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及思路

2015-04-10 13:44曹萌邓喆
关键词:民间文学传播学东北

曹萌,邓喆

【关东文化与北方民族】

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及思路

曹萌1,邓喆2

(1.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34)

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遵循以下的基本思路,即在追溯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历史场域基础上、在将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视为相对独立的文学传播信息板块的基础上,从文学传播学角度纵向梳理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过程,而后横向依次考察描述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的内容、传播者、传播形式与媒介、传播功能、受众与传播效果,形成如下的研究主线: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信息(作品)-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与信息传播媒介-传播体现的功能-受众对文学信息接收及反馈-传播效果的呈现。

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思路

学界习惯将中国的少数民族按其所在国家疆域位置划分为不同的民族群落,因之,世居东北地区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便被称为东北少数民族,成为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并称的民族群落,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便是该民族群落创作生产和传承发展的文学成果。本文拟以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作为探讨的对象,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价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就该领域的创新研究提出一定的思路和设计。

一、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方法影响、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在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方面,东北少数民族文学逐渐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东北地域文学研究中被析出,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版块或文学系统也逐渐成为研究对象并成为新的学术关注点。在此过程中,马学良《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一文是较早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体系中析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并特别以辽宁的满族文学为实例进行了阐述(《满族研究》1988年1期);赵志忠《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尼山萨满》传说比较研究》则是较早的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个案研究成果(《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4期);隋书今在《〈满族文学史〉评价》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满、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朝鲜和锡伯等民族的文学已经开始了专门性研究,而《满族文学史》的面世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学习与探索》1991年6期);1993年周惠泉《东北古代文学研究小议》率先以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为关键词(《文艺争鸣》1993年3期);翌年,他又在《东北古代文学研究初论》中指出“东北夷”的许多少数民族在生产东北民族文化过程中创造出民间长诗、民间故事、英雄史诗“伊玛堪”之类的东北文学,是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学现象(《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2期)。与此相呼应,关纪新《1994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就《蒙古族文学史》等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综述(《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3期)。之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个案研究成果逐渐增多:郭崇林发表了《中国东北地区赫哲、鄂伦春族与蒙古族民间英雄讲唱的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2期)、韩任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填补之作》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鄂温克族文学》《鄂伦春族文学》《赫哲族文学》出版,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增添了三枝绚丽的奇葩(《博览群书》2002年1期);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陈永春以硕士论文进行《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呼唤又以硕士论文《唐代中日文献中有关渤海诗文的整理与研究》开辟出古代东

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是从传播学角度和视野、立足传播学理论方法和价值尺度,对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形式与媒介、传播功能、受众与传播效果加以研究,在描述说明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构成要素的同时,评价揭示其文学发展意义,归纳总结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规律表现和理论质素等方面或层次的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在学科性质上属于文学传播学研究,因此,梳理国内外文学传播学研究的学术史是描述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现状的前提和基础。

国内文学传播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1年台湾叶美的硕士论文《唐代的文学传播活动研究》和张保健《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4期发表的《论杜甫诗的新闻性》、邢建堂在《新闻研究》1995年2期发表的《汉唐时期的诗歌、小说——新闻传播的特殊形式》、徐枫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1期发表的《试论宋代文学的编辑与出版》,以及秦志希在《现代传播》1996年4期发表的《论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基本特性》和郭英德在《求是学刊》1999年2期发表的《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都是较早的文章,并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方面。对此研究状况,赵建国的《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作了概括:文学的传播学研究逐渐在90年代中期形成气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进入21世纪后,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更为集中:沈文凡的《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与此相呼应,《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上,乐黛云、邓绍基、李修生、杨乃乔、陶文鹏、刘扬忠、李炳海、杨义等专家都认为或肯定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3期)。在此基础上,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吴刚的博士论文《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下的文学研究》提出北方游牧狩猎文化圈即森林草原文化圈包括东北文化区,该文化区的文学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板块;2010年高荷红在《满族说部传承圈研究》《满族说部搜集史初探》《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以及“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再发表《赫哲族史诗传统与“伊玛堪”》等文,形成东北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研究系列(《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范庆超、景志强以东北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系统为对象,研究东北14年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6期)。上述说明,至迟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体系或文学板块成为研究对象,被逐渐提出并施以或系统或个案的研究,而且在该过程中,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间文学较之作家文学尤其受到学者关注,并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在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已经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学术领域中渐渐相对独立出来,并逐渐产生出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二、文学传播学研究现状与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

