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跨文化意识角度

2015-03-27 07:53苏宝英
关键词:口译员译员口译

一、引言

我国著名的口译教学专家梅德明教授把口译的特点归为五类:即席性强(extemporaneousness)、压力大(stressfulness)、独立性强(independence)、综合性强(comprehensiveness)及知识面宽(miscellaneousness)。这五个特点决定了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口译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有娴熟的双语转换表达能力,在不同场合、不同压力的场景下即席做出准确的、流利的口译。此外口译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地域,因此为了保证商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作为一名口译员,必需熟知天文地理、不同国家地域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更要具备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商务活动中口译员担任的角色

从口译的发展历史来看,译员从最初认定的信息传递者之类的中介,到“隐身的翻译机器”(在口译过程中,译员相当于机器,译员必须完全忠实于说话人,通过目的语将说话人的话语表达出来;在意义上无权进行处理,只能像传声筒一样逐字逐句翻译),再到参与者(译员不仅是语言上的中介,同时也要担当文化上的中介,促进双方无障碍交流与沟通),最终确立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要帮助使用不同语言的双方进行交流,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需适度发挥译员的角色,以谈判双方的利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判当中,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口译员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 [1](P25)随着经济、政治活动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商业合作日趋频繁,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口译员在商务谈判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译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转换,同时还需考虑交际双方的文化、习俗、语言、手势、表达习惯等特点传递给受众方。正如我国著名翻译专家雷天放所说:译员的跨文化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要求译员能敏锐感觉到文化差异,并且在口译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意识。同时,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译员应主动从讲话人和听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 [2](P75)

跨文化意识重在强调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1979年,Hanvey曾在Cross-cultural Awareness一书中提到,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参与者能够具备“移情(empathy)”和“文化融入(transpection)”的能力,移情指的是参与者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和心境,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文化融入注重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参与者能够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进行审视和思考问题。例如,在对方赞美己方时,中国人由于矜持,往往表现出很谦虚,承受不起,而西方人则会大方接受,并表示感谢;在餐桌上,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招待热情,为对方夹菜,劝对方吃菜喝酒,而西方人习惯自需自取;在语言表达上,中国人较为含蓄、隐晦,往往用沉默来代替“不”,而西方人习惯直截了当;在目光交流方面,中国人认为长时间直视对方不礼貌,而西方人恰恰相反,直视对方表示真诚认真交流。此外,在手势等非语言手段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在英国文化中,食指和中指交叉代表企盼好运,而在越南等国家视作侮辱性的手势。

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往往会由于口译失误而造成双方谈判的失败或终止。这种失误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语言类失误和语用类失误。语言类失误主要是由于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语义的民族性而导致口译员对双方文化差异把握不到位,从而造成受众方的难以理解。如: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若直译很难理解其意,但译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会更加通俗易懂。又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译员应充分理解其丰富的涵义,可译成We are fighting hard in the boxing match, while the next player were waiting for our touchdown with a coffee,比起直译更加符合英语文化习惯,也更容易接受。此外语用类失误主要表现在语意相同,但言外行为却截然不同而导致的交际失误。如:中国人相对西方人矜持,习惯恭维对方,因此,当外放对中方表示感谢时,中方习惯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来回应。译员如果直译,中方的好意会被外方误解为“你其实并不情愿这么做”,所以译员在作出译文时需考虑到异国文化的差异,考虑到言外行为,应译为“it’s my pleasure/ with pleasure”等更容易使双方交流顺利进行。

正如David Katan所说:“As a cultural mediator, the interpreter will need to be a specialist in negotiat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cultures.” [3](P12)商务英语口译员承担着架起异国文化桥梁的重任,在进行商务英语谈判时,必须提高自己对双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避免因为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而导致谈判陷入尴尬、僵局,甚至破裂等严重后果。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为培养出满足商务谈判需求的口译人才,首要任务是立足于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师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实用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一)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专业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表明,地方院校目前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职称结构未形成合理的梯队,年轻教师比例相对较大,缺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 [4](P94)且我国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类的专业,精通英语,但对商务知之甚少,更缺乏商务英语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通过进修、培训、企业锻炼等途径帮助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将商务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聘请公司或企业中较高水平的商务从业人员,对商务英语教师进行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操作进行集中培训。由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偏年轻化,是我国商务英语教师中的中流砥柱,因此,只有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和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商务实践能力。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该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商务实际操作技能。

(二)转变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谨记:英语语言+商务知识≠商务英语。随着21世纪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口译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英语语言本身和商务知识的提高上,但并没有关注到两者简单相加并不等同于商务英语。单纯的以英语语言本身为依托的商务知识并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跨文化口译人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商务英语教学可以通过真实商务谈判情境再现、多媒体网络展示、计算机辅助、模拟演练、带领学生外资企业实习等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应对商务谈判中问题的各种能力为新的教学目标。

(三)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商务英语技能,在商务英语活动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因此商务英语课堂应该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课堂。授课内容也应多元化,如百科知识、语用知识、思维方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禁忌,通过这些可以培养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接受并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给谈判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谈判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双赢。

(四)“走出去”

首先,高校可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去,安排专职商务英语教师到一些大型的涉外商务活动的进出口公司或外资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以丰富教师的商务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进行真实商务谈判活动中不要碰触到跨文化交际中的“地雷”。其次,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在高年级如大三或大四,高校可安排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与外企面对面,提高自己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进行口译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商务英语谈判技能。

五、结语

梅德明认为:“影响跨民族交流的一大障碍就是语言不通,而口译这种中介语言媒介能够使人们与外界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于是,构筑人们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桥梁——口译便应运而生。” [5](P3)因此,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及培训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及译员清晰定位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注重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来培养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本文系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商务英语口译人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PK-54;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口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mx20140354;2014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经济文化区建设下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1021)

猜你喜欢
口译员译员口译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