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宋李唐《艾灸图》论“灸治痈疽”

2015-04-04 09:52张会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痈疽疮疡灸法

张会芳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 213003)


·文献研究·

观宋李唐《艾灸图》论“灸治痈疽”

张会芳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 213003)

《艾灸图》是中国最早以医事为题材的绘画之一,为古医家用灸治痈疽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鲜明形象地将灸治痈疽的方法呈现于后人的面前,但现代中医临床用灸法治疗痈疽鲜见,其方其法逐渐被人淡忘,为继承发扬灸法在痈疽当中的应用,该文针对不同医家的论著概括了灸法治疗痈疽特点及禁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临床。

《艾灸图》;痈疽;灸法;特点

《艾灸图》是中国最早以医事为题材的绘画之一,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画家李唐的存世作品之一,此画为立轴,绢本,淡设色,纵68.8 cm,横58.7 cm,既是一幅古代绘画珍品,也是传统中医艾灸治病的真实写照,为我们了解中医灸法治病提供了宝贵而形象的资料。画中描绘的是中国古代村医用中医灸法为村民治疗背上痈疽的情景图,在农舍前的树荫下,一位老农袒露着上身,其双臂被一名农妇和一名少年紧紧抓住,另一个少年则按住他的身子,老农瞪着双眼,张着大嘴叫喊着,听凭村医用灸法治疗背上的脓疮,老农背后的村医坐在小板凳上正神情专注地用点燃的艾条熏灼老农的背部,村医从容不迫,坚毅镇定,对自己医术表现出十分的自信。“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治疗痈疽,自古有之,在应用中有时超越针、药,而且灸法在缺医少药的民间更广为流传,此画更加证实灸法治疗痈疽的事实及其普及性,也把鲜明形象痈疽的灸治方法呈现于后人的面前。

痈疽,为恶疮的统称。中医学称大而浅者,为痈,属阳症。深者,为疽,属阴症。灸法在古代痈疽的治疗中向与针药并重,甚者有些医家把灸法作为疡科首选疗法,但现代中医临床用灸法治疗痈疽鲜见,其方其法逐渐被人淡忘,为继承发扬灸法在痈疽当中的应用,本文针对不同医家的论著概括灸法治疗痈疽特点,使其能更进一步地推广应用于现代临床。

1 治疗痈疽,重视灸法

古代疡科医家在治疗痈疽时,将灸法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明代陈实功非常重视灸法在治疗痈疽中的作用,其《外科正宗·痈疽门-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1]:“盖艾火拔引郁毒……诚为疮科首节第一法也。”《外科正宗·痈疽门-痈疽治法总论第二》[1]亦提到:“痈疽发背怎生医,不论阴阳先灸之。”“凡疮七日以前,情势未成,元气未弱,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俱先当灸。”清代祁坤《外科大成·总论部-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2]:“凡肿疡初起,用此灸之,一不开大,二不内坏,三易收口,诚疡科之首法也。”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论隔蒜灸得效》[3]认为“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明代汪机《外科理例·灸法总论》[4]:“疮疡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灼艾之功甚大。”

2 痈疽初起,贵在早灸

对于痈疽初起的治疗,宜早觉早灸,有医家以七日为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灸法》:“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矣。”同时认为不同时期选用不同方法,“初发病宜灼艾,唯痈成则宜针,疽脓成则宜烙。”陈无择还讲到“治初生痈疽发背,神效灸法,累试有验。”祁坤《外科大成》亦认为“凡肿疡初起,用此灸之。”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贵在乎早灸为佳。”“凡疮七日以前……俱先当灸。”宋代陈自明相当重视灸法,其《外科精要·疗发背痈疽灸法用药》:“凡人年四十以上,患发背等疮,宜安心早治。”这些医家均提倡早治疗。《神灸经纶·外科证治》:“凡疮疡韧起七日以前,即用灸法,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敢胜于药力。”

3 灸之强度,痛痒为度

灸治痈疽的强度,医家大多以痛痒为标,讲究灸之有度。宋代李迅《集验背疽方》[5]:“疼处以痒为度;痒处以痛为度。”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灸法》:“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时方住。”陈实功《外科正宗》灸治痈疽,也以“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为度,认为痛甚为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用灸法可借助火力的温热作用,以温促通,通络活血,散瘀散肿消止痛;而不痛一般在痈疽早期,邪毒炽盛,疮窍闭塞,故浑然不知痛痒,此时用灸法可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论隔蒜灸得效》认为“灼艾之法,必使痛者不痛,不痛者痛,则其毒随火而散。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其认为若初灸即痛者,由毒气轻浅,灸而不痛者,乃毒气深重。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初灸不痛,以知痛庠为止。”可见在灸治痈疽过程中,知痛痒的重要性。当然,痛痒不是灸治痈疽的唯一标准,也有以壮数为参考的,《圣惠方》:“认是疽疮,便宜灸之一二百壮。”李迅治背疽初作,亦以百壮为准。另外也因病症不同而用量不同,《外科大成·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谈到“痈疽、流注、鹤膝风等,每日灸二三十壮。顽疽、阴疮、痼发等。艾数必多”。