其新闻传播性》(《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3期)、王玫的《建安文学在宋代的接受与传播》(《文学评论》2001年3期)和《建安文学在唐代的传播与接受》(《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2期)、张平仁的《明清时事小说与时事剧的新闻传播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5期)、张次第的《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赵逵夫的《从敦煌遗书与汉简看口传在古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图书与情报》2004年6期)、林红的《中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现代情报》2004年10期)、张次第的《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2期)、王运涛连续发表的《略论创造性模仿和古代文学传播》(《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5期),以及周啸天的《以新闻为诗:杜诗的一大开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等,尽管还大多承继着上世纪主要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做法,但这些研究成果却形成了领域化倾向,论文数量的积累造成文学传播学研究的质的飞跃,即古代文学传播学研究已逐渐发展为文学传播学领域,国内的文学传播学学科呼之欲出。

2004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简介该校新拓学科中国文学传播学。接着,笔者发表《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提出了创建文学传播学的构想(《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之后,国内的文学传播研究和文学传播学理论体系建设次第展开;2006年霍有明、李永平的《文学传播学刍议》明确界定了文学传播学概念:文学传播学应该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甘锋的学位论文《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则通过对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研究贡献的描述,分析阐释了文学传播学的某些理论(《山东大学》2008年)。与此同时,柯卓英的《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则从学科理论体系入手,构建出文学传播学理论框架及结构体系(《新闻知识》2008年1期);杨立川的《我国文学传播学学科体系研究刍议》以文献梳理为基础,从传播学与文学传播学的关系出发,探究我国文学传播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李永平进行了《文学传播学论纲》的建构(《当代传播》2010年5期)。随着该领域研究推进,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成为文学传播学的理论焦点和学科支撑点(陈晓洁学位论文《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从文学传播学视阈研究当代文学也成为热点(吴海进《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7期);文学传播学的断代文学、区域文学、个案文学研究也次第展开。柯卓英的《文学研究领域中传播学理论运用探析——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例》对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文艺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杨艳《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提出应该建立“作家(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媒介传播)——受众(文本消费者)”的文学关系(《攀登》2008年1期);朱秀清学位论文《延安文学传播形态研究》对作为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特殊阶段的延安文学之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媒介、接受主体等要素及其变化,以及独特的样本意义进行梳理、探索(《山东大学》2009年);张富莉《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西北大学》2009年)、邵杨的《〈西游记〉的视觉传播研究》(《浙江大学》2009年)、陈慧文《〈红楼梦〉在当代马来西亚的传播》(《复旦大学》2010年)、陆丹路《传播者与媒介的作用: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2期)、张丹学位论文《明末话本小说传播技巧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都从文学传播学理论或视角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屈雅红《评柯卓英著〈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3期)和王兆鹏《评〈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人文杂志》2013年11期)则对既有的文学传播学著作的传播学本土化价值给予揭示和称赞。

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也在此际出现。龙珊的《文学传播学视阈中的〈阿诗玛〉》借鉴“拉斯韦尔模式”理论,追寻《阿诗玛》传播的嬗变历程及成因,并以此寻找繁荣民族民间文学的新路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李思思《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学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期)指出少数民族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者和读者的文化差异、民族意识等不同因素,而导致其作品常常被“误读”,导致少数民族文学被边缘化等困境;杨光宗、龙亚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结合武陵民族地区的新媒体发展及应用,对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媒体平台提出了建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7期);石曼婷《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研究综述》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考察描述,揭示了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及其发展传播(《神州》2013年14期)。

