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2015-04-09 03:47邢学科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0544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时事时政教师

邢学科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054400)

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邢学科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054400)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政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学与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连的有效渠道。如此既能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高中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不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成果与益处,也高度关注国内外的时事变化。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时政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中政治 时政教学

当前的高中政治课不仅要应对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更要应对教学思想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的考验,而依照传统的做法,教师在高三这一年大搞题海战,以期用集中性的训练来迅速提高学生的能力,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我坚持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说,高一二年级学习时政作用不大,高考时那些东西就会过时成为旧闻。事实上,时政事件虽然过时了,但是学生运用时事事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没有过时,依然有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较高层次的能力。基于上述思路,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从高考的结果来看,基本满意。现将这些做法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完善人格

当前的高中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新闻被公众媒体传播,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随着各种社会信息的冲击,如何让学生在这之间作出准确的判断,使其正确解读生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是教师首要关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意在培养学生们健康的德育品质,时事政治中所蕴含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信息则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关心政治新闻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二、增强时政信息的储备

储备必要的时政信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是教师上好上活政治课的重要条件,也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和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共同搜集整理国内外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共同探寻这些时政信息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和规律。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时政学习活动,不断积累时政信息。如开展时政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时政热情;举办读报看新闻活动,加强时政信息积累;举行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活动,促进时政信息的交流。

三、运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的教研应以实践性研究和开放性研究为主,构建课程模块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生活为基础。新课程改革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联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高考政治巧妙地将学科素养的考查融入时政素材与生活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阶段,繁琐的课程内容、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们无暇顾及课外的知识,不少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和时事热点与学生成长相结合,让学生体验了解天下事的乐趣与益处,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个人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社会热点,巧用知识,妙析热点,使知识与热点实现有机结合。

四、巧用时政材料,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用时政材料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到人大职权和人大代表权利的相关知识时,我利用了本年度全国人大会议的相关会议内容,包括会议议程中听取、审议和批准的各项工作和计划、议案,闭幕会上表决的各项工作,要求学生讨论:材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哪些职权?人大代表在行使哪些权利?根据相关的会议内容,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全国人大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的权力,而且人大每个职权都有具体的内容规定;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人大权力和人大代表权利在材料中的活用,提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准确地把两者区分开来。这样,师生都能在较为轻松的情况下解决重点和难点。

五、在教室设置时政园地

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报或墙报开辟“时政园地”一栏,刊登最新的国内外大事件,如全国“两会”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国外经济动荡与区域争端等。这样,学生们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了解社会时事,进而结合教材内容对其展开分析。此外,为了将时事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以写小论文的形式去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事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关注时政、关心国际民生的问题,这不仅能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还能促使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更能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为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时政教育与政治理论相结合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学校要高度重视时政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多种形式创新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和理解时事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朱熙宁.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下月刊,2011(9).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时事时政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时事政策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