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教学的改革工作

2015-03-31 12:26青岛滨海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转型期内化德育

青岛滨海学院 郭 茜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干力量,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目标,高校的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将在对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德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校德育教学改革

1.道德思想随着社会发展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转变加速。从最开始的“服从指挥”“一切听从组织”精神备受推崇的年代到现在的经济社会,政府由资源配置转为市场调节。个人行为不再是被动的,独立的思想为现代社会所推崇。

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要摒弃“培养只知道学习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意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2.社会环境的改变。①社会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抵制不良的风气,培养学生优秀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要想在高校德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功,就要做到摒弃旧观念,树立新思想,开创新理论,做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学校环境的变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划分细致,资源严重浪费,信息交流不佳,学生管理依然带有时代特色,非常严格。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教育体制改革迅速,高校各自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导致各部门削减合并管理。后勤管理已经与社会接轨,管理体制日趋开放,这是教育界的一大进步。由于管理模式改革中的中学相对大学有着很大的落差,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不适应,觉得人生很空,表现得萎靡不振,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另外,信息时代发展过快,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大部分学生沉溺其中,造成学习成绩严重下降,每天上课提不起精神,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学校要加大校园改革,要让学生把精力全部放到学习中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③师资力量的改变。在改革开放巨大的时代变化中,一些高校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传统观念和新时代观念中迷失方向,出现了对教学的不严谨。④教育对象的改变。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性格差异,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优越感、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集体意识,优点则是自信乐观、眼界宽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聪明。在人际交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少有人做到侃侃而谈,当代大学生却热情奔放,与人相处能力强。在就业方面,当代大学的扩招,导致就业问题严重,使大学生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压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不必每天为就业问题发愁,不必为社会的发展而担忧。

二、高校德育教学的改革

1.整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变主要针对传统教育,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平等观念上,要注重平等和平均主义的差异性,还有理性和感性互相结合。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上,不能只灌输集体利益而忘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重新建构学习流程。通常情况下,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信息传递”由学生在课前进行,老师不仅可以提供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完成,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2.整改教育体制

一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的制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建立对话交流平台,听取学生的意见,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二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实效性的高校信息网络对于高校的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生进行分析,要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师生共同完成的网络信息,内容要前卫时尚,这样才能吸引多数学生参与。

3.更改校园环境

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休息,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归属感,影响学生的情感。首先,要营造校园学习的氛围,通过表彰和文化板报等形式进行文化传播,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其次,建设学习小组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内进行学习和生活。

就目前而言,高校德育教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德育教学改革要符合当代的国情,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思想的特征进行改革,面对高校德育教学改革工作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地挑战。

[1]孙艳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08.

[2]吴佩杰.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3]郭月平.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转型期内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