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03 05:19孙迎东李淑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市级办学

□孙迎东,李淑君

( 运城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运城 044000)



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孙迎东,李淑君

( 运城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运城 044000)

当前,广播电视大学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在梳理与分析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市级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

市级电大;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服务;对策

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基层开放大学要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定位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办学定位必然使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成为市、县级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市级开放大学如何依据中国开放大学(中央和省级)办学功能定位的新职能、新使命,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定位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到市级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建设服务当地终身教育体系的市级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使市级开放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面,成为当地开展学历教育的“大学”,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以上这些,已成为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急需探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市级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中,应首先解决市级电大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开放大学不仅是一所大学,也是一个办学体系,同时还是一个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一个完善、高效的市级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是实现市级开放大学办学目标,构建当地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而现有的电大基层工作站是“挂牌”工作站,一站多职能,合作办学现象普遍,系统的凝聚力不够。难以完成转型为市级开放大学之后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历史使命。再者,完善系统规划,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支持,并通过整合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增强系统办学的整体优势,才能为构建当地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市级开放大学建设在关注“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重视“基层建设”。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基层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和更加开放灵活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系统。以构建当地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宗旨,来推进基层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

第二,在市级电大向市级开放大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其远程教育工作者“四支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域,需要一大批有专业能力和有知识有远见的远程教育工作者。而现有的基层电大“四支队伍”中的教学、管理、技术、科研人员在数量、结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严重不足,且很多是在没有任何远程教育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来从事这一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发展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有效应用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及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服务能力,以适应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发展需要。再者,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市级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更要着重地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理念。这就要求作为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的教学与导学老师必须具备更加广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支持服务等方面给基层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基层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再次面临“四支队伍”建设的问题。

第三,在市级开放大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创新市级电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社会成员及职业人,大都面临着巨大的职后教育的挑战,需要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从而获得个人的职业发展或人生发展。这种学习特征与学习需求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1.开放大学的课程建设应当满足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这种满足社会和学习者需要、服务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办学定位,必然要求开放大学开设的专业与课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开放大学的学生是带着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来学习的,所关注的是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学习目的性强,但由于工作与家庭方面的原因,学习的持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均不足。希望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调整来完成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对开放大学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创新需求更加强烈;3.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灵活的学习方式的不断应用,学习者更期望拥有支持服务好的,能为其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并按个人需要提供随时随地、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更强调学习主体的多样化和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趋势;4.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与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来自民众的这种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新需求已具备人本化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特征,给开放大学的构建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市级开放大学在探索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首先应对这种开放大学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构架以人为本的开放教育平台,以更高的质量、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全民学习需求的新变化。

二、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对策

建设开放大学旨在探索并构建新的开放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持服务模式,这也是市级开放大学建设的意义及价值。因此,为确保国家开放大学基层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人为本”的、更加开放灵活的办学模式,对市级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基层学习中心的设置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设对策与架构思路:

(一)明确市级学院办学定位、理顺其办学渠道。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国家开放大学由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等组成。但在基层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中,以市级广播电视大学为主搭建市级开放大学的基本框架,需要完善系统规划,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因此,市级开放大学只有定位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设立专门的办学机构和人员编制,拥有专项办学资金和配套的办学条件,并明确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在当地社区教育、全民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在构建当地终身教育体系中有效发挥市级开放大学应有的作用。再者,在发展目标上,应明确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市级电大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办学任务。因此,要以注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稳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

