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开发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对策研究

2015-04-11 04:18吴晓东宋润良胡水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饶根据地红色旅游

吴晓东,宋润良,胡水华

(1.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保护与开发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对策研究

吴晓东1,宋润良2,胡水华1

(1.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资源打造、革命史料收集整理,是目前上饶境内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保护与开发上存在的最突出难题。解决的对策是:加大保护与开发革命先烈的战斗遗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的力度,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抓好红色文化建设,提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全方位地深入挖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工程。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保护与开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资源; 革命史料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革命先辈创建的著名根据地,斗争历时十年,留下不少旧址和遗迹。保护与开发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对我们纪念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保护与开发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就目前上饶境内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来说,在众多研究意见中,我们认为有三篇文章值得一读。这三篇文章分别是:上饶市委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公室的 《上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1];卢丽刚的《赣东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2]和程皖的《赣东北根据地史料整理与研究述评》[3]。我们认为,上述三篇文章论及的三方面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资源打造、革命史料收集整理,正是目前上饶境内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保护与开发上存在的最突出难题。本文拟从这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谈些我们的研究思路。

一、加大保护与开发革命先烈的战斗遗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的力度,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它是以保留下来的革命先烈的战斗遗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等为依托,通过革命先烈的遗物,以直观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作用,所依靠的就是保留下来的革命先烈的战斗旧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等。保护与开发好革命先烈的战斗旧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等,对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最关键的内容,我们认为,就是保护与开发好革命先烈的战斗旧址、遗迹以及纪念馆、纪念碑等。

从走访和调研中,我们认为,目前上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上饶有不少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较国内大多数地方来说,其数量非常可观,但对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的上饶来说却是不够的。另外,有些虽然被列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却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上饶4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有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则不是,像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中的闽浙赣省委、省政府机关和省司令部等少数旧址早在1996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同样属于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中的列宁公园、红军烈士纪念亭却为省级保护单位,而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单位,这势必影响到这些旧址的开发和修缮,以及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统一。二是保护与管理的力度不够。如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省委财政部、政治保卫处、画室、裁判部、苏维埃银行、消费合作社、农工俱乐部、工农医院、少年先锋队儿童局、储粮合作社、少共闽浙赣省委、兵工厂等旧址不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且遭人为的损坏非常严重。三是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效和作用存在很大差别。目前上饶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得较好,其教育功能得以发挥,但有些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不大,尤其是一些市县级的基地,几乎是无人问津。四是基地与基地之间脱节,整个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还未完全整合。虽然上饶目前已有一些整合的做法,如成立“上饶方志敏纪念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管委会”,将原先分属弋阳、横峰两县的方志敏纪念馆、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1个旧址加以整合,但仅此还不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所在地除了弋阳、横峰外,在德兴、鄱阳、万年、玉山、广丰、信州区等市县均有丰富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及革命先烈的战斗遗址,特别是玉山县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也属于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说,上饶境内的所有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

基于目前上饶境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为,采取的对策是:首先,形成整个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统一整体,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为主线,把上饶境内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连串起来;其次,确定各不同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明确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再次,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县市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又要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和条例。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做到教育功效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在教育功效中产生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中加大教育功效。

二、抓好红色文化建设,提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近年来,由于上饶市政府加大了打造红色教育旅游景点的力度,到上饶参加红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对提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我们认为还是很有限的。可以说,上饶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但红色文化氛围不浓。

其实,大多数游客并非是到景点简单地看一看、玩一玩。如果仅是看一看、玩一玩,那么游客不会来第二次,而且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短暂的,并且很快就会消失的印象。这样的旅游结果,游客绝对是不满意的。通过旅游,游客得到的是精神的享受,心灵的熏陶,是挥之不去的感动,是触动灵魂的教育,这才是游客所想达到的目的。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景点得到游客的满意,达到其目的呢?显然,提升旅游景点的格调是其最根本的要求。而提升旅游景点的格调,我们以为,重点是做好旅游文化,要把旅游和文化融为一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低格调的,即使再好的旅游资源也是乏味的。对红色旅游来说,其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从我们对上饶境内有关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景点的了解来说,我们认为,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红色文化的特色内涵还很欠缺,其主要表现在:未能形成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具有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特色内涵的文化产品几乎没有;宣传、介绍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勇于创造、甘于奉献、清正廉洁、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的书籍图画也不多见。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提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要提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就一定要把打造红色教育旅游景点和建设红色文化融为一体。而在建设红色文化上,我们必须做到:确定目标和规划,把握主要内容,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勇于突破重点难点。

第一,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丰富资源为核心,制定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红色文化建设首先是制定目标和规划,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是打造红色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品牌效应。在制定红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中,要体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自身的特色。在制定红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努力创新,充分利用上饶拥有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丰富资源的有利条件,形成红色文化的特色,成为红色教育旅游的一大亮点。

第二,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勇于创造、甘于奉献、清正廉洁、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为内容,挖掘红色文化特色内涵,推出宣传、介绍和彰显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主题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出售,也可以免费赠送。形式应该多种多样,规格高低不一;内容应该有吸引力,既通俗易懂,又雅俗共赏。通过这些产品既能够使游客进一步了解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又能对游客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破重点难点,建设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一方面要把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事业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建设成为地方文化事业的精神源泉,也使红色文化建设从地方文化事业中得到更多的培育和扶植,也得到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另一方面要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为主轴,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及文化单位、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合力产业链,共同打造彰显有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创造有品位的文化产品,并使其成为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名牌”。

