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2015-03-27 07:01葛平
唯实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腐败

葛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将“从严治党”提升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意蕴深邃,发人深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责任新要求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一、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要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各方面。我们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与时俱进和进一步深化。我们要立足党的建设现状,深刻研判当前形势,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现代治理体系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运行更加健康,前景更加美好,人民更得实惠,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和体系更加完整,日臻成熟。其中,“全面从严治党”起着根本保证作用。如果把当今中国的发展比作大鹏展翅,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头”,是目标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姊妹篇,如同鸟之“双翼”,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脊梁骨”,要想飞得高、飞得远,脊梁骨必须挺得直、挺得硬。

全面从严治党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惩治腐败,赢得了党心民心,发挥了强大的政治凝聚作用。著名作家二月河评价:“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有我们今天的反腐力度。”但与此同时,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腐败形式更加多样,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呈现出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官商勾结和上下勾结交织等新特点。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严峻复杂形势,管党治党的决心绝不能动摇,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全面从严治党是开启党的建设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在“从严治党”前面着重强调“全面”两字,包含着丰富和科学的内涵。“全面”就是内容无死角,将从严治党要求涵盖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整体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就是环节全覆盖,做到要求严、措施严,对上严、对下严,对事严、对人严,把从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环节。“全面”就是全程不松懈,破除“一阵风”、“运动式反腐”等错误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和长抓的耐心,常抓抓出习惯来,耐心抓抓出长效来,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使全面从严治党真正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

二、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举措

从严治党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没有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办法,从严治党就会落空,正风肃纪就会走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全面从严治党,严管干部是重点。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于一个地方政治生态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治国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当前,要按照“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的要求,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贯穿于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要加强选人用人的监督,加强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的腐败行为的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广大干部既勤又廉,既干事又干净,为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干部工作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处是关键。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发展的“绊脚石”,是群众的“眼中钉”,腐败不除则正气不扬,发展不顺,甚至人亡政息。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必须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有腐必反、除恶务尽。当前,要严肃查处“圈子”腐败、“能人”腐败、“塌方式”腐败和“家族式”腐败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着力营造更为浓厚的“不敢腐”氛围。要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严厉惩处的同时,注重抓早抓小,多做规范言行、防微杜渐、纠偏纠错的工作,多做扯扯袖子、提提领子的工作,防止小错拖成大祸,最大限度避免干部犯错,犯重复性错误,犯大错误。

全面从严治党,严控权力是核心。“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权力失控是腐败之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核心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近年来,淮安紧紧围绕严管权力,着力打造“立体式”监督体系,开设“阳光纪检”强化网络监督,推行新提拔干部财产公示强化公开监督,设定“三清指数”强化预警监督,围绕制约五项重点权力强化一把手监督,为权力套上了“紧箍”,使权力不再“骄傲”。当前,要进一步发挥各方监督作用,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源点,扎紧扎密制度笼子,将权力晒在监督的聚光灯下,置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坚持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教育是根基。德乃立身之本、为政之基。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许多案例也表明,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第一推手”。当前,要把严格教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每位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始终对党忠诚,做到坚守底线、不碰红线,走好思想从严的“最初一公里”。要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加强思想建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2年以来,淮安充分发挥作为一代伟人周恩来故乡的地缘优势,持续开展学习伟人周恩来、践行“五德”做表率活动,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提升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增强党员干部崇德敬业、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使“五德”成为淮安党员干部的精神内核,进一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三、切实担负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各级党委、纪委要切实扛起“两个责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落地生根。

党委要当“主心骨”。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不抓谁抓?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就是渎职的意识,认真履行好组织领导之责、选人用人之责、抓好作风之责、源头治理之责、领导和支持办案之责等各项责任,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做政治上的清醒人、党风廉政建设的明白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

纪委要当“主力军”。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责无旁贷、使命光荣。各级纪委要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深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牢牢锁定监督、执纪、问责三个关键词,挺直腰杆加强办案,做到有案必查、除恶务尽,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对“四风”等问题紧盯不放、露头就打,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不正之风滋长蔓延,或者出现重大腐败问题而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既严肃处理当事人,也追究领导责任,以严格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共同奏响“主旋律”。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离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纪委的监督作用就难以发挥。没有纪委的监督,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也就难以抓住。要细化责任清单,使党委、纪委的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遗漏。要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使各项工作由虚到实、由宽到严、由软到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淮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功杭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腐败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龙马潭农商银行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脉“腐败亚文化”
2015反腐清单
秦光荣: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
目睹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