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

2015-03-28 19:55解赵辉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人才人员体育

解赵辉

我国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我国王正廷1922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成员开始,此后,在1939年和1947年孔祥熙、董守义分别被国际奥委会遴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作为当时我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在全国性的一些大型体育组织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国内、国际重要竞赛活动中历任要职。但是在1958年,由于主权问题,以美国为首单方提出了所谓的“两个中国”,为此,中国同国际奥委会断绝了关系,退出了众多国际体育组织活动。这些无疑减少了中国在后面的一些国际大型体育组织中的任职,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我们可谓是“雪上加霜”,具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只是在国际滑冰和乒乓球联赛等国际体育组织中保留了会籍。随着“乒乓外交”的顺利开展,最终打破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时间的隔阂,“乒乓外交”可谓是破冰之旅。1979年,中国又重返了奥运会。自此,中国也广泛参与各个国际单项竞技体育组织活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活动中,局面仍然落后,国家话语权明显不足,而且在很多国家体育组织中,所扮演角色的职能地位较低,导致了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出现了很多问题[1]。本研究以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入口,以此进一步研究相关改善和提高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关键措施和方法。

1 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才数量明显不足

据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在具有控制力和掌控力,而且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才数量尤为有限,在一些单项的国际体育组织中,我们基本上是零席位,作为大国的我们,在关键职位上任职人员的数量之少,是我们万万不能接受的。而且,我国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任职人才数量差异较为明显,数量不均衡,发展不平衡,在一些优势的单项组织中,虽然任职的人数较多,例如乒乓球、游泳项目,但是其他优势的项目,例如羽毛球项目,我国在单项组织任职的人数也较少,整体表现出,优势项目中的不平衡,优势项目与劣势项目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在所有被列入奥运会名单的中国任职人员数量仅占三分之一,此外,进入总会任职人数比例更少,不足30%[2]。因此,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表现出人数上的明显劣势,这些劣势,在现有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放大了,严重影响着我们在一些有利权益方面的争取,对整个国际体育组织的公平和公正性也不能起到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1.2 人才构成过于单一,无任何多元化发展模式

目前,在我国,多元化的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才构成的局面还未形成。从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的特征看,大部分人员基本上为政府选派,选派人员类型较为单一,多为政府官员,没有任何多元化发展的模式科研。同时,从国外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的特征来看,在人员构成方面,里面有许多著名的运动员、社会名流以及富家子弟。同时,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国际体育组织在委员的选取上,属于典型的逆向代表制,尤其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委的选派规则主要是奥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委员,这样不同行业的各界社会名流都可以被选为委员,在政策源头已经造就了西方国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多元化,在此方面上面,由于我们现有政策还未及时更新和完善,导致一些社会名流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无法参与到国际组委会成员的选举上,为此,对任职人员结构的丰富性,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3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领域十分封闭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在历史源头已经出现了很多“赊欠”,例如断绝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只是适当保留一些体育项目,出现了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数与我国国民总人口极不对称的现象,同时,社会机制方面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国的体育发展受政府机构的影响较深,政府对体育有绝对的决策权,整体政策较为单一,不具有灵活性,但是国外在选拨制度上,较为灵活,总的来说,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具体的奥委会成员选拔制度上,存在着两种选派标准,这两周公选拔标准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存在一定的不可调解的矛盾,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职位的高低。简而言之,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领域还相对封闭,整体不够顺畅。

2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国际体育秩序不合理

在亚洲,亚洲体育组织的领导权掌控在西亚阿拉伯集团的手中,整个亚洲的运动人口和运动水平非常有限[3],各个亚洲国家为了争取一定的发言权而不懈努力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相关资料显示,在一些核心的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中,欧洲和美国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些较大的比重,使他们能够在关键的一些体育组织的裁判以及体育项目的删除和增加方面,起到很大的决策性作用,这样,仅一步打破了原本不合理的国际体育组织,总的来说,由于他们对国际体育组织有着较大的话语权,他们也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国际体育组织,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举办大型国际体育组织活动的次数还相当有限,因此,国际体育秩序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2 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由于东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一些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所导致的思想观念和理念等,在中西方社会中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现代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基本上都发源和发展于欧洲等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中国深受着传统文化影响,会从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国际体育组织,如何发挥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作用等,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使得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同时,与国外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突,因此,整体表现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效果欠佳。

