方微博、门户网站、公共微信号等来加强自身的宣传,并通过网络、QQ、微信等推送技术将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对用户进行主动推广,比如热门图书、热门讲座、热门数字资源,通过这些推广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和认识公安院校图书馆,从而激活潜在用户。

五、公安院校图书馆创造力的激活

公安院校图书馆构建Un-Library范型需要发掘自身潜力,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公安院校图书馆员应利用自身优势为读者展开服务。但图书馆员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献资源、数字资源越来越丰富,而且读者文献需求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学科馆员应运而生。对学科馆员比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更高,除了应具备图书专业的知识外,学科馆员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并能从中筛选、提取、鉴别、整理,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文献信息。另外,学科馆员必须要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也是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形象与品牌之一。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是公安院校图书馆不可缺少的元素,他们可以增加读者对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任感,通过开展具专业化的学科服务来改善读者对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使用体验。[5]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科馆员将成为推动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力量。他们将负责院系联络、馆藏建设、参考咨询、教学培训。学科馆员由于具备图书馆专业以及其所对应的学科专业技能,因此可以负责学科专业文献的推荐与订购,检索服务与咨询服务以及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学科馆员不仅可以完成常规的图书馆服务,他们还可以围绕课程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科研活动展开特色服务,比如教学准备服务、技术帮助、课程网站建设、教参资料的保留和获取、全文链接的提供、信息产品和学习资源的定制、与课程相关情报收集及调研分析、课题决策参考方案、学生研究作业、科研项目内容设计等等[6]。同时,学科馆员可以利用购买或与软件厂商合作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承担科研数据管理任务,为本校学者的科研项目提供从项目申报到研究成果数据管理的服务工作,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备份、共享、数据安全等,成为师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得力助手。此外,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还可以为公安民警提供信息服务。可以说,学科馆员嵌入教学、科研、公安实战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结语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公安院校图书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带来了机遇。传统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范型显然已经不再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公安院校图书馆需要重新定位,亟需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环境积极构建新的Un-Library范型,从而激活资源潜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公安院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联系起来的一个技术桥梁,确保其在新时期公安科技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保障作用[7],而不是被边缘化。

[1]吴建中.超越与转型: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5.

[2]王晔.从Un-Library项目与创客空间建设看图书馆的转型与超越[J].图书情报工作,2014(4):24-28.

[3]周寅.全媒体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变革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

[4]周芸熠.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J].情报资料工作, 2013(3):40-43.

[5]方家忠.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服务后的若干启示[J].图书馆杂志, 2014(2):4-9.

[6]樊树梅.21世纪图书馆的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2(3):89-90.

[7]刘晓辉.社会开放环境下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5(11):37-39.

G25

A

1673―2391(2015)12―0147―03

2015-11-18 责任编校:邓娴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馆员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