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研究

2015-03-29 11:09刘燕侠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田 敏,刘燕侠

(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2.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湖北 武汉43007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和价值概念的基础上,主体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继而,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进一步集中、抽象、升华,就会形成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并外在表现为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①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这样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围绕学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等人提出的。国内,大学校园文化概念公认为是在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12届学代会上提出的。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来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把校园文化限于美育的范围。我国对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文化活动阶段、90年代中期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21世纪初的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阶段和近年来的大学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阶段。随着第四阶段“大学文化”这个概念出现以后,大学校园文化只能作狭义的理解,但可以稍加丰富:它是大学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指为大学顺利完成治学育人任务而营造的一种校园环境文化,它既以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和大学制度文化为基础,又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和大学制度文化的外表现[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区别于普通大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历史较悠久,大都是行业办学的老牌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行业背景明显,这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结合紧密,体现了较强的行业特点。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方针,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又有相融合的地方,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优良的环境文化、丰富的行为文化、规范的制度文化、特色的行业文化为载体,形成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

一是高职院校顶层设计者已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已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文明程度、展示学校形象、凝聚人心的重要体现,对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二是行业精神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因治理长江而生,为水利服务,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水利为特色,秉承“弘扬水文化,培养水利人”的传统,大力宣扬“追求卓越、百折不挠、拼搏奉献、自强不息”的长江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将水文化、水利文化、长江文化与学校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功能相结合,形成了“修德、励志、精艺、博学”的校训。

三是高职学生课外的专业比武、技能比赛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点已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高职学生课外的专业比武、技能比赛已成为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补充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待加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加之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实施分化、渗透以及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许多大学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开始动摇。据课题组问卷调查表明:52%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开设“两课”不太重要。1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究其原因,其一,与部分思政课教师政治信念不坚定,缺乏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只讲学术性、不讲政治性,只谈知识、不谈思想,只教书、不育人有关系。其二,与“两课”教授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只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较大的关系。方向问题的是原则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办学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高职学生在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存在着差异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比如在社会公德方面,据调查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在思想上知道应该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保,但另一方面在行动中,又在肆意让手机铃声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喧闹讲话等影响课堂纪律;随地吐痰、在教室内乱扔垃圾,寝室卫生差;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集体;出口成“章”,语言不文明,不懂得尊重他人;浪费水电和粮食,毁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举止不文明。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人才的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

三是教职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高。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与全体师生员工密切相关,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配合和积极参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职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地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党政部门和学工部门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在国家层面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目标引领,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就能有效整合和引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使十三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价值支撑,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导向着一个社会追求什么,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社会将失去精神根基、迷失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梦,需要公民个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准则身体力行,个人梦与集体梦、国家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是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是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公民的文明程度、道德素质,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中国梦”是“个人梦”的汇聚,也是“集体梦”的最终归宿。现在,全国各行各业、各阶层、各集体、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个人梦”、“集体梦”从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决定》,到2020年,我国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 480万人①参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如何把握历史机遇、迎接现实挑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针对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而这些社会现象,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是非辨别能力还较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观念滑坡,价值观、人生观趋向功利化。因此,要把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无形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总之,抓好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综上所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高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确认和发展。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使高职校园文化与时俱进,与社会、国家的需要相融合。这两者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

[1]王冀生.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1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