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共产党政权垮台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2015-04-02 07:43郝士宏贾秀梅
关键词:斯大林列宁共产党

郝士宏,贾秀梅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政治·法律

国外共产党政权垮台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郝士宏,贾秀梅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由于执政的共产党背离了群众路线,最终因人民的抛弃而垮台,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特权和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经济结构的长期畸形发展严重影响了民生的改善;民主法治的缺失和肃反扩大化严重削弱了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思想的僵化和保守严重制约了党的活力。从中得出的启示是:共产党要确保执政地位,必须努力做到:严厉反腐,政府清廉;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健全民主法治,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

共产党政权;垮台;历史教训;启示

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全党尤其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密切党同人民的联系,确保并强化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执政的共产党由于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狭义地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始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了13国,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度达到了16国,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半壁天下。但社会主义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因失去人民的支持,一些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垮台,导致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第一个垮台的共产党政权是柬埔寨的红色高棉。1975年红色高棉取得政权,1978年垮台,执政时间不到4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1989年-1990年,苏联东欧发生了颜色革命,执政的共产党先后被迫下台:波兰统一工人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保加利亚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罗马尼亚共产党、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苏联共产党,以及蒙古人民革命党等11个执政的共产党政权先后垮台,现在只剩下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5个。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总结这11个执政的共产党垮台的历史教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

一、特权和腐败侵蚀着党的肌体,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苏共在列宁时期,布尔什维克党很注重反对特权和腐败问题,列宁本人以身作则,不搞特权,“1918年列宁的月工资500卢布,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是420卢布,当时专家的工资是4000卢布,到年底由于物价上涨,列宁的工资涨到了807卢布”,[1](P1466-1467)与普通工人的工资差别不大。关于住房,当时有规定,人民委员(相当于政府部长)家庭成员的住房每人不得超过一间。“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有一套房,共4间(一间厨房,三个卧室),四人共住,列宁家庭三口人,一个保姆”。[2]当时还不提倡给领导人配备别墅。后来列宁生病需疗养,使用的是莫斯科郊外为领导人共用的一个叫哥尔克的旧庄园,不像后来从斯大林开始领导人的别墅遍布全国各地。列宁的收入除了工资和一些稿费外,没有别的收入。列宁是这样,其他人也一样。1918年内战期间,俄共政府的粮食人民委员(相当于粮食部部长)瞿鲁巴因饥饿而晕倒在政府的会议上。要知道,瞿鲁巴拥有调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力,但是,他却没有利用手中权力让自己填饱肚子。这就是干群的平等和干部的廉洁自律。总之,列宁执政期间,在分配制度上基本上体现了巴黎公社原则,在党内没有特权和腐败。

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接手政权后,苏共干部的特权和腐败现象开始滋长蔓延。斯大林期间,干部的工资涨了又涨,“到了1947年底,斯大林把自己的工资加到10000卢布,其他领导人的工资则为8000卢布,当时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480卢布,最低工资为220卢布”。[1](P1470)斯大林还搞了个发红包制度,每月发给高级干部一个红包,是工资外的奖金,通常为工资的2倍,金额多少取决于职务的高低。这一制度直到1956年被赫鲁晓夫取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又恢复了红包制,并逐渐扩大了享受特权的干部人数,特权种类也日益增多。正是在这一时期,党政干部与普通民众的收入差距达到了30-40倍。

其次是工资、红包外的物质特权。据统计,能享受到这种特权的人数到戈尔巴乔夫初期达到50万人。这些人实际上就是官僚特权阶层。这一阶层从产生到苏共垮台,前后存在了60年。这些物质特权使某些领导人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苏联官员的特权名目繁多,大概包括六项:第一是宅第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少则花费几十万卢布,多则上百万卢布,大多位于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胜地。第二是特供权。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质优价廉的普通民众无法想象的种种主副食和其他商品。第三是特教权。高级官员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的制度。第四是特继权。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几乎可以免费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用。第五是特卫权。高级领导人身边都配备有专职的服务人员和警卫人员,这些人每年的开支达数百万卢布,甚至达到几千万卢布。第六是特支权。位居金字塔顶峰的官员在国家银行有可以不受限制、随意提取款项的户头。[1](P194-1195)