三、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国内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始于近年,吴刚《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从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变化等角度说明东北的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文学与汉文学的密切交流与融合(《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1期);2012年笔者的《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的意义与构架》和2015年《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研究》提出从传播方式、传播类型、传播内容和传播价值等方面考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揭示影响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主要因素,以及在研究方式方法上做到多向度、多层次的考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1期);程燃学位论文《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描述清代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现象,归纳并揭示清代文学在传播满族礼俗方面的有关规律或理论质素(《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韩春丽《浅谈东北地区满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研究》以满族民间文学为例证,对其传承过程进行描述说明(《北方音乐》2013年5期)。在国外,具体的文学传播学成果尚较少,有一些传播学方面的理论涉及到文学传播思想。如德国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及社会》(1961)主张的文艺传播研究的基本主题、理论原则和研究范式,以及提出针对文艺传播问题的批判性、跨学科研究方法中涉及到一定的文学传播学理论问题;美国论查尔斯·霍顿·库利以大量的文学和历史的资料为佐证阐述其传播思想,其中包含了一定的文学传播思想;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对文学言语行为理论中施为言语的有效性、陈述言语、意图、他者、意识形态等诸多重要理论问题的阐释也与文学传播研究有关。

因为文学传播学作为学术热点和新学科领域,是一个具有学术前景的发展空间。尽管学界在个案文学传播研究、断代文学传播研究,以及学科理论和框架构建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其中不乏有学术深度的论著;但是从研究倾向看,现有的文学传播学研究大多偏重于对文学传播技巧的描述,或者注重对文学传播渠道、方法以及行为的研究,还更多地局限于对文学传播表象的探讨,体现出单一的从传播学到传播学的研究倾向。这说明文学传播学研究还有很大的可以开拓的空间,处于等待挖掘、整理与探索的研究方面还很多,尤其是文学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跨学科研究还刚刚起步。显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研究是受这一学科发展的程度影响的,因此,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但数量少,而且也缺少深度,还处于作品个案传播研究的层面。

在此背景和趋势下,选择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作为研究对象,在完成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表象研究的基础上,侧重探讨隐含在这些传播技巧、渠道和传播行为表现背后的深层因素,探讨制约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方向及其效果——诸如文学的内容、形象、政治及其象征性等核心范畴,进而理解和把握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深层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对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以下几方面独到的学术价值。

从学识价值的角度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价值有四:一是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可以扩展原有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意义空间,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文化背景和文学经验、文学成果交流;二是对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复杂的传播过程和主要环节、构成要素进行研究,这种超越文学史层面的文学传播学研讨,在构建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理论体系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一定的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规律和理论质素,为文学发展、文学传播提供学术支持,推进文学传播学本土化的学术进程;第三,对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中诸如传播者、传播形式、传播媒介、传播功能、传播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理论分析,提出建设性对策;四是积极创新和构建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新的传播体系,以此强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话语权。

从实际应用价值的监督看,该领域的研究机制主要是:丰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理论信息、提升本土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层次;为系统的中国本土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提供示范和引导,拓展文学传播学科的发展空间;为广大读者了解文学传播的理论,做好文学传播的实务工作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借鉴,襄助和支持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国内传播和域外传播;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供创新思路和创新研究示范。

四、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研究构思和推进的角度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对象是该类文学的传播过程,及其主要传播环节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传播的内容、传播者、传播形式与媒介、传播功能、受众与传播效果。

