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2015-03-31 12:55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榜样幸福感心理学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倪 毅

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高职的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也应该呈现出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相适应的方式。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分支,起注重“正能量”引导的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拥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被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正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同时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比较晚,总体来说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

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相比较,积极心理学的眼光已经由传统心理学中针对于人的负面情绪以及疾病的治疗、修补转向对于人类积极情绪、潜能等的培养和增强。通过增强积极的情绪、品质等积极的心理因素来克服人们因为消极因素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态度,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面来开展研究。

二、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长期以来的高考选拔制度,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1.自信心普遍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高考分数上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招生方式更加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总体来说,高职学生在中学、小学阶段总体的成绩排名比较靠后,在“分数为王”选拔制度下,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育也是针对高考开展,高职学生由于平时成绩的落后,长期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该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进入高职以后,这种自信不足的心态继续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负面的心态可能会伴随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2.自制力普遍比较差。高职学生在自制能力方面也体现出比较大的不足。自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进入高职之前很多学生在自制能力培养方面,由于家庭教育以及被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方面的差异,很多学生缺少自制能力的培养,自制能力比较差。突出表现为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不能够抵御生活中、学习中的各种干扰,对于自身行为、情感的控制比较薄弱等。自制能力比较差,直接影响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其文化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同时自制能力的不足,也影响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

3.心理成熟水平偏低。心理不成熟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也是这个年龄层次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性格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成熟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客观差距的,很多学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没有理想,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依赖感比较强,妒忌与虚荣心比较重。之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心理成熟水平,同时也为高职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积极心理学正是从培养积极的心理因素出发的心理学,其思想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有比较大的应用空间。

1.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个人特长发挥的平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并且提供发挥优势与特长的平台,是十分有效的放大积极心理能量,增强学生自信的方法。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管理者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应该积极地在不同层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关注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平台。很多院校在实践中通过技能竞赛、学生活动、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注重使用榜样激励的方法。长期以来,榜样的树立被我们所神化,榜样的形象过于“高大全”,很多时候在学习榜样的时候抱着一种怀疑榜样的心态去学习。可以选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选择的典型不需要是全能,也不需要做出比较大的成绩,仅仅是一个时段做好某项工作就可以树立成为榜样,将榜样树立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经常性地更换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榜样,这样普通学生学习榜样不会因为困难而望而却步,被选为榜样的学生也会因为是榜样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自制能力。

3.注重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中,提高幸福感是抵御各种负面情绪的重要手段。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身体因素、人际因素等四个。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学生来到高职院校以后其本身的幸福感是不强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提高学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从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改善自身的管理,提高对学生的服务质量;第二,加强困难学生的帮扶,取得学生的认同;第三,要积极开展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在群体交往中的满足;第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积极心理学还有很多的技术和思想可以在实践中运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拥有很广阔的运用前景。

猜你喜欢
榜样幸福感心理学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