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念怎样教?

2015-03-31 13:11徐毅
地理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口密度等高线表象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是地理知识系统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理解掌握了地理概念,才能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地理思维和学科素养。因此,如何深化地理概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有如下要求:“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这一“过程和方法”要求地理规律呈现的步骤是“表象—概念—规律”。其中,“表象—概念”是地理规律形成的基础条件。因此,如何通过地理表象形成地理概念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实践研究的问题。

一、经验归纳法

初中生在小学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已有一定的感知,如若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地理概念教学,则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名词对学生来讲非常熟悉,但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中。怎样把它升华为地理概念?教师可以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出讨论话题,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能不能描述一下?”继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追问、引导,很容易总结出天气就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学生有了这样的“天气”概念的形成过程,“气候”这个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再如,“农业”这节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达到这个学习目标,首先应理解什么是“农业”。如果直接把课本中的农业定义出示给学生,学生就会死记硬背,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先从和学生们聊身边的农业产品开始,并结合图片等资料,使学生通过感知身边的各种农业产品或农业活动,积累有关农业的“表象”,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形成农业的“概念”。学生既然知道了“农业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部门”,那么就能通过总结影响动物、植物生长的因素,推断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这一“基本规律”。有了这些基础,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亦是情理中的事了。

二、直观展示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教具、图片等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如,“等高线”这个在地图上才有的地理事物,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讲遥远而陌生,而等高线做为地形图学习的必备知识其重要性众所周知。如何教授“等高线”这一概念?直观法效果很好。教师可以出示画有等高线的山体模型图,让学生观察、感受等高线的特点;也可以通过课件播放等高线示意动画,让学生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比较容易地概括出等高线的概念,还能总结出等高线的等高(海拔高度相同)、等距(等高距相同)、闭合等特点。这对于接下来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图的判读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成图原理就有了清晰的理解。再如,人口密度这个概念对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这个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时,可以出示面积大小相同的两个教室,一个教室学生人数多,另一个教室学生人数少,让学生判断哪个教室学生稠密,哪个稀疏?在学生轻松作出判断后,教师可以引深到:“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我们可以说学生稠密的这个教室比稀疏的教室的人口密度大。那么,什么是人口密度?请你说说你的理解。”由此,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强调人口密度是平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这个单位面积我们通常用每平方千米来表示。

三、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相关联的地理概念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概念的本质和规律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教授外流河和内流河时,可以让学生在“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中找出两组河流:一组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另一组是塔里木河、弱水、伊犁河等。让学生对比观察这两组河流的最终归宿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读图不难看出第一组河流最终流入了海洋,而第二组河流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由此,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在对比分析中生成。再如,冬季风和夏季风这两个概念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读“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对比观察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方向、路径,学生则看出一个来自亚欧大陆内部,一个来自太平洋;一个是西北风,一个是东(西)南风;一个是从高纬到低纬,一个是从低纬到高纬。至此,这两种季风的性质、主要影响地区便清晰明了了。

四、同化推理法

同化推理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地理概念及相关知识,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类比,以便同化推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

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等高线的概念之后,再学习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等高线就是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同化推理得出“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降水量线就是把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等概念。再如,学生在已知了“南北对话”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之后,很容易推理得出“南南合作”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地理概念采用哪种方法教学更有效,还要依据概念本身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确定。有了地理概念的思维形成过程,再加上适当的学以致用的练习,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与之相关的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并用其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实现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密度等高线表象
地形图的阅读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高速铁路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透过表象看公式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量子力学中的表象变换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