这里所谓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古代传承而来的与东北各少数民族起源相关的英雄史诗和英雄传说。如蒙古族的《江格尔》《陶克陶之歌》《嘎达梅林》《达那巴拉》;满族的《三仙女传说》《小罕诞生记》和《萨布素买军草》;朝鲜族的《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鄂伦春族的《恩都利创造了鄂伦春人》《九姓人的来历》;鄂温克族的《来莫日根》《鄂温克族的根子在撮罗子里》;回族的《阿丹和好娃》《人祖阿丹》,以及锡伯族的民间长诗《迁徙之歌》等;二是古代传承而来的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生活、生活环境和民族发展相关的民歌、神歌、说唱文学和民间故事传说。如蒙古族《吉雅其》《保牧乐》;《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巴拉根仓的故事》《十三泡的传说》《查干湖的传说》《八宝湖的传说》;满族的《珠浑哈达的传说》《红罗女》《百花公主点将台》《珍珠门》《大马哈鱼》,以及《海兰泡与大将军》和《火烧船厂》和《尼山萨满》《莉坤珠逃婚记》《清音子弟书》;赫哲族的“伊玛堪”作品(《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朝鲜族的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说《金达莱》《百日红》《三胎星》《年轻的大力士》《红松与人参》和《母子情深》等;鄂伦春族的《熊的传说》《飞龙鸟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尼目罕)《欧新波的故事》《艾赫》《蛇王的女儿》《伦吉善和阿依吉伦》等;鄂温克族的《伊达堪》《尼桑萨满》《猎人的胜利》《仔鹿之歌》《猎人和猛虎》《黑熊报恩》,以及达斡尔族的舞春、达奥、民歌、扎恩达勒词、鲁日格勒词、祝词、赞词、史诗、萨满跳神歌词和祷词;俄罗斯族的《飞去的燕子》《孤女的婚礼》;回族的《阿当寻火种》《太阳的故事》;锡伯族民歌《萨满舞春》《亚奇纳》《猎歌》、叙事长诗《拉希罕图》《喀什噶尔舞春》等;三是当代民间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如蒙东民间故事、民族地区的山水风物传说等。

受上述传播内容的决定和影响,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可以从五个层面进行研究,并因此构成该研究的结构框架。

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作为基础和起点。在对人类传播、文学传播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由宏观到中观和微观的考察综述中,纵向描述说明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进程;概括并梳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这几个不同时代阶段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及其发展。

在此基础上,依次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及其发展的四个方面。

第一,研究作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信息的传播内容。将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内容归纳划分为三部分。即古代传承至今的民族起源神话、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民间故事传说;自古以来传承至今的说唱文学和民歌、神歌;当代民间艺人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分析概括上述文学信息的多元性、神话性、传承性、形象性、感知性、共享性、娱悦性、知识性、音乐性等特征,以及该类文学信息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宗教价值。第二,研究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及其类型与特征。对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者予以归纳和分类,划分出不同层次的传播者,即普通传播者的故事讲述人、职业传播者的口述人、歌手与故事传人,以及专司民间文学传播的媒介组织。分别考察普通传播者和职业传播者的代表性、自主性、专业性、集体性特征,以及媒介组织的双重性、兼容性、分工复杂等特点。第三,研究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形式与媒介。分析说明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传播形式:口述、说唱、文字、图像传播形式,以及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每种传播形式所运用的传播媒介加以描述说明,并对每种媒介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的时空偏倚、参与程度、传播速度、保存时间、媒介威望等进行分析讨论。第四,研究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功能。分析揭示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对该类文学传播的传授生产生活经验、传播知识协调社会、树立英雄凝聚族众、记述历史积淀文化、传承民俗享用文化、称颂风土人情区域风光,以及抒情言志、教育和娱乐大众、创造文化等功能予以描述分析。第五,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与传播效果。依据对文学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范围,将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受众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分析其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归属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效果,亦即民间文学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研究该文学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以及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分析归纳该类文学传播效果的内隐性、累积性、恒常性、层次性、两面性等特征,以及传播效果的知识、智能、价值、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构成,阐释说明受众接收民间文学信息的原因、民间文学信息怎样对受众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产生效果,以及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的要素等。