第四,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富有活力和创新开拓精神的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活动。一是可结合有关文物、景观和相关图书资料的内容在游客较多的旅游景点举办展览;二是把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及先烈事迹编写成故事,并让导游对游客进行讲解;三是制作介绍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及先烈事迹的图书、折子戏、卡通、连环画、广播剧等,作为红色文化资源提供给各景区;四是适当搞些文艺演出,给游客送上介绍和赞颂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及先烈事迹的文艺节目。

总之,要让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成为一座文化的丰碑,让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成为一块全国红色的历史文化名地,让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成为游客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难以忘怀的内容。只有这样,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品牌效应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三、全方位地深入挖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工程

目前,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挖掘和整理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的记述、回忆方面的资料不够集中。这方面的资料,除了少量经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如方志敏、邵式平等的《回忆闽浙皖赣苏区》、方志纯的《赣东北苏维埃创立史》,大量的则是散见于赣东北地区各县党史办及政协所编辑的党史资料及文史资料中。专门集中刊登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的记述、回忆文章的专辑很少见到。二是革命档案资料汇编不太规范。如上饶各县市区党史办虽然对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基本上都有专门汇编,但编写方式不一致,出版也不统一,有的是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有的则属于内部资料的非正式出版物。三是革命人物的传记过少。在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人物非常多,现在我们看到的仅有方志敏、黄道等少数人的个人传记,其他的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四是已掌握到的史料不够全面,有些散落在民间个人手里的原始资料并未得到收集与整理。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在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的挖掘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要编印集中刊登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的记述、回忆文章的专辑;规范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各县市区党史办编印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料汇编以及收集、整理、研究在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人物个人传记,史料是基础。缺少丰富而又全面的史料,就谈不上有专辑、正式出版物和个人传记。由此可见,挖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是目前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收集整理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

把过去一些没有挖掘出来的东西挖掘出来,不仅可以丰富、扩大对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对文献文物的保护,而且更有利于传承、弘扬、创新与发展闽浙皖赣根据地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在挖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中,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从历史纵向发展阶段与横向建设状况入手,突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特色,以保护红色资源和弘扬根据地精神为目的,进行全方位的挖掘。从历史纵向面上,反映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曲折发展的原因、历史进程以及体现的精神;从发展横向面上,展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方志敏式”“模范省”在军事、政权、党建、经济、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彰显根据地风采。

在史料的挖掘上,我们以为,主要的内容应该有:一是当时的报刊史料,既要加强对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自创自办刊物的收集,又要加强收集国民党统治地区报刊中有关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报道的材料,特别是《申报》《江西政府公报》《江西赈务会刊》等报刊中的大量相关史料;二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民间文书,特别是族谱、家谱、契约文书中大量反映根据地革命面貌的史料;三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其他档案中含有的很多革命史料,如藏于江西省档案馆的民国时期水利局档案中就有很多相关史料;四是解放后特别是土改前后的公检法档案中很多涉及革命根据地的档案资料;五是散落在民间个人手里,特别是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的记述、回忆及他们收藏的家书和日记等原始资料;六是流落在台湾和海外的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资料。

我们还认为,为深入挖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工程是当务之急。现在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甚至见证者都已不多,要立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专门队伍,专访目前仍然健在的参与或见证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的老人,把他们曾经做过的、见过的、听过的有关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事或人记录下来,予以整理,从而得到一些过去没有挖掘出来的珍贵史料。

史料的挖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从而激活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丰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就此,我们提出:应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人和事为研究对象,打破地方界限,通过采取“介入”的方式,把国内外有关研究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图书资源都集中起来,同时加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科研资料建设,深入研究,来激活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另外,也可通过依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资源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专访参与和熟悉当年革命斗争的老人、编纂回忆录等形式,来丰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料资源。在上述基础上,建立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文献库。

上面我们就目前上饶境内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和收集整理革命史料三方面提出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但绝非是说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只需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就行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层面的共同努力。

[1] 上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EB/OL].http://jxsr.jxnews.com.cn/system/2013/04/01/012353237.shtml, 2013-04-01.

[2] 卢丽刚,卢静.赣东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J].农业考古,2008,(6):161-163.

[3] 程皖.赣东北根据地史料整理与研究述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4):20-24.

[责任编辑 邱忠善]

A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tecting and Exploring theResources of Minzhegan Revolutionary Bases

WU Xiao-dong1, SONG Run-liang2, HU Shui-hua1

(1.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 )

Shangrao is facing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erms of protecting and exploring the resources of Minzhegan Revolutionary Bas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s, the building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col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historical revolutionary materials. Thu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to strengthen the efforts to protect and explore the battle sites, traces, museums and monuments of revolutionary martyrs, and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role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s;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red culture, and to improve the red-tourism brand effect of the Minzhegan Revolutionary Bases; to dig deep and comprehensively for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Bases and carry on the rescue 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Minzhegan Revolutionary Bases; protecting and exploring;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s; red-tourism resources; revolutionary materials

2015-05-21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DJ06)

吴晓东(1956-),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E-mail:wxd560914@163.com

D231

A

1004-2237(2015)04-0021-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4.005

猜你喜欢
上饶根据地红色旅游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