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现代施工技术

2015-04-07 16:26郑家豪
四川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设计标高桩帽建筑行业

郑家豪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省 孝感市 432000 )

浅析我国现代施工技术

郑家豪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省 孝感市 432000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规模也不断壮大,显然,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具体施工要求,因此,在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为了有效的提升施工进度,采取新型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本文将通过当代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新型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提出几点建议和参考。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现代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传统建筑物重在以简约实际为主。而现代建筑既追求时尚美观,又以质量和保暖为主体。所以在现代建筑中,不仅要延续传统建筑以质量过硬为重心,同时还要从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等来提升现代建筑的特征。尽管我国的建筑水平目前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从整体来看依然处于世界落后局面,所以,要想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除通过科学管理方法外,还要加强先进的技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得以保障。

一、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土方工程包括一切的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比较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针对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设计标高一般要求为:大型工程项目通常都要确定场地平面设计,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则将自然地面改造成市民所需的平面,场地设计标高一定要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而且还要求使场地内土方挖填并保障土方量最小。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标高确定方法:比较常见的方法如场地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实际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计算所得的设计标高,还不一定要考虑下述因素进行调整,该项工作在完成土石方计算之后进行。考虑土的最终可松性,一定要有相应的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应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同时还要根据经济比较结果,如果采用场外用土或弃土的施工方案,则应考虑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变化需将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场地设计平面的调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设计标高,则须重新计算土方工程量。

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主要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为主。无论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多采用天然浅地基,由于造价低施工方便。不过,如果天然浅土层较弱,可以采用机械压实,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在施工过程中课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位的入土深度。打桩技术要点一定要确保如下方法不能出现差错。

打桩机定位后,在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运送到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插入土中,垂直偏差不超过 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打桩开始时,锤的落距应减小,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用 落锤或单动气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锤时,应使锤跳动正常。如果在打桩时,突然出现剧变,桩身出现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要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或法兰锚接。通常焊接接桩应用出现的资料最多。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一定要清洁,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能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要大于0.001桩长。打桩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在1%内,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三、低碳施工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是指用于建造低碳住宅的各种技术,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多项专业内容,横跨整个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的前沿领域。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建筑物本体低碳技术、建筑系统低碳技术和建筑系统低碳技术。建筑物本体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低碳设计和低碳建筑,施工及装修。建筑系统低碳技术主要包括能源供给系统,排放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和通风系统。建筑系统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绿化系统,运行设备控制和废弃材料循环利用系统。其中又包括了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地热发电、浅层低能、污水和废水热泵技术,用地控制、朝向控制、日向控制、风向利用、地形、地下、住宅选择等。体型系数控制技术、窗墙比控制技术中水、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透水材料的应用等多项技术。 我国低碳住宅技术自20世纪80年起步,至今已取得较大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首先,住宅低碳技术科研成果显著。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的69项,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适用技术研究与珍珠岩保温砂浆、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旧房节能改造、保温复合墙体和屋面、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已建建筑节能改造、空心砖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房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等。其次,部分节能产品产业规模上也有十足的发展。

四、建筑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建筑中,利用新型的施工技术意义重大。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进度,同时还能促进建筑工程在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及地位。并且在百姓对建筑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建筑施工中采取新型的技术,即可以有效的完善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同时更有利于现场管理。在现代建筑中,均提倡人性化、科学化、整体化以及创新的管理模式,而传统施工技术很难达到这一层面,所以,以现代先进技术相比,后者更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整体需求,而且能够让地域化特点彰显出来。在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与现代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来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需求,且能够表达出具有地域特点的新型工民建技术体系,并积极的将其应用在工民建工程中,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随着中国建筑的不断改革,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技术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的建筑行业中,借助科技创新以及建筑技术加强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对新型技术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作为当代建筑管理者,不仅要广泛关注新型建筑技术,同时还要融入新的观念与方案,确保借助新技术加强企业在建筑业的影响力。当然,新型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加强建筑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研究和开发的运用。

[1]李猛.浅论我国现代建筑技术发展[J]山西建筑,2007

[2]徐伟.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建筑技术[J]职业技术,2005

[3]谭婉华;;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G322

B

1007–6344(2015)01–0332–01

猜你喜欢
设计标高桩帽建筑行业
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高桩码头预制桩帽装配式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影响场地设计标高调整的关键因素研究
BIM技术在场地平整土方计算中的实践应用
悬浇过程中主梁标高变更对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帽的作用分析
层状地基中单桩-桩帽-土共同作用等效剪切位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