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5-04-02 18:02叶东升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

叶东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深入,现阶段的中学教育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认真开展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外,还需要重视音、体、美等综合学科的教学。为了培养思想健康、高素质的人才,加强美术学科的教学刻不容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出发。本文从完善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强化教学研究、重视发展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 美术教师 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自己的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教育专业知识并提升教学技能,不断强化自身从教素质,从而使自己成为专业的教学工作人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各个中学对美术学科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也是现如今教育研究的主题。为了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需要更新教师理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与时俱进和稳定发展。在本文中作者对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完善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美术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应该遵循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等长期学习的专业发展方式。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自学,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因为教师自学存在着学科课程不系统、学习时间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教师还可以选择寒暑假进修或是脱产进修,如攻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历课程等。教师的岗前培训可以采用网络课程培训或单科课程进修的方式。和自学方式相比,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更加系统,能够选择系统的专业课程进修学习,有充足的时间保障,也能有效保证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与缺陷,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来继续深造,完善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系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完善教师理论系统,加强教学知识储备,为自身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过程

美术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还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和实践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所以,教学反思是促进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专题教学反思

专题教学反思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具有明确问题取向的特性。这种反思方式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教师可以选取美术教学系统的相关要素作为反思对象,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其是否符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规范,以及是否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教学反思也可以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如反思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开展、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应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的对象还可以是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如导入、讲解、板书、演示、示范、分析、提问、答疑等。

2.整体教学反思

这种层面的反思不是针对某一具体要素和问题,而是将美术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对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思考。如上完一节美术课以后,教师可以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兴趣?”“这节课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针对人物素描的相关细节还可以如何优化设计教学组织过程?”诸如此类。从课堂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有重要影响的事情着手,开展整体教学反思,由此促使美术教师更加完整地认识自己,提升自身美术教学的素养和技能。

三、强化教学研究,落实教学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深入,现阶段的美术教学目标和教学思想也随之转变,强化教学研究、落实教学转变是新时代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有关的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具有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与需求,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入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满足和强化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兴趣和动机。现阶段,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重要策略,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

教学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会枯燥无味,不能验证学习效果;单纯而盲目的教学实践也无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所以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才能学有所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近年来,各个中学对美术学科的重视有所加强,但是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学生对美术课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学研究,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吸收他人优秀经验,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才能将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四、重视发展评价,促进专业发展

上文提到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是从教师层面来研究的。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教学制度与体制,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发展评价至关重要,应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的先后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

1.定位性评价

该评价方法是指在入职初期的评价,也叫安置性评价。其实质是分析教师工作的初始状态,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思想道德、专业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为教师制定发展起点,探寻适合教师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奠定发展基础。定位性评价可以通过专业知识考试、课堂观察、查看教师学业档案等方式来完成。

2.形成性评价

该评价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方位评价,包括分析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等。如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以及提出如何进行补救性教学的方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形成性评价方法有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座谈交流等。

3.诊断性评价

该评价方法是在教师工作阶段进行的,其目的是深入分析和诊断教师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措施,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在完成形成性评价以后,教师要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若还存在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就应该实施诊断性评价,深入了解和解决教学效果的问题。一般通过课堂观察来实施诊断性评价。

4.终结性评价

该评价方法是在某一教学阶段结束时给予教师的评价,其目的是评价教师的业绩,并以此作为教师能力与资格的证明,或者为选拔人才服务。如利用终结性评价进行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定、评优等。一般采用查阅教师工作档案、课堂观察等方法实施终结性评价。

五、总结

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从完善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强化教学研究、重视发展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现阶段中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实现其专业的提升与教学技能的强化,以便更好地为中学美术教学服务,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学文.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新课程(下),2010(4).

[2]吴文鸿.关于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2).

[3]蔡雯璟.中学美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发展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