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书记的叶利钦在自传中详细地谈到了领导人所享受的各种特殊服务和优待,如专门的别墅、专门的医院、专门的疗养院、漂亮的餐厅和赛如皇宫盛宴的特制佳肴,还有舒适的交通工具。职位越高,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即可享受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3](P140)正是由于苏共的各种特权和腐败导致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人民对其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巨大的质疑。正如叶利钦所说:“当人们了解到这令人愤怒的不公,并看到党的领袖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制止党的高层人物对财富的这种不知羞耻的掠夺,就会失去最后一丁点的信任。”[3](P50)这样发展下去,苏共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自然要发生动摇。“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有7%,代表工人的4%,代表苏共党员的11%,代表党政官僚和机关人员的达85%”。[4]这是在苏共接近垮台之时苏联人民说出的真话。除了苏共之外,垮掉的其他10个政党,在大搞特权和腐败方面比较典型的还有罗共的齐奥赛斯库,他在特权和腐败方面,在20世纪的所有国家领导人中,堪称“集大成者”。

在罗共内部,齐奥塞斯库大权独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经齐奥塞斯库的重用和提拔,罗马尼亚的政权基本上已掌握在齐奥塞斯库家族手里。“其妻子埃列娜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政府第一副总理,儿子任政治局候补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妹夫是主管农业的中央书记,三个弟弟分别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内务部高级警官学校校长。甚至连儿媳妇也是全国妇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兼全国少先队的主席。齐奥塞斯库及其妻子的亲戚,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将近70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家天下”。[5]为此,罗共中央开会,就好像是齐奥塞斯库的家庭会议,“社会主义是一家”的笑话不胫而走。所以这种特权和腐败严重侵害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垮台成为迟早的事。

二、经济结构的长期畸形发展,严重影响了民生的改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一个战争模式,资金投入方面长期以来过分偏向重工业和军工业,而轻工业和农业投入的资金偏少。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这样的经济结构有其合理性,但是在二战胜利后一直到苏联解体、共产党垮台前,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结果导致了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加上斯大林模式的粗放式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引起了人民对执政党的不满。前苏共中央委员罗伊·麦德维杰夫在他撰写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中说:“1990年苏联经济已严重恶化,国内几乎所有地方对肉、糖、油、米、甚至牛奶都实行凭票限额供应体制。肉类、罐头、香肠、便宜的糖果和葵花油,在商店里早已脱销。从1990年秋天开始,对最高苏维埃的代表也实行每周食品定额。到了下半年,经济形势恶化速度比上半年更快,货币发行已经超过可以接受的限度,老百姓发现钱越来越不值钱,商品越来越少,于是开始储存各种各样的商品,香烟从城市的商店里消失了,买面包也要排长队。不仅食品商店,就是首饰商店一大早都排起长队。任何商品一上柜台,就被抢购一空。”[6]1990年最高苏维埃通过由戈尔巴乔夫主持起草的《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一文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目的是建立起面向社会的经济,使全部生产面向消费者,克服商品短缺和排长队的耻辱。”[1](P1374)

一方面是为普通苏联人民群众生产的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为苏共高级干部专设的特供商店储存的商品堆积如山。两相对照,人民群众对苏共的不满也就不言而喻了。

