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推进境外研修工作的思考*

2015-04-02 16:13孙士俊
关键词:研修高校教师国际化

孙士俊

(苏州科技学院 党委、院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9)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推进境外研修工作的思考*

孙士俊

(苏州科技学院 党委、院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9)

全球化的影响从经济领域扩展至高等教育领域,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境外研修作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其意义和成效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因而,探索构建丰富的选拔机制、长效的考核制度、完备的配套服务体系等策略,对推动高校教师国际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高校;境外研修

莱维(T. Levitt)在1985年提出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形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而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波及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领域,“全球化”原本作为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现在被赋予了“表达某种发展趋势与过程”[1]等更为丰富的内涵。全球化作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直接结果,就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大学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各高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我国高校而言,以支持和鼓励教师到国(境)外进行访学和学历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境外研修,是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和普遍做法。高校境外研修工作也得到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效。但各高校在推进境外研修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特别是在选拔、考核、服务等关键环节,需要深入反思,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全球化趋势下的境外研修

中国有着深厚的访学传统,孔子周游列国的治学精神就是访学的始源。具有国际化意义的访学活动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展开的。中国高等教育的萌芽与发展起始就被打上深深的“西化”烙印,在办学体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色彩。就大学教师队伍而言,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聘请的外籍教员和具有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员不在少数。[2]347-39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选送教员赴境外研修也成为当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大学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阶段性的波动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高校开始恢复学术活力,国际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目标,高校教育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动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进一步赢得了面向世界的发展机遇与平台,在对外交流方面也展现出更加开放、积极、主动的姿态。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在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挑战。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警示中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强烈的转型需求的当务之急。为此,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放眼世界、着眼未来的人才发展战略。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教育部根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随后,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先后制定了本省、本地区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如江苏省就在纲要中明确了“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3]的任务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特定环境与任务,高等院校当然要担当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成为一种发展大势和潮流,“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不可回避的发展命题和建设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指标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就高校而言,需要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适应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需求。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人,即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素养的教师,来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各高校一方面不惜代价引进海外人才,另一方面重视推进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工作。以学术进修和学历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境外研修,成为各地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境外研修作为一种特定的访学形式,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以国家、省教育主管机构为主导(派出单位一般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各省教育厅),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派一定规模的高校教师,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进行留学深造,并给予相应的资助,派出时间相对较长(最长可至1年)。随着境外研修工作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教师国际化培训需求的日益增长,各高校在政府支持开展的境外研修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和实施了校派境外研修计划,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教师境外研修的途径和机会,有效推动了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

二、境外研修对于高校建设的意义

高校境外研修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理念、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对高校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一)有助于培养一批理念先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教师

境外研修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一种学习行为,最直接的受益对象也是高校教师。因此,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能力,是境外研修对高校建设意义最直接的体现。所谓国际化能力,是指视野开阔,了解异国文化,并且能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熟练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4]在目标和动机上,境外研修旨在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从过程和结果上看,一方面,教师通过境外研修,能够学习、了解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境外研修,能够获得与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开展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信息和技术的机会,扩大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此外,教师通过境外研修,在参与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促进中国学术和文化同世界的对话,从而推动中国学术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借此发挥高校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

(二)有助于推动高校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境外研修作为高校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因此,境外研修的另一重要意义便体现为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适应及推进作用。作用到高校内部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层面,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境外研修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需要高校不断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创设更为积极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平台,以适应教师参与境外研修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参与境外研修的教师,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访学高校的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访查、调研和研究,可以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规程乃至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带回可供国内高校学习借鉴的经验。境外研修回国的教师,通过课堂实践、经验汇报、成果宣传与科研实践,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同时,特定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也使他们对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改革报以更强烈的期待和关注,反应也更加积极,成为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三)有助于扩大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后发型的典型特征,与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单向而为的。如同中国的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一样,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同样值得尊重和借鉴。高校实施境外研修,选派教师到境外进行访学深造,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互动的过程;既代表个人,也代表学校,代表中国;既要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也要肩负起推进校际交流的责任。参与境外研修的教师,经历过与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在建立更为深入、持久、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上更具优势,往往也更有作为。高校通过实施境外研修,有助于通过“送出去”促成“请进来”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有助于扩大高校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推动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境外研修工作面临的问题

虽然境外研修工作得到国家、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其意义和成效也得到广泛认可,但新形势下的境外研修工作仍带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政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启动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缺乏经验积累。从具体的政策执行层面来看,从学校到教师,从管理到服务,在选派、考核、服务等环节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主体过窄