最后,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对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思想及其对文学传播的推动和支持等作用进行描述说明;揭示、归纳、总结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中所发现的与文学传播、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发展有关的规律和理论质素。

五、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思路

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作为创新性的学术方向,目前还少有向导和借鉴,因此试试和推进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在分析说明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信息的民间文学作品的多元一体构成,以及在具体的文学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题多传、多族一史、多族同说、同事异名、同名异事等作品信息传播现象;以及分析并说明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的多元构成及其地区性、民族性特征;描述说明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文学意义扩大化,即民间文学传播成为民族经验传递、教育普及的主要方式、成为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史的主要承担者等方面需要投注更多的文献和实地调研材料来加以说明和阐述,这样,为了研究的便捷和突出成效,依据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学术研究的期待,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可以将其研究重点确定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作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的口述人、歌手与故事传人的文学生存状态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揭示和归纳蒙古族的琶杰、毛依罕,赫哲族的吴连贵、葛德胜,朝鲜族的金德顺,满族的傅英仁等民间歌手、民间故事家、故事传人在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和贡献。分析说明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因其采取的传播形式和运用传播媒介的不同,其传播功能的发挥和传播效果也呈现差异;二是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中所采取的史书史诗传播、口述传播、乐舞传播、说唱传播、宗教传播、传人传承,以及续书传播和影视传播等传播形式并进行归纳和分析,阐述不同传播形式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发展和效果呈现;三是归纳、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以及传播形式和媒介手段的发展与文学传播发展的互动关系。

与此相联系,该方向的研究主要目标也应确定为以下四方面:一是勾勒并描述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及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描述说明该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构成要素,即作为传播信息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传播者、传播形式和媒介、传播功能、受众与传播效果;二是描述说明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所采取的传播形式,以及每一形式中的传播媒介运用,以及民间文学传播受众群体方面体现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学传播特点,如传播形式与媒介的多元化、受众对象的大众化、传播手段的艺术化、传播途径的组织化以及传播范围的国家化与世界化等,从而分析揭示因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体现出的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特征;三是按照传播学经典传播模式观察分析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形态,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意识形态统摄下的民族起源传播、经验技术授受传播、人格教育传播、民族习俗传播模式对传播者的要求、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对受众接受趣味的塑造和控制,以及对具体传播内容的经典型提炼;四是总结归纳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规律和相关的理论质素。通过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承载特定的中国本土的文学传播理论阐述。

为了完成研究的内容、突破研究的重点并实现研究目标,在具体的研究推进过程中,应该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即在追溯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历史场域基础上、在将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视为相对独立的文学传播信息板块的基础上,从文学传播学角度纵向梳理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过程,而后从横向依次考察描述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的内容、传播者、传播形式与媒介、传播功能、受众与传播效果,形成如下的研究主线: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信息(作品)—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与信息传播媒介—传播体现的功能—受众对文学信息接收及反馈—传播效果的呈现。每一构成要素的研究为一研究单元,之后,以结语形式对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相对独立文学板块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者、传播形式,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信息传播形式的选择、传播媒介的嬗变与文学传播效果的互动关系、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影响;阐述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思想,归纳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规律表现和理论质素,完成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学术示范。

在具体研究方法使用方面,则应在承袭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多与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研究方法结合做法之基础上,在宏观性研究中主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以及一般的传播学知识理论。在具体的研究中,除采用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外,还较多地运用模式阐释方法,如赖利夫妇、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理论、米德等人的象征性互动理论;有关媒介的理论,如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如罗杰斯的类型效果理论、层面效果、梅尔文·德弗勒的文化规范论等。

[1]胡河宁.组织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3-2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1-110.

[3]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0-92.

【责任编辑 詹丽】

I276;I29

A

1674-5450(2015)06-0007-05

2015-07-21

教育部基金项目(11YJAZH004);日本住友财团项目(138053)

曹萌,男,辽宁建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播、民族工程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传播学东北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