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5-04-09 03:47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0544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政治

肖 然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 054400)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肖 然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 054400)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一条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即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呢?本文对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浅谈。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情境 生活实例 课外扩展社会活动

一、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知识或现象入手,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思想政治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或耳熟能详的故事入手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要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的这个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让思想政治学习成为帮助学生鉴别是非、辅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理论。比如,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常见的一些现象创设教学情境: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谈类似的内容——某某以前因为犯盗窃罪进过监狱,咱们可要提防着他;某某家里做生意可赚钱了,据说他家产数百万;咱们邻居某某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听说他妻子有不育症……同学们,类似的谈话内容我们经常会听到,你觉得这样谈论别人正确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隐私和隐私权》。”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相关知识的欲望,并引发学生对自身和生活现象的思考:我的日常行为符合思想政治要求吗?人们司空见惯的言行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吗?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关心别人和窥探隐私的“度”呢?可见,教学情境创设得当能让思想政治教学很自然地与生活联系起来,成为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与人正确相处的指南。

二、选取生活化的教学事例

新编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与学生成长需要联系紧密,尤其是初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很多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而设计的。教师不必照本宣科地让学生机械学习、理解和记忆,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应对成长过程中挑战的技能和本领。进入初中以后,由于课程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多、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跟不上初中生活的节奏,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引发消极情绪。在学习《学习新天地》这一课时,教师要大胆整合学习内容,打破课本编排的限制,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初中以后的学习状况,坦诚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然后,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获得了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以学习、生活实例为载体的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并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学习对自己学习、成长的帮助。

三、借助课外拓展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本的编排以理论为主,辅以简单的小故事和生活情境,学习内容难免显得单薄。但是,教师如果能够潜心研读教材就会发现,简单的理论阐述涵盖了学生生活的丰富内容,如《难报三春晖》主要阐述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数个板块的讲述都较为概括,却涵盖了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适当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学会准确、客观、理性地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教师可以从父母与祖父母有矛盾的家庭入手,让学生首先思考:祖父母为父亲付出多少,对父母提出了哪些要求?他们的付出和索取哪个多、哪个少?父母是如何看待祖父母的付出和索取的?之后,教师可以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造成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造成矛盾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作为晚辈该如何客观对待长辈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适当调节。一些列的拓展让学习内容不再空洞,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适度的课外扩展既可以让思想政治学习变得更具现实意义,成为学生思考人生、认识世界的有力依托,又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探究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学生一般仅仅是停留在对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分析的层面上,缺乏直观的感受,这会让思想政治学习显得过于“纸上谈兵”。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据,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从学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认识人生,促使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如针对中学生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抱怨家长对自己关心理解不够的现实,教师可利用星期天组织一次“看看家长如何工作”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分组到班级内不同职业的家长的工作场所去观察、走访,体验家长工作的艰辛。当学生看到从事超市理货员的家长在不停搬货、上货、擦拭货架和商品,并要回答顾客的询问,没有片刻停歇的工作场景时,学生不禁会思考:父母工作这么辛苦,自己对父母有多少关心呢?学生通过切实感受父母为生活付出的艰辛和赚钱的不容易,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也进一步理解了父母催促自己学习背后的深层用意。

通过这种社会活动得来的感受和知识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它不但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还能起到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政治攀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