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和苏联都比较类似,因为苏共把自己的这套建设模式强行推广到东欧各国,东欧这些国家的生活日用品也是长期短缺,所以才有了东德居民往西德跑,就是建起了柏林墙也要冒着生命危险跑。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关系,重国家利益轻个人利益,人民群众没有从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好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宗旨,使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受影响,从而也影响了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民主法治的缺失和大清洗,严重削弱了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十月革命后的列宁时期比较民主,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列宁在位时,实行四架马车配置。列宁只担任政府总理,党的总书记是斯大林,军委主席是托洛茨基,最高苏维埃主席是加里宁。二是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三是党代会实行年会制。列宁在位时党代会每年召开,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党代会。开会时有主报告和副报告,主副报告观点不尽相同,然后党代表分组充分讨论,最后形成一个多数意见,之后付诸实施。四是实行权力制衡。列宁时期中监委和中央委员会是平行的,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都向党代会负责。五是容忍党内的不同意见,不上纲不上线,不搞一言堂,通过讨论和说服来形成党内共识。斯大林上台后,列宁的一整套民主做法遭到了破坏,表现在:一是搞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党内斗争清除了通向最高权力的重要反对派,实现了党政军大权独揽,接着开始搞起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1934年的苏共十七大达到了一个高潮。二是重大事项的个人决策和干部的委任制。三是党内生活不正常,党的会议召开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越来越长,最长间隔时间为13年(十八大——十九大)。党中央都不开会了,许多事情都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决策。四是削弱了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如中监委等形同虚设,反而成了斯大林打击报复政敌的私人工具。五是对党内外的不同意见通过大清洗的方式来解决,在党政军和知识分子中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1934年,斯大林借助基洛夫被刺杀案搞起了大清洗,“在大清洗中,十七大1961名代表中竟有1108名被捕。而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枪杀(占70%)。30年代767名包括元帅在内的军官中,被镇压的有512人,占全体人数的66%”。[1](P1188-1189)大清洗到底杀了多少人,历来说法不一。1991年6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在会见社会团体的代表时说:“现已查明,在1920年到1953年期间,苏联约有420万人受到镇压,其中200万人是在1937-1938年受到镇压的。”[7]斯大林晚年基本上不信任任何人,生病也不敢看医生,独断专行的结果是严重的脱离群众。

斯大林之后,苏共党内民主有了一定好转,但是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权力体制没有改变。继任者在他们各自的执政后期,都不同程度地重复了斯大林时期的做法,欣赏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干部逐渐发展成了终身制,导致老人政治的出现。1982年到1985年,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任苏共领导人先后去世,成了当时国际政治的一段冷笑话。

其他垮台的共产党这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类似:社会主义阵营是一家,都学习苏共,搞个人崇拜,个人集权,大清洗。比较典型的有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和罗共的齐奥塞斯库。柬埔寨共产党在短短3年8个月执政期间,其领导人波尔布特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对党内不同意见者先后共进行了9次大清洗,超过2万人被处决,柬埔寨人口骤减了三分之一”。[8]由于太不得民心,1978年就垮台了。齐奥塞斯库在位期间大搞个人崇拜,个人集权,这个个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就是对齐奥塞斯库夫妻俩的个人崇拜,持续了近20年时间,最终难逃覆亡的下场。

四、思想的僵化和保守,严重制约了党的活力

苏共在列宁时期,指导思想比较实事求是,能够与时俱进,这主要是列宁的不停探索,比如从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等,都说明列宁很注重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后来的苏共领导人包括斯大林在内的思想都比较僵化和保守,倾向于把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教条化。比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预言资本主义制度已陷入了危机之中,资本主义已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个观点后来一直成为苏共领导人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整体判断。“苏共长期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绝对腐朽的、危机不断深化的,一直沿用到80年代初。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经受着总危机,1971年二十四大虽然提到当代资本主义正在适应世界新形势,但仍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在继续加深。苏共二十五大进而强调当前的资本主义能避免危机的神话已经破产。1981年二十六大的提法为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半个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苏共看来,仍然是总危机,实际情况如何,便充耳不闻了”。[1](P1568)这种观点同时影响到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很难保持苏共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比如市场经济问题。列宁之后,苏共领导人长期把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教条化。斯大林在1952年写过一部小册子《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的消费品是商品,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消费品中起作用,在生产资料生产中只是有些影响。应该说斯大林的这一观点还是有一点进步的,但基本上排斥市场经济。这个观点一直左右着后来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改革力度比较大,也没有向市场经济转型,勃列日涅夫后期还组织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批判,得出了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结论,从而导致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无法走出困境,开始下滑。