(二)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应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基层开放大学要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定位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办学定位必然要求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应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发展社会化服务、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等方面,做出更加灵活到位的建设性调整,以实现当地远程教育课程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因此,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建议由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在选修课中能自主决定增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专业课程,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赋予市级开放大学学院一定的具有地方区域特色和经济特色的实践课程自主权,基于市情创新并构建适合当地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基层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理论体系,使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能更好地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三)总部和分部要为市开放大学学院和学习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决定了它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构建学习环境。其运行机制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体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学习支持教与学,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导结合模式。远程开放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这种师生相对分离的学导结合模式,是开放性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一个关键性标志,需要师生更加积极的良性互动。因此,市级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窗口,其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并利用其交互功能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一站式”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以学习、练习、模拟、考试为内容的课程学习的全部环节,建立实用、快捷的网络资源学习服务导航,为学生构建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 、VOD点播、IP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新需求,运用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选择所喜爱的专业、课程和学习方式,进行移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来引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取向,在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传播知识的同时,适当增加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典型案例、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具有很强的职业工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在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上,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分部首先要为各级开放大学办学机构定期举办专业教师培训班和学术研讨等活动,并以制度的形式保持这一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而市级学院和基层学习中心要保证并鼓励其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总部、分部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再者,教师自身也必须树立自觉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通过培训,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内容,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网络课程、音像课程等多媒体学习资源。以开放式的学习支持与服务新理念,从提供学习内容到设计学习路径,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及时快速地获取学习信息,创建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四)市级开放大学学院要为基层学习中心人才培养理论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开放大学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一所远程学习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应是优质、充分、共享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第一,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独特价值取向,首先会通过优质学习资源来体现。比如: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的正式启用,就充分体现了其学习资源的方便性、灵活性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服务理念。第二,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支撑平台以及面向学习对象的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市级开放大学学院为基层学习中心和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渠道。

因此,市级开放大学学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应在支持并促进基层学习中心网上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网上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补充,网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网上讨论,网上小组协作学习,网上个性化的指导等方面强化服务特色,重视人文关怀,提供人文氛围。所以说,在市级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建设中,市级学院的教学文化,主要考虑在省级分部的指导和管理下,如何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市级学院的质量文化;如何引导、督导学员完成教学过程,形成市级特色的导学文化;如何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形成市级学院的服务文化;如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诠释具有浓厚特色的市级开放大学建设新理念;如何基于市情创新并构建适合当地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理论体系,为构建当地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支撑平台以及面向学习对象的优质的学习资源,为基层学习中心各类学习者提供一站式、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以及开放性、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这是保证市级开放大学教与学的关键。

(五)进一步拓展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办学渠道,加大非学历继续教育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市级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为成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将要承担起当地全民终身学习的支柱任务。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1.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各类资源和培训项目,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积极搭建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骨干、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的学习交流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区、家庭职业教育联合体,建立服务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2.针对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大力开展面向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职业证书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在各类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基层学习中心以项目支持,自上而下形成市、县(区)级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系统。3.在社区教育方面,以提高城乡社区成员综合素养和生活品质为目的,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独有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国家开放大学“打开一网看千网”的资源整合优势,为市民提供就业、从业、休闲、娱乐、生活等多方面的学习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4.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活动中,使市级开放大学的“市级终身学习网”成为当地市民终身教育的资源中心、政策信息传播中心和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努力形成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环境。因此,在基层开放大学建设中,以市级广播电视大学为主搭建市级开放大学的基本框架,构建一个既统一又各有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开放大学基层办学体系,需要我们在国家开放大学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市级电大现有的办学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在市级政府的指导下,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学习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与社会各方面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定位在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面向基层、服务一线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及基层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服务当地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应不断整合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和电大系统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搭建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和企业、行业的全民学习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当地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市级城乡,面向社会大众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在市级电大向市级开放大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层次,积极为当地的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服务。这应是市级电大在开放大学建设中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

[1]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

[2]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谈国家开放大学建设[EB/OL].新华网,2012-7-6.

[3]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EB/OL].中国网,2011-7-20.

[4]陈鲁雁.创建地方开放大学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11,(6):38-42.

[5]徐皓.读懂中国开放大学的立足基点和思索径向[J].中国远程教育,2014,(6):5-13.

[6]郭丽云.山西开放大学建设研究——基于“5+1”开放大学建设实践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unicipal-level TV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University

Sun Yingdong, Li Shujun

(Yuncheng TV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At present, TV Universit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ition to the Open Universit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municipal-level TV Universities exi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measures in terms of the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and supportive services and so forth.

municipal-level TV Universities; Open University;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supportive services; countermeasures

2014—11—01

山西电大2011年度校级立项课题(201102)

孙迎东(1964—),男,山西闻喜人,运城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副教授; 李淑君(1965—),女,山西闻喜人,运城广播电视大学,馆员。

G728

B

1008—8350(2015)01—0006—04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市级办学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