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调查

2015-03-28 03:50张丹丹李芳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家族史产后孕妇

张丹丹 高 琴 白 帆 罗 芳 李芳兵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科(43008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即使在产后血糖恢复正常,也有75%的人在之后的25年之内会出现糖耐量降低或2型糖尿病[1],因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在产后2个月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并且对血糖异常患者进行再分类及干预治疗。本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进行了追踪检测,并对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普仁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110例为调查对象,并且在其产后2个月时进行OGTT(75g)检查。

1.2 产后血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

①空腹血糖受损,75g OGTT ≤6mmol/L,空腹血糖<7mmol/L;②葡萄糖糖耐量降低:75g OGTT试验≤7.8mmol/L,OGTT 试验2h后血糖<11.1mmol/L;③糖尿病,空腹血糖≥7mmol/L,75g OGTT试验2h后血糖≥11.1mmol/L。

1.3 方 法

1.3.1 OGTT试验 均在禁食10h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坐位,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将纯葡萄糖75g溶于300ml温水中,在5min内饮完,开始服糖水后2h在坐位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测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值。

1.3.2 调查方法 科室自行设计“一般状况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妊娠年龄、民族、吸烟史、饮酒史、孕次、产次、有无不良孕产次、孕前BMI、产前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产后运动锻炼等,对患者不能理解的内容调查者可进行解释,但不能进行诱导性提示;产后运动锻炼方法主要为:产妇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产后3d开始锻炼,在床上可进行腹肌运动、胸部运动、盆底肌肉训练等。训练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最初可每日5~10min,逐渐增加每日运动量,最终每日30min~1 h,以产妇不感觉到训练后疲惫为宜,每周运动5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2个月时血糖监测

产后血糖正常者76例(69.09%),血糖异常者34例(29.91%);糖耐量降低者 13例(11.82%),2型糖尿病21例(19.09%)。

2.2 影响产后血糖异常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血糖异常组与血糖正常组在妊娠年龄、孕前BMI、产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后运动锻炼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民族、吸烟史、饮酒史、不良孕产史、高血压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年龄、孕前BMI、产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后运动锻炼时间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单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单因素分析(例)

(接上表)

2.3 影响产后血糖异常的多因素分析

以产妇产后发生血糖异常为因变量,以妊娠年龄、孕前BMI、产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后运动锻炼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是引起产妇发生产后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后运动锻炼是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较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高,并且近年来有升高趋势[2-3]。卫梦南等[4]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 42d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率为33.3%。成本华等[5]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42d、1年血糖检测结果显示血糖异常率为37.88%、19.70%。莫小庆等[6]报道的42d异常率为10.54%。於军[1]报道的产后2个月异常率为31.9%。可以看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产后血糖异常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稍有下降,但是国外有长期追踪随访报道显示在产后5年时妊娠期糖尿病是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高峰期[7],在产后20~30年时则有70%的患者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Retnakaran等[8]研究则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产后第一年时即可出现β细胞功能衰退。本文调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2个月时血糖异常率为29.91%。其中糖耐量降低为11.82%,2型糖尿病者为19.09%,鉴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血糖异常率较高,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而对其进行追踪随访,探讨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报道认为孕产妇自身的BMI、胰岛素抵抗、家族糖尿病史是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异常最为密切的因素[1,4-6],而且是引起远期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妊娠年龄、孕前BMI、产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孕期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产后运动锻炼时间与产后血糖异常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是引起产妇发生产后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运动锻炼是保护因素。年龄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关系具有相关性,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作为高危因素被临床所公认[9-10]。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多数人会BMI增加、胰岛素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有关,如在孕期孕妇BMI增加较快,则胰岛素抵抗指数会增加更为明显,胰岛素分泌则不足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血糖异常。

孕前BMI直接反映了孕前脂肪储存情况,脂肪细胞不仅是能量储备形式,还具有分泌血清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等分泌因子的功能,这些因子对多器官进行调节,其中LEP是抗肥胖因子,具有调节下丘脑控制食物摄入的作用,卫梦南等[4]报道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清LEP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水平较高时会刺激脂肪细胞分泌LEP增加,而LEP水平较高时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因而BMI较高的孕妇往往脂代谢紊乱与糖代谢紊乱并存。糖尿病发病存在家族遗传性这已经为临床所公认,从临床报道看如孕妇的母亲患有2型糖尿病则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为正常人的4倍左右[11],其父亲为2型糖尿病患者则妊娠期糖尿病患病风险高达9倍以上。从基因学角度来看,妊娠期血糖异常的孕妇多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SUR-1等基因点的突变存在[12-14],从而影响基因的正常表达而出现血糖代谢异常。产后运动锻炼有利于控制血糖,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我国现有的生活习惯是产后“坐月子”,不进行体育锻炼,加之产褥期营养摄入较为丰富,导致脂肪组织大量蓄积,因而更容易出现脂代谢及糖代谢异常。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有效体育锻炼能促使运动者GLTU-4水平升高[15],使得胰岛素抵抗情况得到改善,有助于降低及控制2型糖尿病。

综上所述,妊娠年龄、孕前BMI、合并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血糖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进行产后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异常的发生。为能有效控制产后血糖异常,应从妊娠年龄、孕期BMI、糖尿病家族史等方面进行一级预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产后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1] 於军.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15(35):771-772.

[2] Bellamy L,Casas JP,Hingorani AD,et al.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fter gestational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he Lancet,2009,373(9677):1773-1779.

[3] 张路霞,王海燕.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趋势及对策[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804-805.

[4] 卫梦南,刘建,吴彦丽,等.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转归的相关因素[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2):182-185.

[5] 成本华,张燕军,肖本熙,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产后随访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18):2392-2394.

[6] 莫小庆,王子莲,曹筱佩,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与产后早发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791-794.

[7] Kim C,Newton KM,Knopp RH.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the incidence of type 2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es Care,2002,25(10):1862-1868.

[8] Retnakaran R,Qi Y,Sermer M,et al.Beta-cell function declines within the first year postpartum in women with recent glucose intolerance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2010,33(8):1798-1804.

[9] 夏芳莲,苏宜香.孕前体质指数及其增长与孕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1,32(15):2001-2003.

[10] 夏芳莲,苏宜香.孕前体质指数对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197-4200.

[11] Gunderson EP,Quesenberry CP Jr,Jacobs DR Jr,et al.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pregnancy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nd subsequent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Am J Epidemiology,2010,172(10):1131-1143.

[12] Zhang C,Bao W,Rong Y,et al.Genetic variants and the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J].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13,19(4):376-390.

[13] Pappa KI,Gazouli M,Economou K,et al.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hares polymorphisms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ype 2diabetes in the Greek population[J].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2011,27(4):267-272.

[14] Papadopoulou A,Lynch KF,Shaat N,et al.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ssociated with TCF7L2gene polymorphisms independent of HLA ‐ DQB1*0602genotypes and 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J].Diabetic medicine,2011,28(9):1018-1027.

[15] 陈烨,陈琪尔,万丽红.2型糖尿病患者锻炼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9-132.

猜你喜欢
家族史产后孕妇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