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5-04-09 03:47福建莆田第十一中学3511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中学生意识政治

林 盈 (福建莆田第十一中学 351100)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林 盈
(福建莆田第十一中学 351100)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其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十分重要。本文从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谈起,详细论述如何有效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正确观念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就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缺乏积极提问的精神和意识,过分依赖教师课堂灌输,缺少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质疑精神。针对这种现象,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将对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如何加强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辩证思维以及综合能力也起着积极作用。在该课堂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结教学经验,笔者得出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必要的结论。

(一)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问题意识作为引子,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历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等。假设没有问题意识,学生就会处于被动的位置,那么教学目标将很难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促使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二)推动有效教学实现的最佳途径

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以及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不去思考,按照教师的思路走,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而问题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其过程是动态的。教师合理的运用问题手段,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成。

(三)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对学生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掌握原理所不能及的,它可以直接演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思的培养。

二、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对策分析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较单薄,无论在方法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自主提问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有效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必须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教师的积极能动作用。

(一)营造良好“问题”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进行良好的提问环境的创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挖掘其潜在问题意识,从而使他们在求知欲引导下积极探索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若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记忆,学生不可能对公民参与民主的方式和含义有深入了解,不利于将该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对此,教师可结合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通过视频实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参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实践证明,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索,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大胆提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占据主体地位的“权威”者,学生只需认真听取并记录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即可。这样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敢提问,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及其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与学生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通过教师的积极交流和配合,学生心理上得到放松,会主动提出问题,“怎样的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什么是绿色消费?”“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怎么做才算合理消费,怎样做算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为平等关系,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会更加乐于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在潜意识中觉得教师会给出他问题的答案。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较容易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以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加强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合理设置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好问题的方向,自主进行问题答案的探索。这个问题探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问题意识影响的过程。在进行问题设置环节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避免问题太难或过于简单。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有难度,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遇到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会挫伤积极性,影响继续探索的欲望;问题的设置也不能太过于浅显,学生在没有进行逻辑思考后就得出了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具有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教师可设置问题:“从物质决定意识角度分析,我们是要尊重客观反对主观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对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识进行辩证分析,即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不断佐证最终观点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提问精神,加强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必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提问障碍,即对教师讲授的课堂内容和课本知识存在权威主义观点,这种思想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和进步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寻求更多有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思,进而促进他们自我提问、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1]姜瑞强.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引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5).

[2]廖世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初探[J].福建教育,2014(43).

[3]朱芮林.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艺术探讨——以南充市第二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大比武为例[J].金田,2014(10).

[4]欧阳清泉.“生活化”的政治教学,谁能比你更妖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初探[J].教师,2014(29).

[5]赵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4(81).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中学生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