就境外研修政策而言,受选拔规模和标准的影响,政策的惠及范围有限,使得参与主体过窄。以江苏省为例,现行的政策规定,每年的选拔规模为:“中青年骨干教师300人左右,其中本科院校200人左右(部属高校不超过50人),高职高专院校100人左右”[5],相对于全省的高校教师规模而言,参与主体所占的比重偏低。选拔的标准中除了对选派对象的外语语言能力提出要求,还对选派对象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条件做出规定,致使只有少数在教学、科研上已有优势的教师能够获得境外研修的机会,选派工作具有强烈的“精英选拔”色彩,使得境外研修更像一种向优的“荣誉奖励”,而不是一种向需的“政策支持”。而获得境外研修资格的教师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与竞争中继续扩大优势,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马太效应”。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依赖少数精英就能取得成功的,而是要依靠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优秀师资。进一步拓展境外研修的政策空间,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得充分的境外研修机会,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既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指标要求,也符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考核无章可循

就境外研修工作的实施与管理过程而言,存在重前期选拔、轻后期考核的倾向。各学校依照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要求,在境外研修人员选派方面予以高度重视,投入的精力和关注较多,但对参与境外研修的教师在研修期间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后续的影响与成效,却缺乏相应的跟踪与考评机制。国家与各省的教育主管部门,目前尚未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考核标准。部分高校采用研修报告会等形式,展示参与境外研修的教师所取得的成绩,但这种方式仍限于示范意义,缺乏充分的依据来判断境外研修工作的成效及其与教师成长的关联性。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与合理的考评机制,是制约和影响境外研修工作成效和进展的重要因素和突出问题。

(三)服务工作滞后

在国家推行境外研修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是为教师提供境外研修服务的主体,但目前来看,高校层面的服务工作比较滞后。一方面由于境外研修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有限,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组织开展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时,缺乏经验,也缺少配套的人才与措施;另一方面是服务跟进意识不足,在认识层面将境外研修视为教师的个人事务,在帮助教师联系、办理出国手续等事宜中,未能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和跟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负担和困扰,削弱了教师对境外研修工作的认同感,也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影响了境外研修的工作效率。

四、推进境外研修工作的策略

针对境外研修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点从拓展选拔渠道、建立考核机制、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工作策略。

(一)探索多种形式的研修选拔渠道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建立在大多数教师都能得到国际化学习与教育机会的基础上。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征相一致,在境外研修的政策取向上,应逐渐去“精英化”、突出“大众化”。在政策上,支持和保证更多的高校教师(包括行政人员、教辅人员)获得境外研修的机会,使境外研修成为“厚基础”的工程。为此,除了扩大国家与各省境外研修选派的规模外,要探索更为丰富的研修选拔途径与形式。

在实施主体上,除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省教育厅外,各高校应当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赋予高校在实施境外研究工作中更大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激发各高校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制定符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特点和教师需求的政策、措施。各高校一方面可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范围内,优化选派的条件与程序,以更大可能切实满足教师境外研修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实施校级公派境外研修项目,以丰富境外研修的选派形式和机会。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在选派程序、选派范围、研修学校、研修时间、资助方式等方面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调整与安排,如研修时间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假期安排,采用长期、短期与不定期等多种方式;教师选择境外高校时,除世界排名200强的知名高校外,也可选择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通过社会赞助与学校支持相结合、国家资助与个人支付相结合等方式探索多元的经费支持渠道等等。多样的实施主体、丰富的选拔项目、多层次的选派对象、针对性的研修选择、灵活的研修时间、多元的资助渠道,将有力推动境外研修工作,使高校境外研修工作避免陷入“仪式化”和“荣誉化”的误区,进而日趋“常态化”、“普及化”,让更多的教师通过境外研修获益、成长。

(二)建立长远有效的考核机制

境外研修的成效体现为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建设发展两个方面,对境外研修成效的评价必须借助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由于专业属性、学科类型的差异,在建立考核标准时,不宜采用过于刚性的统一标准和绝对的量化评价,但考核机制应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目标,要本着“关注过程”、“立足长远”、“重视影响”的基本原则,构建长效考核机制。

一是过程考核重于结果考核。境外研修是教师成长的一种经历,就教师而言是一个阶段性的学习过程、成长阅历和素质养成,其成效不仅仅体现为研修结束时所取得的可见成果,而是贯穿其整个研修的过程,因此,建立考核制度要关注教师研修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持续跟踪教师境外研修的学习状态,结合其学习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在研修结束后的总结中,研修教师递交的成果要能反映其从研修开始到结束整个学习阶段的活动。教师提供的用以考核的成果形式,除了总结报告、学术论文之外,可以包括研修日志、随想散文、工作记录、生活照片、各种教学资料等。就学校而言,职能部门可以协助研修回国的教师整理、汇编相关成果,并予以展示和收藏。过程考核的核心在于:在采用一定的量化标准的同时,更关注教师怎么做、做什么的过程。这一原则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参与境外研修的意义认知,也更能体现参与研修教师的示范作用。