2.3 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匮乏

由于以往同国际体育组织断绝关系以来,我们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整体表现出我国全面介入国际体育组织的影响力小、起点低、时间晚,与我国在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的规划和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队伍建设整体能力不强问题严重突出。另外,从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人才还是相当匮乏,这里面包括专门的体育人才,由于人才的匮乏,我们不能很大地发挥话语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很大的话语权都是无效的,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无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人才,人才的匮乏,是我们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失去话语权的主要因素,此外,人才的匮乏,也无法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核心职位选拔出能够胜任的人才,因此,国际体育组织中,人才的匮乏是问题的关键。

3 改善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困境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改革的动力积极推动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我们的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为此,我国也积极全面开展与国际社会的各种合作,在体育事业上面,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此外,由于我国在国际竞技体育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也有所增强,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根本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人才的配置数量质量明显不足,国际实力还有待增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使大国形象进一步深入到国际体育组织中[4]。针对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若干关键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给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在国际体育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具体的改善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进一步提高现有任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能力,积极发挥现有任职人员作用

自我国恢复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以来,我国积极培养和选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并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在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现有的任职人员构成中,整体业务素养不高,不具有明显的开拓精神,年龄整体偏大,外语能力差,第二外语掌握的人数比例少之甚少,此外,新选拔的任职人员,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任职高度还有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现在的任职人员进行再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结构,提高和加强他们的决断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大做起:第一,我们对现有的国际体育组织的任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进行再培训工作,定期建立一定的培训制度;第二,加强现有任职人员之间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下现有的任职人员之间同各体育组织之间的座谈会、目的是为了互通信息、总结经验、调动现有任职人员积极性;第三,积极建立和实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考核制度,鼓励优秀人才,对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2 重视和加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为了在这一建设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我们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明确指出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点,为此,我们可以退出一些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和年轻优秀人才互动的课程,让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在年轻的优秀人才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另外,还要鼓励优秀的后备的年轻力量走出去,接受国外先进的体育管理理念,并建立能够接续与国际体育组织保持联系的学习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另外,改变我国在国际体育外事官员的选拔上制度,有效解决以往“官本位制”的诟病,让论资排辈的弊病通过选拔制度的改变,得到一定的减缓,促使一些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其次,在体育外事人才的培养上,要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与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接轨,重点培养一些专业人才,是真正的体育专业人才能够落实到实处,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崭露头角,真正地把专业知识落实到实处,促进和推动我国正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样,由于专业人才的储备力量增加,也进一步增加了在关键职位上,中国人员任职的可能性,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在大型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使得国际体育组织中,能够出现中国强有力的声音,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我们在大型体育组织活动中,一些人才的选拔制度。

3.3 扩大人才选拔的视野,进一步树立开放国家的形象

在人才的选拔上,我们应逐步形成多元化人才选拔局面。而且还要从一定程度上,在一些非国际体育组织,但是与国际体育组织息息相关的任职岗位上,我们应扩大应有的力度,使这些关键的任职职位上,也有我们的优秀人才参与,这样,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整体的水平,具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在选拔制度上,一方面改变以往的选拨措施,另一方面,在与国际选拔制度接轨的同时,还要积极营造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拔体制,既不闭门造车,一味拒绝开放,同时又不失去本我,真正做到,通过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整个体育专业人才的选拔制度的完善,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在提高国际体育组织中话语权的问题上,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唯有此,才能在世界体坛中不失大国的形象,增强我国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繁荣的局面,对于这么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势在必行。因此,我们有必要正视我们目前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清我们与国际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把目前出现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改善措施,既保证与国际组织机制接轨的同时,展示开放大国形象的同时,又不失本我形象,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长远规划目标的实现,向着体育强国的方向发展,才能够使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一步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展现。

[1] 王润斌,熊晓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外交决策的历史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

[2] 王荷英,戴志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政策的演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 张 路,郑 凯,郑 非.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才队伍状况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4).

[4] 高雪峰,邹克宁,程 桥,等.关于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作用的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6):7-11.

猜你喜欢
人才人员体育
人才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