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015-04-09 03:47刘美亚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0500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刘美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 050000)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刘美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 0500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采用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实验 联系生活多媒体 知识陷阱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本性、情绪相适应而造成的。一个人若对某个东西或事物感兴趣,即使别人认为再枯燥、再难做,也会不断钻研下去,而且不感到苦和难。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就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而活跃,求知欲高涨,对于所学的知识内容记忆深刻、理解到位,能够轻松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会不断增长,进而促进他们智力与思维的发展,而智力与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增长,长久坚持下去,学生的学习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采取一些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做的。

一、利用实验让学生觉得物理“好玩”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材中有许多实验,教师应想方设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生活中的用品,争取多做实验,甚至花心思把教材中普通的实验改成有趣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物理现象来认识物理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引入“大气压强”时,我在课前把一对“马德堡半球”抽成真空,上课时拿出来:“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个评比,看哪位同学的力气最大,能分开这两个半球?”学生一听,个个情绪高涨起来。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我故作沉思状,商量:“要不,咱们先推荐一位?”最后一位身强力壮的男生作为代表来拉球。大家都为他加油,可他用尽全力也没能把球拉开,这位学生有些不服气但只能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这时候有学生提出让两位同学来拉,还有学生说这球可能就是一个整体的,根本就没法拉开。我并不理会,用手慢慢拧开半球的阀门,然后随意找了一位坐在前排的弱小女生,只见她毫不费力,轻轻一拉,两个半球就一分为二了。教室里一片惊叹声。“这是为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你能给我答案。”学生带着谜团,听课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加深理解、获取所学知识、掌握相应技能。类似的实验还有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纸盒烧水、瓶吞鸡蛋、细线割冰等,通过普普通通的东西,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到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听课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物理“有用”

物理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社会生活中处处是物理现象,大量的生产生活实例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时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贴近生活。例如,课前刚擦过的湿黑板未干,教师上课时就可以提出“怎样让黑板尽快变干?”由此引入“蒸发”。学生们都见过热水冒“白气”,那冰棍也会冒“白气”;电线能电死人,但麻雀却能平安无恙地落在高压电线上;坐车时,紧急刹车时为什么身体会向前倾斜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提出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学习“密度”后,让学生想办法验一验妈妈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学过“惯性”知识后让学生分析车子没停稳前,从车上跳下的危害;学过“焦耳定律”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就不会感到物理学习乏味、枯燥、遥远、难学。

三、巧设“陷阱”让学生感到常识“不对”

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经验,但他们容易把一些直观的现象与物理中的科学概念混淆,这些阻碍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去判断正误,在错误与正确分辨过程中获取知识。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不管我举多少实例,费多少口舌,学生还是很难理解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之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课桌推就动,不推就不动等,这说明物体受力会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对吗?学生一开始会觉得这是常识性的答案,然后是三三两两的议论,接着互相辩论,到最后同意我的观点的学生越来越少甚至纷纷向我“开火”,列举大量的事实反驳我。这个常识遭到颠覆的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有强烈的表现欲,而且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不方便做实验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实景,甚至虚拟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透镜”时,播放一段视频,一个大胖子通过透镜“变成”瘦子,而身高低的人通过透镜“变成”大个子。在讲“光现象”时,播放日全食美丽、奇妙、壮观的情景来引入,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我再适时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把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变得直观而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例如,截取《举起手来》《小鬼当家》中的场景引入摩擦,学生观看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多媒体能把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学习物理的新鲜感。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方法很多,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感到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享受。

[1]刘显国编著.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陈瑜主编.青少年学习心理与调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3]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出版社,1993.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只因是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