思想理论的僵化和停滞落后,使苏共无力正确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导致其逐渐失去了活力,不能引领苏联社会走上正确的道路,最后只能败下阵来。

其他垮台的执政共产党这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类似,一方面是坚持苏共的僵化观点,像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另一方面是苏共横加干涉不让变革,如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为此还发生过改革被苏联镇压的悲剧。坚持教条主义甚至走向极端的典型就是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柬埔寨共产党1975年上台执政后,照搬苏联模式和中国文革的做法,要在经济基础和文明基础都相当落后的柬埔寨建成共产主义,搞所谓“超级共产主义”实验。通过行政命令和武力镇压的方式,柬埔寨共产党在半年时间把柬埔寨改变成一个所谓的“超级共产主义”:“富人被消灭了,统统都是穷人;城市消灭了,人人都成了农民;曾经的东方巴黎——金边,成了无人的鬼城;私人财产被付之一炬却没有什么公有财产;货币被废除了却不建立供给制;寺庙被关闭,僧侣被强制还俗了,却还未来得及造出新的人神;所有的出版社、报纸、杂志和学校一律关闭,却没有新的通讯渠道诞生;对知识分子更是简单到肉体消灭,连戴眼镜都成了罪恶;家庭解体,男女劳动队分开,吃大锅饭,穿一样的黑色革命服,带一样的红格毛巾;婚姻由组织指定配对。”[8]由于违背了民意,柬埔寨共产党很快就垮台了。而垮台的经过很有戏剧性:1978年圣诞节,越南出动10万“志愿军”大举进攻柬埔寨,这支队伍中有大量的从柬埔寨外逃的青年人,其中就有现在的柬埔寨首相洪森。丧尽民心的红色高棉政权在两周内即告崩溃,1979年1月7日金边沦陷。柬埔寨人没有抗击这支侵略军,反倒感谢越南军队解救了他们,沦陷日变成了解放日,现在柬埔寨把1月7日命名为“大屠杀终结日”,全国放假一天。上述事实说明,共产党如果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不注重理论创新,同样会丢掉执政地位。

五、启示

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国外共产党政权垮台的历史教训,是为了避免重犯前人的错误,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共产党要确保执政地位,必须努力做到:第一,严厉反腐,政府清廉;第二,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第三,健全民主法治,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第四,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

[1]陆南泉等.苏联真相(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中央编译局编印.马恩列斯研究[J].2003(04):05.

[3](前苏联)叶利钦著,朱启会,荣合译.我的自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5]黄苇町.苏共亡党二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6](前苏联)罗伊·麦德维杰夫著,王晓玉等译.苏联的最后一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李景治.社会主义发展历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8]王晓林.波尔布特:并不遥远的教训[J].炎黄春秋,2008(04),72-74.

[9]李慎明.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J].红旗文稿,2011(06):06.

[10]李华锋,王 丹.特权阶层在苏共垮台中所扮演的角色浅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1):15.

Historical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t Regime Abroad

HAO Shi-hong,JIA Xiu-me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In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has deviated from the mass line,eventually collapsed for People's abandon,which left a deep lesson:privilege and corruption seriously damage the ties of the party with the people;The long lopsid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The lack of democracy and rule by law and Great Purge seriously weaken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ruling;Rigid and conservative thought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party's vitality.Enlightenment:The communist party,to make sure the ruling status,must work hard to attain tough anti-corruption and clean gover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people's happiness.It must improve the democracy and rule by law,shut the Public power in cage of the system and progress with the times.

communist regime;collapse;historical lessons;enlightenment

D564

A

1674-0882(2015)05-0001-05

2015-05-25

郝士宏(1963-),男,山西浑源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

贾秀梅(1962-),女,山西代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责任编辑 赵晓洁〕

猜你喜欢
斯大林列宁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