二是长期考核重于短期考核。境外研修对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影响,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体现。针对研修工作在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的考核,应该分阶段进行。一种是短期考核,即根据参与研修的教师在结束研修活动后,在教学、科研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另一种是长期考核,重点考察一段时期后,教师在研修工作涉及的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的进步,建议以三年为一考核期。由参与研修的教师制定发展计划,学校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每年对照发展计划对教师当年的业绩进行考核。这种考核重在引导参与研修的教师避免为了应对短期考核目标而产生的功利思想、焦虑情绪和短期行为,鼓励教师明确长远目标,以持续的动力和热情将研修成果融入后续的教学与科研实践,提高境外研修工作的长效影响。

三是影响力考核重于个人成就考核。参与研修的教师所取得的研修成果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其个人成就,如教师个人署名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荣获的奖励等;二是综合影响力,如校内对学生在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与传授,对其他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业务指导与成长示范,以及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同时,参与境外研修的教师“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型人才等方面也将逐渐主导教育国际化的发展”[6]。虽然针对个人成就进行考核,更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就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的现实目标而言,具有更明显推动作用。但教师的个人成就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或教师的离开而减弱或转移,而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术发展、队伍建设、文化积淀、社会声誉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持久稳定的。就境外研修而言,应当在考核工作中突出对研修教师影响力的考核,将研修教师在境外开设的公益讲座与研修课程、推荐同行到研修所在学校进行访学、促进研修所在高校与学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有助于引导、发挥、利用研修教师的影响力,从而让境外研修工作成为推动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三)构建全程化的服务配套体系

为提高境外研修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各高校在依照各级主管部门组织落实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应从完善内部的工作机制入手,构建全程化的服务配套体系,为深入推进境外研修工作创设良好的服务环境,切实为参与研修的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主要从“前准备”、“中沟通”、“后支持”三个环节提供服务支持。

“前准备”是指境外研修的选拔、派出阶段的工作。积极开展研修动员,做好研修信息推广、情况介绍工作。除了安排教师参加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高校也可自行组织出国英语考试辅导,帮助教师提高英语水平;为教师参加出国英语考试提供信息服务、报名指导、出行服务等;举办研修回国教师与准备出国研修教师的座谈交流会;帮助获得研修资格的教师联系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利用校友资源、高校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对口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办理出国准备手续,如组建研修教师QQ群、微信群,向教师提供机票预订、资金担保、面签准备、出行准备等信息。

“中沟通”是指为正在境外研修中的教师提供相关服务。教师在出国参加境外研修期间,也应该得到学校的关注和关心。教师赴境外开始研修工作后,高校职能部门应当通过网络、微媒体等途径与教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心理辅导,帮助教师度过生活关、心理关;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教师在国外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出国研修的教师传达学校近期的发展动态和有关信息。这有利于教师与学校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有助于增进学校与教师间的相互了解,也可以让研修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教师在研修期间产生一些阶段性成果,学校应利用有关学术载体和宣传媒介予以发表、展示和宣传,通过信息交流与服务工作,促进教师对境外研修工作的认知与认同。

“后支持”是指为境外研修回国的教师提供相关服务。教师研修回国,并不代表研修服务工作结束,而是标志着研修工作新阶段的开始。高校职能部门要为研修成果“落地”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如帮助研修教师将成果运用到教学实际,提供申报各类各级相关项目的信息服务,宣传研修教师获得的相关成果等,充分发挥研修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积极性,实现研修成果与教学科研实践的有效对接;既要从政策上保障研修教师有所必为、有所可为,也要从服务上促成研修教师学得成、留得住。持续的支持与服务将有助于提升教师对于研修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进而提高境外研修工作的整体成效。

境外研修工作面临的问题对其成效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范围内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究其根本在于参与范围、目标设定以及服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境外研修工作不应满足于实现各种目标体系中对教师国际化的数字要求,而应充分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现实发展需要,深入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工作策略,使境外研修工作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效用,让境外研修工作成为高校真正走向世界的桥梁。

[1]张应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13(9):1-7.

[2]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卷[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11-11).http://guoqing.china.com.cn/gbbg/2011-11/11/content_23889641.htm.

[4]陈旭,刘志杰.高校教师国际化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6-97.

[5]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教师〔2011〕21号)[Z].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教育厅等,2011.

[6]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3-98.

(责任编辑:周继红)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Overseas Training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SUN Shijun

(Party Committee Office and President’s Offic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Jiangsu)

With its influence extending from the economic field to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has direc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gn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and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teacher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overseas training has been given a universal emphasis with its significance and effects. Therefore,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various strategies such as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ich selection mechanism, long-term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 complete supporting service system, etc.

globa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verseas training

2014-11-02

孙士俊,男,苏州科技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8.9

A

1672-0695(2015)03-0098-06

猜你喜欢
研修高校教师国际化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