4 痈疽的灸治方法

治疗痈疽欲结未结无头者,常先用湿纸法找其结痈头,后于头处灸治,如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灸法》中“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常用灸治方法是隔物灸,有隔蒜片灸、隔蒜饼灸、骑竹马灸法、寻灸穴法、硫黄灸法灸、乞火婆虫灸、隔豉饼子灸、附子片灸、香豉饼、香附饼、生姜片等灸法。除了在局部直接灸疗外,还可以分经取穴灸治,常用穴位有热府穴(风门穴)、足三里、气海、曲池穴等。其中骑竹马灸法可以通过流通心火治疗一切疮疡。

5 灸治痈疽的原理

痈疽为患乃血气壅滞,瘀结不行,进而积热生毒所致,热毒中隔,外内不通,泄散无门,则肉腐为脓,或因外寒而郁内热。灸火为阳,其性畅达,一方面以热引热,开结破硬,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另一方面温通行散透泄,消瘀散结行气,使毒热随气血而散。

6 痈疽灸法禁忌

古人灸治痈疽禁忌存有争议,因就主流禁忌观点略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6.1 头项不可灸

诸多医家反对局部灸治,因灸则加病或死,故头项生疮,灸治宜慎。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6]凡例:“外科灸法,素称神奇。然自颈以上,万不可轻灸,灸之多致死亡。”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阳症似不必灸也。头为诸阳之首。凡生疮肿,由亢阳所致,灸之必加大肿,痰动必死。”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脑疽灸法》:“李氏云,脑疽及颈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宜灸……”《外科理例》“又谓头上有毒不得灸,恐火拔起热毒而加病。”

6.2 肾俞不可灸

肾俞不可灸治可能与穴位位置有密切关系。肾俞位于腰部肾脏相对应位置,局部生疮,灸治易伤肾脏,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水涸则死。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肾俞穴发疮,由肾水枯竭而成,灸之则火烁其源,黑陷则死。”《洞天奥旨·疮疡火灸论》:“更有肾俞一穴,在两腰脊旁,系内肾命根,此处亦断不可灸。盖因水亏火动,故尔发疮,若再加火灸,愈添火炽,其水益涸,必致疮口黑陷,昏闷而死,可不戒欤。”

6.3 外而内者不宜灸

元代王好古《医垒元戎》:“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经云陷者灸之。”

6.4 元气虚弱之人不可灸

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有元气素虚,疮不高肿,体倦神昏,脉空虚浮散,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当火力,灸之必昏溃而死。”陈实功提到:“患者元气素虚,发疮多不高肿。其人体必倦怠,精神必短而昏,脉必浮散空虚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挡火气,如灸之,其人必致昏愤而死。”

6.5 痈疽阳证、热证、实证不可灸

《洞天奥旨·疮疡火灸论》:“大约阳疮之痈疽不宜灸,而阴症之痈疽必宜灸也。盖阳症之痈疽发于外也,若用灸法,则毒入于内而不出,反多变症之生。”

灸疗是古人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而《艾灸图》是唯一一幅将艾灸治疗痈疽的情形形象地描绘下来的名画,值得珍惜,更值得深思。本文是由图而引起的思考,思考并探讨灸治痈疽特点及禁忌,其应用广泛,有关著述论点颇丰,不可一概而述,就主要思想整理于此,望给人以启发。

[1] 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18.

[2] 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8.

[3] 陈自明.外科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

[4] 汪机.外科理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8.

[5] 李迅.集验背疽方[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9.

[6] 陈士铎.洞天奥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1.

R245.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2.0180

2014-06-30

1005-0957(2015)02-0180-02

张会芳(1980 - ),女,主治医师,Email:huifang699@sohu. com

猜你喜欢
痈疽疮疡灸法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痈疽神秘灸经》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比较探析❋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
中医外科痈疽之探究
魏晋痈疽和明代梅毒发生与流行的社会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