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读本》:一本生动好看的苏州文化必读课本

2015-04-10 12:45范培松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例典籍读本

摘 要: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徐静主编的《苏州文化读本》是一本比较权威的全面介绍苏州文化的读物。读本完全面向市民大众,编写体例灵活,追本溯源,脉络清楚,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是一本乡土文化的普及教材。其出版,无疑将对苏州文化的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2-0004-02

收稿日期: 2015-01-05

基金项目: 苏州市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课题(2014LX07)

作者简介: 范培松(1943—),男,江苏宜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Culture Textbook of Suzhou: A Vivid and Worth-Reading Textbook of Suzhou Culture

FAN Pei-song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Culture Textbook of Suzhou compiled by Xu Jing of Wu Culture Institute,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is an authoritative and comprehensive book with regard to Suzhou culture. It introduces the local culture to its citizens in an overall perspective with vivid pictures and clear defi nitions. Its publication will surely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zhou culture.

Key words:Culture Textbook of Suzhou;style;local culture;Wu Culture

作为长期生活在苏州的市民,虽然都知道苏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是真正熟悉和了解它的历史及全貌的并不多;研究苏州文化的典籍和论著虽然也有,但是它的受众面小,并不普及。随着苏州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亟需一本比较权威的全面介绍苏州文化的读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徐静主编的《苏州文化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出版了,无疑将为苏州文化的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苏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说内容浩如烟海,它的体例如何安排,对《读本》的编者是个严峻的考验。体例显示出编者的智慧,也反映了编者的苏州文化观。他们采取先纵的起笔,从“泰伯南奔”说起,以两个章节溯苏州文化之源,后再以十三个章节,对苏州文化的各个重要层面进行细说。这样的体例相对灵活,因为此书不是苏州文化史,在时空上比较灵活。先溯苏州文化的“源”,让读者了解苏州文化的“根”,把《读本》的基础夯实。尔后再对苏州文化的各个重要层面进行细说,可以使读者接受苏州文化的形象熏陶。编者对苏州文化各个重要层面的选择,显示了他们所持的是泛文化观。比如《第四篇 苏州的经济:繁荣昌盛》,开始我感到有些突兀,因为经济和文化毕竟是不同的范畴,后来阅读了文章,编者是把历代苏州文化典籍中关于苏州经济的描述进行整理和爬梳,应该说是很“文化”的。这几年,我有幸多次参加各地经济文化的建设和策划,深深感到经济建设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所以这本读物是文化建设的“及时雨”。

苏州文化读本,作为一种乡土文化的普及教材,因此它必须具备权威性和规范性。《读本》为此做了最大的努力。编者们认真梳理了苏州文化历史,研究了各种权威的苏州文化的典籍和论著,排除了一些不靠谱的传说和猜测,去伪存真,对公认的苏州文化历史现象、人物以及特色的描述,尽量做到有苏州文化的典籍和论著来佐证,这样的以史为证,保证了读本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了增强读本的可读性,编者选择以插图来印证文字,做到图文并茂,更有利于读者加深对苏州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实现编者们要把该书编成“一本生动好看的市民文化读本”的理想。

我特别要对《读本》的写作姿态说几句话。苏州市职业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吴文化研究,是苏州市吴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他们始终把目光盯着吴文化,持之以恒,不左顾右盼,很接地气,几乎每年都有新成果面世。这种实打实的精神也表现在《读本》中,不哗众取宠,不赶时髦,不故弄玄虚,也没有新名词的狂轰滥炸,完全面向市民大众,语言通俗易懂,脉络清楚,使这本读物成为读者的贴心朋友。这几年,我每年要对部分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应该说其中有不少优秀之作,但是我也常常看到某些科研成果或是观点新得出奇,论证却草草了事;或是论点非常偏颇,能否成立都是个问题。对于那些拿了各级各类社科经费却极不负责任地对待课题的行为,令人费解,这也是我肯定《读本》的一个原因。

(责任编辑:时 新)

猜你喜欢
体例典籍读本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注释体例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