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5-04-09 03:47刘永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7340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情感

刘永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 734000)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刘永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 734000)

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超课时中解放出来,让教师轻松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毕生都在追求的目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观念 反思 生活 习惯

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毕生都在研究的课题,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效益的最优化。那么,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兴趣;要消除教师“满堂灌”“填充式”的教学方式,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而且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主线,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不光要充分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需要了解社会环境,了解在数学中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等。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序、合理、高效地展开。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我都要让学生都保持极大的热情,保证整节课都有收有放、有讲有练、张弛有度、兴趣盎然。最后,对教材的处理还要体现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应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都还不够,这样就影响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反过来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情感高于技法》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分析一下自己的某些作品,自己认为较为满意的,总是倾注了我的情感,倾注了我对许多和我有过同样生活道路的人们的情感。”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比做一部作品的话,那么一堂成功的课也必然倾注着教师的全部情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师能否奏效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亲切的交谈,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有声语言外,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语,其也是情感交流极其重要的渠道。

四、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转变了教学观、课堂观、学生观,把小组合作学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表达和倾听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扮演好小组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角色。自主探究的成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推动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尝试解决新问题,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习惯成就未来,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效性。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注意抓好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其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还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

[1]张伟.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1(11).

[2]尚向琴.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5).

[3]杜连彪.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校课堂”[J].文理导航,2013(2).

[4]安玉梅.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点滴尝试[J].课外阅读,2012(22).

[5]王晶.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2014(46).

[6]罗凌晨.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J].新课程,2013(8).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材情感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