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

2015-03-26 14:22邱高会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明消费绿色

邱高会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

邱高会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生态消费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绿色和谐美丽人生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必须由示范型政府、绿色环保型企业、生态自觉的公众三个主体协调推进,同时还要强化生态消费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消费活动,健全生态消费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消费;绿色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自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是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如十七大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十八大强调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1]。

1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战略意义

1.1 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同推进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改造和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提升的过程,涉及人类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的“绿色化”变革[4]。其建设内容包括四个层次:其一是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取向,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其二是变革不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体系,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其三是矫正人类的不当行为方式,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消费模式,构建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其四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加快转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异化消费模式,努力构建一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即生态消费模式),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生态消费模式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理念,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以资源环境生态可承载为前提,其消费内容和消费过程既遵循经济系统运行规律,又遵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既与物质生产相适应,又与生态生产相适应,消费结果既能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态需求,又有利于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全社会大力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既能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又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和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2 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5];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抉择,并强调“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3]。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四个基础性环节中的最终环节,同时也是下一次生产的起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起刺激和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决定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的同时,其物质消费的欲望也在随之膨胀,过度型、攀比型、奢侈型、炫耀型、享受型的异化消费模式日益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粗放型经济的增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生态消费强调在消费过程中对消费产品的多次循环利用,使整个消费过程和消费结果都是节约、绿色、无污、环保的,同时还要求消费产品本身是健康、环保、无污的绿色产品;而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必将刺激企业的绿色生产,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有效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生产过程、生产产品、生产结果都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因此,生态消费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1.3 是构筑全民绿色和谐美丽人生的现实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筑和谐美丽人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消费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人性本身既有对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对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因为人是绿色的自然人、理性的经济人和和谐的社会人的有机统一体。然而,当下盛行的消费主义却严重背离了消费的初衷,消费的目的不再是满足人类正常的、理性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消费的内容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和时尚价值。这种异化消费既是对能源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对人性的摧残,让人处于永不满足、永无止境的物质消费欲求之中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身心交瘁,降低人的生活品质,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生态消费正是基于对异化消费危害的深刻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面、节约、绿色、环保的新型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要求必须摒弃片面追求物质消费的观念,要同时兼顾人性本身多方面的理性消费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和生态需求等,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身心和谐;不仅如此,生态消费还要求将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无尽地掠夺,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无尽地膨胀,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消费是指引人类走出异化消费的沼泽,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构筑和谐美丽人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

2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经济主体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引导、示范,还需要企业、市场响应,更需要公众参与,才能协调推进。因此,示范型政府、绿色环保型企业和生态自觉的公众就成为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缺一不可的三大经济主体。

2.1 示范性政府

政府是生态消费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担负着对生态消费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和监督本区域内的企业和公众生态消费理念的树立,消费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养成等职能,是生态消费的引导力量和监督力量。这就要求,政府自身首先要对生态消费有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政府机构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牢固生态消费理念,带头厉行勤俭节约,率先垂范生态消费行为。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采取多种途径来宣传、普及生态消费理念,营造崇尚生态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后,政府还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为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2.2 绿色环保型企业

一方面,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场所,只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绿色营销,消费者才能购买到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态消费产品,才能实行生态消费;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消费各种原材料、能源、资源、人力、财力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过程,即生产消费。企业既是生态消费品的生产者,也是生态消费的消费者,更是生态消费的推动者,是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力量。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速绿色化转型,通过工艺调整、先进设备引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循环生产和低碳生产,这是实现消费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2.3 生态自觉的公众

公众是生态消费的消费者,是构成社会的基本个体,是组成家庭、社区等社会组织的细胞,是践行生态消费,推进生态文明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依靠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引导其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这就需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鼓励,增强公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消费行为。

3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基本路径

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既需要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更需要变革消费理念、制定政策制度、完善保障措施,才能协调推进。

3.1 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推进生态消费观念成为社会主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教育旨在宣传普及生态消费知识和生态消费理念,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践行生态消费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生态消费观教育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党政干部培训抓起,把生态消费教育作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培训和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力量,充分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横幅、标语和政务公开栏等各种新闻媒介,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普及生态消费知识,倡导俭朴节约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和浓厚的生态消费氛围[6]。

3.2 广泛开展全民生态消费活动,推进生态消费成为全民的主流消费模式

3.2.1 各级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加强监督

党政机关应带头厉行节约,坚决杜绝过度性、挥霍性和浪费性消费,着力抓好党政机关的办公建筑、办公用车、办公用电、办公用水、办公用纸等各方面的节能降耗,大力推行绿色办公,坚持实施绿色采购。开展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绩效评估和审计,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及结果向公众公布,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虚心接受公众提出的意见,才能切实转变消费模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惟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才能使节能降耗蔚然成风。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消耗管控,强化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即上线管理。

3.2.2 企业要积极响应、推行绿色生产

坚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产和消费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设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采用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的绿色化程度。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加强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鼓励纺织品、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1]。

3.2.3 公众要积极参与、践行绿色生活

引导公众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引导公众通过口头承诺、签名承诺等方式,坚持厉行“光盘”行动。鼓励和支持购买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和节水型器具等绿色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使节水、节能、节材、节粮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3 健全生态消费制度体系,为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推行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机制,制定产业政策、财税和信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相关政策制度体系,来调节和约束各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限制和革除不合理的消费方式,鼓励和激发生态消费[7]。通过相应的产业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扶植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把生态消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年终绩效考评中,来鼓励政府践行和推广生态消费模式,广泛开展生态消费模范评选活动,评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社区、村寨等,对积极践行生态消费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相应的奖励,对反面事例要加大曝光力度,为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而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型与生态化转向,构建一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0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01).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1).

[4]邱高会,邓玲.从地球文明的视角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J].甘肃社会科学,2014(3):208-2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人民日报,2011-03-17(01).

[6]蒋爱林,王兆云,孙晓涛.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2):20-23.

[7]李贯岐.对生态消费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40-42.

(编辑:周利海)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onsumption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Qiu Gaohui
(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Sichuan 610500,China)

Ecological consumption is a healthy consumption pattern with advantages of thrift, green,low carb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tructing this pattern is the inner requirement and the realistic need for accelerating advan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chan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building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life.The building of the pattern must be coordinated and pushed forward by three subjects:the demonstration type government,gree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enterprise,and self-conscious public with ecological sense.Meanwhile,lay stress on strengthening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sumption idea,energetically developing ecological consumption activities,and perfecting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ecological consump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ecological consumption;greening

F062.2

A

1008-813X(2015)04-0008-04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5.04.02

2015-06-17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研究》(12XKS030)

邱高会(1974-),女,四川泸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文明消费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40年消费流变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